分享

科普|氢气生物医学效应的发现

 m175 2022-06-29 发布于黑龙江

关注生命本源,传播延生智慧

昨天,我们介绍了氢气的发现历程和应用,了解到"氢气"是从一次次的实验中偶然被发现,慢慢地浮现在人类的面前,随着对它研究的深入,才开始被化学家们写进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来。

当然,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氢的发现和应用也是必然。因为“”本就是一种古老的化学元素,大量地存在于地球和宇宙星系当中。

那昨天在文章中也有提到,氢气除了在能源化工业中的重要价值外,还有一个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革命性研究和应用。

那今天我们就系统地介绍一下,氢气生物医学效应是如何被科学家们一步步发现的。

氢气生物医学效应的发现

有人说氢气的生物医学效应的发现,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革命性发现,因为它是有可能颠覆现有医疗体系的发现,当然,这一说法可能有一些夸张。

我们用第二军医大学孙学军教授说的:“氢气生物学效应的发现是氢气研究历史上最引人关注的成就。”这句话来表述相对比较合适。

有人说氢气医学效应是最近才发现的,具体说是2007年才被日本学者发现的。

但根据孙学军教授主编的《氢气医学》上的看法,最早讨论氢气生物学效应的科学家是Szent-Györgyi/圣捷尔吉教授。

据介绍,圣捷尔吉可是大人物,因为发现了维生素C可以治疗坏血病在1937年获得医学生理学奖,他也是三羧酸循环的共同发现者,是细胞生物化学代谢过程发现的重要贡献人之一。他用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能量来解释生化过程。

同样是1937年,氢气首次被作为潜水气体进行生物试验研究,至今有近80年潜水医学史。在世界范围内,法国COMEX公司在氢氧潜水研究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该公司开始实施以氢为主体的深海混合气HYDRA潜水计划:

1937年Case和Haldane实施潜水暴露深度100m试验;

1983年6月COMEX潜水公司HYDRA-Ⅲ实验潜水暴露深度91m;

1983年11月HYDRA- Ⅳ实验受试者6人进行潜水暴露深度300m;

1988年2月HYDRA- Ⅷ实验6名潜水员潜水暴露深度520m5-6天;

1992年,COMEX潜水公司又进行HYDRA-Ⅹ和ⅩⅠ潜水暴露深度达到701m的最大深度记录,停留时间14天。

这些研究证明氢气的生物安全性,是被作为中度和深度潜水的最佳呼吸介质,研究结果呢对机体极为安全,在任何压力范围,氢对机体均无毒性作用。

更严格地说,氢气的生物医学研究是在1975年。氢气医学效应的最早研究证据是1975年的美国科学家Malcolm Dole等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

该论文报道了对皮肤鳞状细胞癌小鼠进行8个大气压(97.5%的氢气)高压氢气治疗,结果发现小鼠肿瘤缩小。证明了高压氢气具有治疗皮肤癌症的作用。

这是关于氢气效应非常重要的发现,但是并没有引起学术界关注。

1978年,美国南方研究院Roberts B J等发表论文,采用同样的高压氢气治疗方法,持续高压氢气治疗7天,对5种实体瘤包括B16黑色素瘤、16/C乳腺腺癌、38结肠腺癌、里奇韦成骨肉瘤、Lweis肺癌和L1210小鼠白血病等进行治疗,从多种指标进行观察,没有看出氢气对这些癌症的治疗效果。

1996年,有一个关于氢气医学的文章值得重视。这是文章英国化学家David Jones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科幻小品。

这篇文章从炎症细胞攻击病原体利用羟基自由基出发,提出能中和羟基自由基并不会对人体产生毒性的唯一物质就是氢气,他还对未来人类使用氢气疗法的方法进行了展望,提出氢气对人没有毒性,饮用氢水和氢水注射是理想的给氢气方法,并认为可开发出化学产氢气的药物。

2001年,法国潜水医学家Gharib等尝试了 Jones科幻故事。他们将血吸虫病导致的慢性肝硬化小鼠进行8个大气压氢气治疗,治疗方法和1975年Dole等一样,可以说是对氢气疗法的再次发现,但Jones和Gharib等的再次发现仍然没有引起关注。

当然,比这些工作更早的其实是早期潜水公司进行的氢气潜水研究,就像前面讲的,在潜水实验中分别采用大量细胞学和动物实验证明高压氢气的生物安全性,后来成功进行了人体试验和海上潜水试验。

一直到今天人类最大潜水深度记录710米就是1989年法国潜水公司使用氢气获得的成功。不可否认,今天的氢气医学所以取得了快速发展,与过去氢气潜水医学研究证明氢气的人体安全性给这一领域奠定的基础分不开。严格意义上说,氢气潜水医学也属于氢气医学相关范畴。

氢生物医学效应发现的重要事件

1998年6月13日日本的朝日电视台在19点播放的《探明真相》专辑节目中,有一集名为《包治百病?!神奇之水的真相》,现场报道了该矿坑中涌水的神奇功效。诺尔登瑙神奇泉水在全日本变得出名。

2003年林秀光博士发现“神奇之水”真相

2003年9月,日本的著名电解水专家林秀光博士到诺尔登瑙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探访。他用随身携带的氢感应器对从矿坑中取出的水进行测量,发现水中含有氢气。

根据自己多年对电解水的研究经验,林秀光博士推测,诺尔登瑙“神奇之水”的神奇之处原来就是因为水中含有氢气的原因。

节目组从“神水”中对“氢气”的发现,助推了人们对氢气的生物医学效应的好奇和探索。

到今天为止,节目组制作人和朝日电视台的人估计都没有预料到,关于德国神水的报道竟然是推动日本氢健康产业相关产品开发的重要原因吧。

节目之后日本商人就思考是否可以在水中加入氢气,来达到同样的神奇效果呢?

经过一些企业的研究,开发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负氢离子、金属镁氢水棒、饱和氢气水、含氢化妆品等,这在推动日本氢生物医学领域研究发展起到了助澜的作用。

随后就有了轰动一时的日本太田成男研究氢气医学治疗论文这一事件。

2007年,日本医科大学老年病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著名生物化学家太田成男教授团队,在世界最著名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上发表论文 《氢气作用通过选择性地减少细胞毒性的氧自由基的抗氧化治疗》,报道“呼吸2%的低浓度氢气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超过临床物依达拉奉”。
太田团队发现氢分子可清除人体自由基,对衰老及多种因自由基引起的慢性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一发现,正式拉开了氢分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和相关产业的序幕。

全世界掀起氢气生物医学研究热潮:

该文章发表以来,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自此启动了氢气治疗疾病的国际研究热潮。

这项重大科学发现,彻底颠覆了“氢气是生理学惰性气体”的传统观点,在国际学术界引起轰动,在世界上掀起了氢气治疗疾病的研究热潮。

2007年以来,世界各国数千名科学家纷纷开展氢气生物医学研究,主要有日本、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

全球著名高校和权威科研机构开展氢气生物医学研究:

日本: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医科牙科大学、日本防卫医科大学等数十家著名高校。日本医科大学还专门建立氢分子医学研究中心。

美国:美国太空总署(NASA)、哈佛大学、匹兹堡大学、洛玛连达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

欧洲:以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颁发诺贝尔医学奖的世界著名医学院)为代表的许多欧洲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

中国著名高校和权威科研机构开展氢气生物医学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复大医院等陆续开始了氢生物医学的相关研究。

自2007年太田发表论文以来,氢气生物医学研究论文已经达到1800多篇,研究项目包括氢气医学对于:动脉硬化治疗、肿瘤癌症治疗、重症治疗、创伤修复、睡眠呼吸障碍治疗、皮肤损伤修复、心脏损伤治疗、器官移植治疗、耳聋预防、眼疾治疗、慢性疾病治疗、戒毒等方面。

截止目前发现氢气对300多种疾病有生物学效应。氢气医学现如今已经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领域方向。

如今用氢气治疗疾病的研究在国际上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热点,中国 在氢分子医学研究领域发展最为迅速,成果也最为丰硕;同时氢健康相关产业产业链的配套体系也最为完善。

可以说,中国在氢分子医学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企业和科学工作者投入到氢医学产业发展和研究工作中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