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抄家史。 一) “朕即位以来,外间流言有谓好抄没人之家产者” ——雍正四年上谕 “哎呀呀,自从我上台以来,老百姓们都传言我喜欢抄别人的家。” 这句话,一点不冤枉他。 须知,大清建国,雍正之前,对于“籍没”,还是比较克制的。 “至满洲籍没之法,査大清律,唯谋反重犯家产入官,其余不在此例,并应一概除去,以昭恤下同仁之谊。” ——顺治十年,礼科给事中刘余谟奏疏 谋反重罪才“籍没”,抄家,其他的都不在此列。 康熙时,除个别有重案年份,如除鳌拜,抄家极少发生,相当克制。 二) 雍正爷上台,大刀阔斧,气象一新,大清进入“抄家时代”。 其实,他开启的,只是“抄家政治”—— 抄家是政治手段,用来打击政敌和惩处不忠官员。 他发动的多起著名“抄案”,背后都是政治斗争的需要。 抄年羹尧,打击拥戴有功势力膨胀者;抄胤祺、胤搪,清除夺嫡政敌集团……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 ——雍正批示。 抄家,不但政治效果极佳,更有直接和丰厚的经济效果。 “犯法之人原有籍没家产之例,是以朕将奇贪极酷之员抄没其家赀,以备公事赏赉之用。” ——雍正批示。 “公事赏赉”的意思,就是抄家“果实”沉甸甸。 三) 雍正之后,乾隆子承父业,“抄家之风”一发不可收拾。 乾隆将抄家政策全面推行,不管获什么罪,一律被抄家,已成大清常态。 都是抄家,雍正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有时还会自辩,唯恐社会议论。 乾隆呢,毫不顾忌,对臣民家产财富的搜敛,到了明目张胆地步。 乾隆十五年,査抄云南巡抚图尔炳阿,乾隆亲自批示,叮嘱査抄大臣—— “伊现查出图尔炳阿任所物件内,若有可以解京看得之物件,即解至京交与崇文门收税处;其不可解京平常之物件就在彼处变价。” 乾隆四十七年,皇帝又急不可耐,详细嘱咐—— “向来査抄物件,原止应将粗重器皿及糟旧衣服留外估变,若细毛皮张及呢锦等件倶应行解京呈览。” 好东西要送到京城来给我,粗鄙之物留在当地变卖,这是铁的纪律。 翻查乾隆时代抄家谕旨,最常见到的话就是—— “如有丝毫隐匿寄顿,惟该抚是问。” 四) 雍乾父子抄家太多,欺人太甚,把子孙后代的红利都吃光了。 嘉庆抄完和珅,抄家规模大不如前,抄家谕旨数量大幅减少。 到了慈禧老佛爷治下,抄家有所“回光返照”。 不过,乃祖抄家为了打击朝廷重臣和政敌,聚敛财富;老佛爷抄家,纯粹是惩罚渎职的低级替罪羊。 主要是惩罚亏空公款的官员,“籍产备抵”,且往往无法执行,不了了之。 光绪六年,山东临朐县知县严家正“亏短银两”1.7万两被“籍产”,光绪十九年仅完缴银2300两。 怎么办?只好豁免结案—— “原籍及任所并无隐匿资财实系家产尽绝无力完缴。” 雍乾抄家对象都是总督、巡抚,老佛爷朝基本是知县,连知府都极少。 光绪朝,被下令“籍产”的官员444名,三品以上官仅1名。 两相对比,令人深省,历史来看,一个系统,有些事,做得太尽,失了平衡,终究会反噬回来。 2020年9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