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顺博物馆 【辽宁大连】

 宜宾客 2022-06-29 发布于山西

旅顺是大连国保最密集的一个区,晚清至民国,俄侵日殖时期在此留下了大片的日俄建筑,是这个城市开埠百年的西洋景。

    旅顺博物馆在太阳沟的列宁街,由本馆和分馆组成,本馆坐南朝北,主体建筑两层,欧洲折中主义风格,也是国6关东厅博物馆旧址,同时它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大连大有可观值得一去的地方。

1916年小日本将沙俄的烂尾工程“军官俱乐部”续建,其功能就是博展器物之所。

旅博的设计者是最早来到东北的日本建筑师前田松韵,他在大连还遗留着几幢“去日化”建筑,如关东都督府法院(现旅顺日本关东法院旧址陈列馆)和大连民政署和警察署(现辽阳银行大连分行),其中民政署也是“中山路建筑群”中的一项子国保。

此铁锚是1904年日俄战争中,被小日本击沉的俄国舰上的,重1.5吨。

旅博小日本在此经营了28年,日败后博物馆随即被苏联红军接管,1951年苏方将馆舍连同馆藏2万件文物和7700册图书移交给中国政府。

    现在馆内的装饰依旧是“和风”,展柜、天花板、暖气、走廊扶手等都是旧物。主馆主要有青铜、瓷器、东亚瓷器、佛教造像等几个板块。

镌刻有八思巴文的元代铁钟

辛爵【商】

奚斝【商】

兽面纹甗【商】

孙林父簋盖【春秋】

鸱鸮头盖壶【商】

穿注【商】

诏版【秦】

廿六年诏八斤权【秦】,权就是秤砣,衡器,“权衡”一词就是这意思。

虎符【汉】

铜权【元至元23年】(1286年)

千佛印【金皇统八年】(1148年)

室内的日式铸花暖气

铜鼓【东汉】

珐琅彩粉奁罐【清】

嵌珐琅凤耳四足盖炉【清】

绿釉养鱼池【汉】

磁州窑四系瓶【宋】

龙泉窑青釉刻花罐【元】

东亚陶瓷艺术馆主要陈列中日韩三国的瓷器,瓷彩最先亮于大中华,东亚脉线由半岛传至东瀛,他们照猫画虎也有模有样的烧制起来,同时代一比,精神和物质落差太大。

    不过今天小日本的瓷器以精湛夺胜,华美清丽,也赋予了科技含量,其骨灰瓷堪称精绝,我们应该向它学习。

吉州窑剪纸贴花四凤纹盏【南宋】

德化窑白釉瓷雕观音【明】

平底深缽【绳纹时期,公元前2000年】

偏口陶壶【须惠器,古坟,5-6世纪】

人首兽身土偶【埴轮,古坟,5世纪】

青花金鱼纹长方盘【伊万里,江户,18世纪】

青釉双狮斗【织部烧,江户,18世纪】

青瓷画花瓶【李朝,15世纪】

仿高丽镶嵌印花罐【李朝,15世纪】

青瓷莲瓣盏托【高丽,12世纪】

旅博有很多新疆文物,很多都源于大谷光瑞,其是日本西本愿寺的第22代掌门,一个外来和尚不好好念经,却干起了盗掘文物、宣传侵华论之事,更像是个披着袈裟的政治奴才。

    旅博的新疆干-尸是其1912年从吐鲁番阿斯塔纳墓群盗取的,1933年他移居大连时,将新疆文物作价卖给了当时的关东厅博物馆。

  旅博的历朝佛教造像也是很精彩的,很多也是日殖时期他们掠夺的庙宇之物,如陈列的四大金刚、鎏金铜坐佛。

    所谓的热爱文化却揽为自我囊中之物,保护文物又盗掘破坏,所以一切华美的外衣后面,都掩盖着他们难以启齿的龌龊和罪恶。

汉白玉罗汉像【明】

石雕阿弥陀佛龛像,唐天宝十一年(752年)。

木雕枕龛佛【元】

铜释迦摩尼涅槃像【明】

石雕阿弥陀佛残碑像【北魏】

石雕菩萨头像【北魏】

石雕菩萨头像【隋】

左:石雕提瓶观音立像【隋】     右:木雕托瓶观音立像【宋】

左:木雕观音立像【明】     右:铜阿弥陀佛立像【明】

铜释迦摩尼佛坐像【清】

嘎巴拉碗【清】,其实它就是头盖骨碗。

鎏金铜胜乐金刚【清】

旅顺博物馆分馆是2001年建成的仿折中主义的建筑。旅博经历了近百年后,馆藏量激增,旧馆难承其重。

    它位于本馆的西边,夹在中苏友谊塔和关东宪兵司令部旧址之间,总体和广场的环境还是和谐的。里面有大连历史和罗振玉收藏大系列值得一观。

桶形陶罐【距今约4500年】瓦房店长兴岛镇

陶灯【东汉】旅顺口铁山镇

鸱鸮陶壶【西汉】普兰店花儿山乡

陶猪【东汉】大连营城子镇

宝相纹方砖【渤海】黑龙江宁安东京城址

白釉褐花盘【金】普兰店同益乡

白釉褐花龙凤罐【元】庄河桂云花乡

白釉褐花风花雪月盘【金】金州得胜乡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金】金州永庆寺

万字围栏火盆【辽】营城子镇

天妃庙记碑【明永乐年】(1408年)旅顺口区

罗振玉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大家,在农学、教育、考古、金石、敦煌学、目录学、校勘、鉴赏等等方面颇有成就,一生著述等身。

1924年为废帝溥仪所诏,开始追随至死不渝,后入伪满,终得黄粱美梦一场,为大师在变乱时代的人生添加了一份不美妙的历史。

  罗振玉是一个嗜古如命的人,1928年他迁居旅顺,建大云书库,内藏佛经、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书画、青铜器、古籍、简牍、明器、清宫档案等30余万册(件),称山海之富,其量足以秒杀一个中型博物馆。

建国后,其孙辈悉数捐给国家,不过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倒是不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

罗振玉《隋书校议》手稿,1891年作。

殷墟出土的骨雕、贝饰、乐器等残件及象牙栉。

罗振玉一生收集的甲骨有近2万片,和明义士、刘鹗等都是此类收藏的大家,他和刘鹗还是儿女亲家。从1908年开始,就委托古董商和家人去收购,不为大小而遗漏。

    而罗氏龟甲也命运多舛,分散在中国、日本和瑞典,其中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最多,国内以旅博和鲁博收藏为最。

上有“此龟板为罗大人流(留)的千万别卖”文字

《敦煌唐人写经》,1900年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5万件敦煌经卷等开始遭受劫难。1910年方尔谦、何震彝等人窃取押送进京的敦煌文书数百卷,而罗的收藏就是购自于方、何二人。

《恪法师第一抄》【唐】1922年罗振玉购得

竹制经帙【唐】经帙是用来包裹并收藏经卷的

《佛经集锦册》【唐】

罗振玉收藏的日本法隆寺百万塔

左:明熹宗皇帝实录抄本,右:清顺治四年(1647年)洪承畴揭帖。它们都来自《内阁大库档案》,当年8000麻袋、15万斤的档案当废纸处理,罗振玉得知后四处筹款回购。

左:清康熙起居注稿本,右:嘉庆十三年(1808年)朝鲜国王李玜贡方物表。

元代刘秉谦《竹石图》,其为刘氏传世孤品。

吕鼎【西周】,内底铸有铭文544字,“吕”即西周穆王司寇吕侯。

虢文公子鼎【西周】

过伯簋【西周】

陶乐伎俑【唐】

五岳形灰陶砚【唐】

“蘭宫”灯【汉】

沈清铁券【明正统七年】(1442年)

罗振玉的书法

罗振玉旧藏,明拓雁塔本褚遂良书《圣教序》,原刻现存西安大雁塔。

罗振玉旧藏,明拓唐太宗李世民书《晋祠铭》,原刻现存太原晋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