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黄土汤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黄土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金匮要略》) [异名] 伏龙肝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9)、伏龙肝散(《脉因症治》卷上)、黄 土散(《何氏济生论》卷2)。 [组成] 灶心黄土半斤(30g) 白术 附子炮 干地黄 阿胶 甘草 黄芩各三两(各9g)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现代用法:先将灶心土水煎取 汁,再煎余药,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黯 淡,四肢不温,神倦无力,口淡不渴,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病机分析] 脾主统血,气能摄血。脾阳不足,脾气亦虚,失去统摄之权,则血 从上溢而为吐衄,下走而为便血、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温,神倦无力,口淡不 渴,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证,皆为脾气虚寒,阴血不足之象。“下 血,先便后血者,由脾虚气寒,失其统御之权,而血为之不守也”(《金匮要略心 典》卷下)。“经言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又云,阴络伤则血内溢,今因胃中寒邪, 并伤阴络,致清阳失守,迫血下溢二肠,遂成本寒标热之患”(《张氏医通》卷5)。 由此可见,本证临床表现虽为便血,或崩漏,或吐衄,但其本质不出“虚”、“寒”二字。 [配伍意义] 本方证病标便血,病本虚寒,施以“标本兼顾”之法,治宜温阳健 脾,养血止血。方中灶心黄土即伏龙肝,辛温而涩,具有温中、收涩、止血之功,为君 药。然而,脾气虚寒之失血,若徒恃止血之品,不从病机着手,虽用止血药亦很难奏 效,惟有温中健脾与止血同施,标本兼顾,收效始捷。故用白术、附子温阳健脾,以复 脾胃统血摄血之权,为臣药。术、附辛温,易耗血动血,且出血日久,阴血必耗,故佐 以生地黄、阿胶滋阴养血止血,使阴能守于内,阳能护于外,阴阳相得,人体安和。更 配苦寒止血之黄芩与生地、阿胶共同制约术、附温燥之性。生地、阿胶得术、附又不虑 其滋腻呆补;术、附得胶、地则不致温燥太过而耗血动血。肝为藏血之脏,肝不藏血常 是出血机制之一。本方所治诚然是以脾阳虚不能统摄为其主要原因,但脾土一虚,统摄 无权,久失阴血,肝木失养,肝不藏血而生热的机制亦同时存在,故方中黄芩、生地尚 有清肝热、凉血热以止血之深义。诚如王子接曰:“佐以生地、阿胶、黄芩,人肝以治血 热”(《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张璐亦云:“加阿胶、地黄以固护阴血,其妙尤在黄芩 佐地黄分解血室之标热”(《张氏医通》卷5)。与君、臣合用,体现以温阳止血为主, 清肝止血为佐的配伍形式,有相反相成之妙。使以甘草和药调中。诸药合用,共成温阳 健脾,养血止血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全方寒热并用,刚柔相济,以刚药温阳而寓健脾助运;以 柔药补血亦寓止血清肝,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阳。吴瑭谓本方为“甘苦合用刚柔 互济法”。二是温中健脾药与养血止血药同施,标本同治,温阳健脾而达脾土统血,养 血止血以治出血失血之标。 [类方比较] 黄土汤与归脾汤都有健脾养血作用,均可用治脾不统血之便血、崩 漏。归脾汤用于脾气不足,气不摄血之证,以脾气虚为主,故以黄芪、人参等益气健脾 药为主组方,功能健脾益气以摄血;黄土汤用于脾阳不足,阳虚失摄之证,以脾阳虚为 主,故以灶心土、白术、附子等温阳摄血为主组方,功能温阳健脾以摄血。归脾汤属治 病求本之剂,黄土汤为标本兼顾之方。 本方与槐花散均能治疗便血,但槐花散具清热凉血,疏风行气之功,主治风热、湿 热壅滞肠道之便血证,即所谓“近血”;本方具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主治脾阳不 振,统摄无权之便血证,即所谓“远血”。见症与病机不同,故立法与组方各异。王子 接说:“近血因瘀,专力清利;远血因虚,故兼温补。治出天渊,须明辨之”(《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原著谓:“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本方原为便血 而设,审属阳虚不能统摄,其他部位出血亦可应用。以血色黯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若胃纳差,阿胶可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气虚甚者,可加人 参以益气摄血。出血多者,亦可酌加三七、白及等止血之品。便溏者,黄芩炒炭,减其 苦寒之性,再加炮姜,以助温中。 3.本方现代常用治慢性胃肠道出血及慢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脾阳虚不能统血摄血者。 [使用注意] 本方所治属阳虚出血证,若因实热出血者,不可服用;有外邪者,不宜使用。 [源流发展] 本方源于汉.张仲景所撰《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 治第十六》,主治“下血,先便后血”,“亦主吐血、衄血”。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 践中,进一步拓展了本方的主治范围。如《张氏医通》卷5用治“阴络受伤,血从 内溢,先血后便,及产后下痢。”《类聚方广义》用“治吐血、下血,久久不止,心 下痞,身热恶寒,面青体瘦,脉弱;或腹痛下利,或微肿者;脏毒痔疾,脓血不 止,腹痛濡泻,小便不利,面色萎黄,日渐瘦瘠,或微肿者”。黄土汤以黄土配附、 胶、芩这种止血药与温里药、养血药及清热药相配的用药思路,对后世治疗阳虚出 血证和温阳止血法的运用有较大的影响。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12记载 之黄土汤,系由本方去白术、黄芩、附子,加干姜、桂心、当归、芍药、白芷、川 芎、细辛、吴茱萸而成,主治吐血及衄血;该书同卷另一黄土汤,为本方去干地 黄、附子,加干姜而成,主治卒吐血及衄血;该书卷20之伏龙肝汤,亦为本方去 附子、白术,加发灰、干姜、地榆、牛膝而成,主治下焦虚寒,或先血后便。《外 台秘要》卷3引《深师方》之黄土汤(当归、甘草、芍药、黄芩、川芎、桂心、生 地黄、黄土、青竹皮),治疗鼻衄或吐血,当是循本方组方思路而制。《普济方》卷 334引《十便良方》之伏龙肝散(附子、续断、人参、干姜、桂心、甘草、伏龙 肝、赤石脂、生地黄),治疗“妇人月水不断,胞内积有虚冷,或多或少,乍赤乍 白”。若追本溯源,也是师法本方而创。而《保命集》卷下治“脱血脾寒”之黑地 黄丸(苍术、熟地、川姜),看似自立新方,实则取法于本方。 [疑难阐释] 1.本方配伍黄芩的意义 黄土汤配伍一味苦寒的黄芩,历代颇多争议。主要有以 下两种意见:一是认为黄芩在方中具清热泻火之功。如唐宗海云:“血伤则阴虚火动,故 用黄芩以清火”(《血证论》卷8)。二是认为黄芩在方中起反佐作用,制术、附温燥之 性。如尤怡云:“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有制 之师也”(《金匮要略心典》卷下)。统编教材5版从尤氏之说,谓:“更配苦寒之黄芩与 甘寒滋润之生地、阿胶共同制约术、附过于温燥之性”。笔者认为:黄芩在方中的作用 是清肝热,止血与佐制之用。谓清热者,因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其藏血功能主 要体现于肝内必须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过亢,以维护肝的疏泄 功能,使之冲和条达,肝的藏血亦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今脾虚统摄无权,久失阴 血,肝体失养,肝不藏血,必致阳气升泄太过而生热,热迫血行则可导致出血,故配黄 芩清肝热,以治肝虚生热,“黄芩佐地黄分解血室之标热”(《张氏医通》卷5);“佐以 生地、阿胶、黄芩人肝以治血热”(《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谓止血者,理由有三: ①从理论上讲,前人有这方面的论述。如《名医别录》云黄芩:“疗痰热……淋露下血。” 《本草纲目》卷13谓其:“治风热……诸失血。”《景岳全书.本草正》卷48记载:“能除赤 痢……便血、漏血。”说明前人对黄芩的止血作用已有认识。近人陆渊雷也认为:“用黄 芩者,平肠部之充血,减低其血压,使血易止也”(《金匮要略今释》卷5)。光明日报 1981年8月6日四版报道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三川潮教授的研究结果,认为黄芩除可 用于清热和解毒外,还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②从实践上看,前人有止血方面的应 用。如《千金翼方》卷20用黄芩四两,细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治下血; 《普济本事方》卷10用黄芩为细末,每服一钱,烧秤锤淬,酒调下,治崩中下血。③当 代已有学者明确指出黄芩具有止血功效,如凌一揆主编的《中药学》谓黄芩“用于内热 亢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崩等证”,“黄芩具清热与止血双重 作用”。《中药大辞典》云黄芩“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谓佐制者,是因黄土、 术、附辛温,易耗血动血,且出血日久,阴血已耗,故用黄芩苦寒以制术、附温燥之 性。《金匮玉函经二注》卷16:“黄芩又制黄土、附子之热,不令其过”。由上可知,黄 芩在黄土汤中除制约术、附温燥之性外,通过黄芩清肝、止血,才是选用黄芩的本意。 2.关于灶心土的代用品 灶心土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药铺少备或 不备。因此,采用此药每感困难,必须选择一味既不影响疗效,又可减少采药困难的相 似药物代之。据前人的经验及今人的实践可用赤石脂代之。如:陈修园《金匮要略浅 注》卷7黄土汤条下说:“愚每用此方以赤石脂一斤代黄土如神”。朱颜《中药的药理与 应用》谓赤石脂与伏龙肝都与高岭土相似,主要为吸着作用,内服能吸收消化道内的毒 物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等;对发炎的胃肠粘膜有局部保护作用;对胃肠出血还有止血 作用。说明赤石脂非但有止血作用,并能保护溃疡面,用于胃及十二脂肠溃疡而引起的 出血症,颇为理想。另有人报道,用黄土汤治胃肠出血症,每以赤石脂代黄土,收到满 意的疗效(浙江中医杂志,1964,2:11)。用时赤石脂应杵极细,不用布包人煎,煎成后 药汁不必澄清,候稍凉后搅混服下,可加强止血之力。 [方论选录] 1.赵以德:“肠胃者,阳明二经也。阳明主合,气本收敛,血上者为逆,下者为顺, 以下血者言之。胃居大肠之上,若聚於胃,必先便后血,去肛门远,故曰远血。若聚大 肠,去肛门近,故曰近血。虽肠胃同为一经,然胃属土,所主受纳转输;大肠属金,所 主传送;而土则喜温恶湿,金则喜寒恶热,二者非惟远近之殊,其喜恶亦异。治远血 者,黄土汤主之。然则血聚于胃者,何也?盖血从中焦所化,上行于荣,以配于卫,荣 卫之流连变化,实胃土所资也。胃与脾为表里,胃虚不能行气于三阳,脾虚不能行津于 三阴,气日以衰,脉道不利,或痹而不通于血中,积随其逆而出,或呕或吐,或衄或泄 也。若欲崇土以求类,莫如黄土。黄者,土之正色,更以火烧之,火乃土之母,其得母 燥而不湿,血就温化,则所积者消,所溢者止。阿胶益血,以牛是土畜,亦是取物类。 地黄补血,取其象类。甘草、白术,养血补胃和中,取其味类。甘草缓附子之热,使不 僭上。是方之药,不惟治远血而已,亦可治久吐血、胃虚脉迟细者,增减用之。盖胃之 阳不化者,非附子之善走不能通诸经脉散血积也;脾之阴不理者,非黄芩之苦,不能坚 其阴,以固其血之走也。黄芩又制黄土、附子之热,不令其过,故以二药为使。”(《金 匮玉函经二注》卷16) 2.张璐:“《经》言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又云阴络伤则血内溢。今因胃中寒邪,并 伤阴络,致清阳失守,迫血下溢二肠,遂成本寒标热之患。因取白术附子汤之温胃助 阳,祛散阴络之寒,其间但去姜、枣之辛散,而加阿胶、地黄以固护阴血,其妙尤在黄 芩佐地黄分解血室之标热,灶土领附子直温中土之本寒,使无格拒之虞。然必血色瘀晦 不鲜者为宜,若紫赤浓厚光泽者,用之必殆。斯皆审证不明之误,岂立方之故欤?(《张氏医通》卷5) 3。尤怡:“下血,先便后血者,由脾虚气寒,失其统御之权,而血为之不守也。脾 去肛门远,故曰远血。黄土温燥人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生地黄、甘 草以益脱竭之血,而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 谓有制之师也。”(《金匮要略心典》卷下) 4.王子接:“若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明指肝经别络之血,因脾虚阳 陷生湿,血亦就湿而下行。主之以灶心黄土,温燥而去寒湿。佐以生地、阿胶、黄芩人 肝以治血热;白术、附子、甘草扶阳补脾以治本虚。近血因瘀,专力清利;远血因虚, 故兼温补。治出天渊,须明辨之。”(《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 5.吴瑭:“此方则以刚药健脾而渗湿,柔药保肝肾之阴,而补丧失之血,刚柔相济, 又立一法,、以开学者之门径。后世黑地黄丸法,盖仿诸此。”(《温病条辨》卷3) 6.唐宗海:“血者,脾之所统也。先便后血,乃脾气不摄,故便行气下泄,而血因 随之以下。方用灶土、草、术健补脾土,以为摄血之本。气陷则阳陷,故用附子以振其 阳;血伤则阴虚火动,故用黄芩以清火;而阿胶、熟地又滋其既虚之血。合计此方,乃 滋补气血,而兼用温清之品以和之,为下血、崩中之总方。古皆用为圣方,不敢加减。 吾谓圣师立法,指示法门,实则变化随宜。故此方热证可去附子,再加清药,寒证可去 黄芩,再加温药。”(《血证论》卷8) 7.张秉成:“《金匮》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夫下血一证,其 源各自不同。《金匮》虽有远血、近血之分,而总不出虚实两途与寒热之分而已。然热 者多实,寒者多虚,又为确切。凡人身之血,皆赖脾脏以为主持,方能统御一身,周行 百脉。若脾土一虚,即失其统御之权,于是得热则妄行,得寒则凝涩,皆可离经而下, 血为之不守也。此方因脾脏虚寒,不能统血,其色或淡白或瘀晦,随便而下。故以黄土 温燥人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血。而又虑 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灾,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王者之师,贵有节制 也。”(《成方便读》卷2) [评议] 黄土汤为温阳止血的代表方剂。关于本方治证病机,诸多医家皆认为脾阳 虚寒,血失统摄。如尤氏谓:“脾虚气寒,失其统御之权,而血为之不守也”。然张璐则 提出“本寒标热”之说,并认为黄芩在方中佐地黄分解血室之标热,见解独特,立论精 辟。本方配伍意义,赵以德认为是“取物类”,言简意赅,值得学者用心体味。关于黄 芩一味,王氏称其“人肝以治血热”;唐宗海亦云“清火”,亦可资参考。张秉成及尤 氏、赵氏等均提出黄芩为制方中药物辛温太过,为后世将黄芩作为反佐药提供了依据。 对本方的配伍特点,吴氏以“刚柔相济”概之,唐氏以“滋补气血,而兼用温清之品以 和之”论之,二氏所论,被当代医家所推崇,现行方书及《方剂学》教材对组方特点的概括,多承袭此说。 [验案举例] 1.便血 《吴鞠通医案》卷2:福某,二十四岁。病后冰镇水果不能戒,粪后便血 如注,与《金匮》黄土汤。每剂黄土用一斤,附子用八钱。服至30余剂,而血始止。 《蒲辅周医案》:某女,58岁。大便后流鲜血,或无大便亦流大量鲜血。每次流血 量约1至2茶碗之多,每日2至3次,已20余日。两少腹有隐痛,血觉头晕心慌,气 短自汗,脸肿,饮食尚可;素有失眠及关节疼痛,月经已停止2年。脉沉数,舌微淡无 苔。以黄土汤加味:熟地一两,白术六钱,炙甘草六钱,黑附子三钱,黄芩二钱,阿胶 五钱,侧柏叶(炒)三钱,黄土二两。用开水泡黄土,澄清取水煎,服2剂。复诊时已 有好转,仍有心跳气短,已无头晕及自汗出,饮食尚可,眠佳,舌无苔,脉仍沉数。原 方再服3剂,便血已很少,以益气滋阴补血以资善后。 2.咯血 《江西中医药》(1984,4:11):某女,35岁。咳嗽半月伴咯血4天,经中 西药治疗后,仍咯血不止,咳嗽无痰,头晕乏力,舌苔薄白,脉细软。用黄土汤温摄: 制附子6g,白术15g,干地黄15g,黄芩9g,阿胶15g,灶心土50g,甘草6g。服上药2 剂咯血止。守上方加沙参15g,3剂而愈。 3.血淋 《河南中医》(1983,5:42):某男,32岁。房事后有坠感,尿急,点滴不 通,痛如刀割,后尿出玉米粒大四五块血饼,经治半年无效。察其面色黄白,嘴唇红, 舌质红,苔薄白,双尺脉沉迟无力。治以清热温脾,固肾摄血。处方:土炒白术9g, 九蒸熟地9g,黄芩6g,阿胶9g,炮附子4.5g,灶心土12g,甘草3g,饭后服。连服15剂病愈,随访4年无复发。 按语:案1之2例便血,均用黄土汤治愈。例1乃病后冰镇水果不能戒,脾胃阳 虚,统摄失职而成便血,予黄土汤而痊。例2属脾胃阳虚,统摄无权,且失血量多日 久,阴虚生热,故用黄土汤加炒侧柏叶2剂病情好转,继以益气滋阴补血善后。案2咯 血不止,病位在肺,而病本在脾胃,遵“虚则补其母”之训,与黄土汤培土生金而愈。 案3血淋经久不效,脾肾两虚,用黄土汤治疗亦获良效。 [临床报道] 1.上消化道出血 用黄土汤加味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75例,均是从急诊收人 住院病人。出血1—3天152例,4—6天16例,7—8天7例。全部病例均有黑便,兼 有呕血者24例,大便急血试验++一+++49例,++++126例。脉象以细数或细 濡为主。舌质大多偏淡,舌苔以薄腻为多。经X线钡餐摄片或纤维胃镜检查,其中十 二指肠球部溃疡128例,胃溃疡18例,慢性胃炎2例,胃癌1例,贲门癌1例,十二 指肠降部憩室2例,18例未作检查。治疗方法,病人人院后予流质饮食,若呕血量多 者暂时禁食,但不禁药,均以黄土汤加味治疗。灶中黄土30g(包煎),炮附子lOg,炒 白术lOg,生地炭15g,阿胶lOg(烊化),黄芩lOg,炙甘草3g,水煎200ml,分2—3 次服完,日服1剂,直至大便转黄,隐血试验转阴。兼有呕血者加半夏lOg,旋覆花 lOg(包煎),代赭石30g(先人);若出血量大者加海螵蛸15g,白及6g;气虚甚者加 党参lOg,生黄芪15g。倘血红蛋白低于6g,或伴出血性休克者,予适量输血及补液。 结果:3天内大便隐血试验转阴者89例,占50.86%;4一15天内大便隐血试验转阴者 74例,占42.28%;转外科手术者8例,改用其它药物治疗者4例,占6.86%。总有 效率93.14%。大便隐血转阴时间最短为1天,最长为15天,平均4.17天uj。用黄土 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13例,其中男82例,女31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78岁。全 部病例均有黑便,其中大便隐血++++85例,隐血+++25例,隐血++2例,隐 血+1例;其中22例伴有呕血。本组病例中,72例经Cr检查,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 疡58例,球溃合并贲门癌1例,球溃合并胃下垂1例,小弯溃疡2例,幽门前区小溃 疡1例,贲门癌1例,十二指肠憩室1例,胃下垂4例,慢性胃炎2例,未见改变者1 例。多数病人舌质胖嫩或边有齿痕,色淡白,舌苔多为薄腻,脉象以细、数、芤者居 多。基本方:灶心土30g,熟附块6一lOg,炒白术、阿胶(烊化)各lOg,生地12g, 黄芩lOg,炙甘草3g。一般情况加白及6一lOg,海螵蛸15g,伴呕血加制半夏、旋覆花 (包)各lOg,代赭石(先下)15—30g;气虚甚加党参lOg,黄芪12—15g;出血多加 地榆15g,参三七粉(吞服)3g;有热象去熟附块。本组患者人院均用上述方药治疗, 每天1帖,浓煎1次,分2—3次服下。结果:本组113例全部取得止血效果。其中大 便隐血转阴时间最短1天,最长15天,平均5.3天。由于上述方药兼有止泻作用,加 之病人食流质饮食,一般未能每天排大便,故使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受到影响,实际上止 血平均时间还应短些L2j。另报道,本方治疗虚寒型远血160例,均为住院病例。诊断以 大便溏薄色黑,隐血试验阳性为主要依据,排除因食物所致的假阳性者,并伴有胃脘隐 痛,喜温喜按,舌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或芤,或弦细等中焦虚寒征象。病因:胃 十二指肠溃疡者143例,慢性胃炎者8例,胃癌者5例,药物性胃出血者3例,肝硬化 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者1例。血红蛋白6g以下者18例,6—9g者67例,9—12g者47 例,12g以上者28例。基本方:灶心土60g煎汤代水(缺药时用赤石脂15g人煎),白 术、附子各6一lOg,生地、紫珠草、白及各15g,阿胶(烊化冲)lOg,黄芩6g,炙甘 草3g。加减法: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各15g;血虚明显者加归脾汤化裁;脘痛者加 炒蒲黄、五灵脂各lOg;挟郁热者加黄连3—5g。每日1剂,分2次服。酌情配合输液、 输血、肌注参麦针。160例中,129例有效(服药后出血渐止,大便隐血试验阴性,症 状改善,无反复者);31例无效(服药24小时后仍然出血不止,且症状加重或血止后 又反复,或需加用西药止血者)。有效率80。63%。有效病例中,大便隐血转阴最快者 为1天,最慢者18天,平均4.85天。无效31例中,胃十二指肠溃疡26例,胃癌4 88888 .[附方]柏叶汤 柏叶9克 干姜9克 艾叶15克 主治;中气虚寒证,不能统血,吐血不止。面萎黄舌淡,脉数。 [附方] 柏叶汤(《金匮要略》) 柏叶 干姜各三两(各9g) 艾叶三把(6g) 上 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功用:温中止血。主治:中 气虚寒,不能统血,吐血不止,面色萎黄,舌淡,脉虚数不胜按。 柏叶汤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之吐血证。方中柏叶为止血之要药,其味苦,可折 上逆之势;干姜既能温中祛寒,振奋脾阳,以复统摄之权;又能“止吐血”(《神农本草 经》卷2);艾叶温经止血;马通汁(马粪化水滤过取汁,一般以童便代之),取其止血 化瘀,以浊导浊,共达引血归经,温中止血之效。是方与黄土汤虽俱为温中止血之剂, 然前方以止血药与温里药组方,且药仅三,临床多作为基础方;后方温清补塞同用,照 顾全面,为治阳虚出血的常用方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