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卵巢丨类固醇细胞瘤

 忘仔忘仔 2022-06-30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steroid cell tumor,SCT)是一种罕见的性索-间质肿瘤,在全部卵巢肿瘤中不足0.1%。根据组织细胞来源分为三个亚型:间质黄体瘤(stromal luteoma)、间质细胞瘤(Leydig cell tumor)及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steroid cell tumor,nototherwise specified,SCT-NOS),SCT-NOS约占SCT56%。该病影像学报道罕有,且多为个案报道。本文旨在探讨术前影像学检查对SCT的诊断价值。
SCT患者发病年龄跨度大,其中SCT-NOS好发年龄为30~5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7岁,多为育龄期妇女,儿童及绝经期妇女少见,绝经后妇女多为间质黄体瘤和间质细胞瘤。CT可分泌类固醇激素,根据分泌激素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高雄激素和高雌激素两型,高雄激素型最为常见,表现为男性化。
SCT大多含有脂肪成分曾被称为脂质细胞瘤,多数肿瘤位于卵巢内,周围可有正常卵巢组织包绕,绝大多数为单侧,大体标本实性为主,边界清楚,切面多成黄色,伴出血坏死时呈暗红色[,镜下可见弥漫分布的多角形细胞,或胞质丰富的圆形及椭圆形细胞,富含脂质,胞浆透亮,亦可见嗜酸性细胞质,细胞弥漫排列呈巢状或层状[5],间质血管丰富。SCT大多数为良性或低度恶性,SCT的3种病理亚型中,SCT-NOS 易于恶变,恶变率约 25% ~3%。
恶性诊断标准为:①直径>7cm,伴出血和坏死;②核中度或显著的异型性,核分裂象>2/10HPF[10]。
免疫组化特点:研究认为抑制素(inhibin)、视网膜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在SCT中阳性率很高,其他如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Melan-A和S-100也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SCT 的 MR 信号特点取决于肿瘤内脂质成分及纤维间质含量的比例,主要表现为实性肿块,实性成分 T1WI 呈等或稍高信号 ,T2WI 信号欠均匀 、 呈稍高信号 ,DWI 呈高信号,ADC 值减低,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增强后早期呈明显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减弱,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流出型 , 分析原因 DWI 扩散受限与肿瘤细胞排列紧密有关 , ADC 值 可 能 与 免 疫 组 化 Ki -67 的 阳 性 表 达 率 有 关 。Sakamoto 等 认为卵巢类固醇细胞瘤 T1WI 反相位信号相对于同相位可衰减 1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SCT 的影像鉴别诊断
SCT 常需和卵巢性索间质类肿瘤 、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阔韧带肌瘤、转移瘤和淋巴瘤等相鉴别。
(1)卵巢性索间质类肿瘤亦常为单发肿块 、伴雌激素增多症状 ,其包括纤维-卵泡膜细胞类肿瘤 、颗粒细胞瘤等 ,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好发于生育期妇女,增强扫描多数呈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强化程度较弱 ;颗粒细胞瘤最常见类型为多房囊性病灶,增强扫描实性成分中度以上持续性强化,与类固醇细胞瘤流出型曲线不同。
(2)支持-间质细胞瘤,最易引起男性化表现的肿瘤 ,其好发于年轻女性 ,平均年龄 25岁,肿瘤体积较大,平均 13.5 cm,常表现为多房囊性病灶、囊内伴宽基底的壁结节,亦可表现为实性肿块伴多发小囊变区。
(3)阔韧带肌瘤,好发于中年女性,常表现为附件区实性肿块 ,须与卵巢来源的肿瘤鉴别 ,但阔韧带肌瘤信号强度与肌层相仿 ,强化方式与肌层同步 ,找到同侧正常卵巢是两种来源肿瘤鉴别的直接可靠证据。
(4)卵巢转移瘤,以胃肠道转移瘤多见 ,常表现为双附件区实性病灶 ,可伴黏液变 ,包膜完整 ,实性成分 ADC 图呈明显低信号 ,DWI扩散受限,常伴腹腔积液。
(5)卵巢淋巴瘤,原发罕见,常为全身淋巴瘤累及卵巢 ,好发年龄 30~40 岁 ,其鉴别诊断除多脏器受累 、多处肿大淋巴结外 ,盆腔内常表现为双附件区实性肿块 ,肿块为结节融合状 、可伴囊变 ,中度以上强化。
(6)卵巢内病灶还需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相鉴别,子宫内膜样癌为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常表现多房囊性病灶伴实性壁结节 ,囊性成分 T1WI 呈高信号 , 肿瘤较小时亦可表现为完全实性 、但ADC 图呈明显低信号且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

参考文献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18.10.013

DOI:10.3969 / j.issn.1005-8001.2021.02.0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