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烊千玺官宣喜讯,恭喜!

 lfcxxqxa 2022-06-30 发布于山东

本文转载授权自公众号:

原来是柒公子(ID:nice-tourist)


大家好,我是漫漫。

前两天,看见一组图被我的朋友们疯狂转发。

点开照片,是蓄上点点胡茬的易烊千玺。

不得不说,四字弟弟长大了。

那股即将喷薄而出的男友力,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图片

这几天网络上有人放出他的毕业照,我这才惊讶地发现,虽然在毕业照里他依旧站在边上,

但他早已不是那个看着队友给别人签字,自己在一旁落寞的小孩了。

联想起前两天看到新闻,他再次入围了百花奖的影帝候选人,我也忍不住感叹:

被这么多人肯定,他值得。

1

拍摄长津湖时,易烊千玺的肌腱一处断裂,另一处撕裂,腿上的韧带断了好几根。

在后来的采访里,对于易烊千玺的表现,吴京用了四个字形容:“弥足珍贵”。

《长津湖》的取景地在张家口,有时气温只有零下二三十度,然而易烊千玺从没喊过累,只把自己当成团队中的一员,毫无偶像架子。

一天夜里,易烊千玺和吴京、李晨三个人在片场睡着了,当时的气温是-23℃,他们就这样在地上窝了快两个小时,凉气从地下往肚子里灌。

吴京说:“现在所有的年轻演员都非常拼命,但是看到这一幕,我觉得这一年轻人前程远大。”

2

2020年的First影展上,影展CEO李子为提到了一件事:在影展的策划阶段,他们抱着试一试态度,对易烊千玺发出了邀请。

没想到,千玺是所有受邀人中回复得最快的:“好的,没问题。”

就这样,易烊千玺成为2020年First青年电影展一号人物。

图片

那个时候的First影展,经费缺乏,千玺就主动询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助。

于是,“我们拿了一沓文件,上面是弟弟代言的所有的品牌,我们说的的确确需要资金,最终我们获得了弟弟的帮助。”

因为主办方有资金压力,他不仅自己投资了纪录片实验室,也拉来了其他赞助投资。

他是真的热爱电影,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电影的前行。

3

《少年的你》首映礼上,编剧张翼对易烊千玺说了这么一句话:“你是一个演员,你不是一个偶像”。

却没想到,这句话,却直接让千玺红了眼眶,差点在首映礼上哭出来。

为了这句话,他付出了很多。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千玺被《少年的你》的导演拒绝过。

导演曾国祥只想拍一部好电影,并不想用流量明星来当噱头,所以两次拒绝千玺。

但第三次,千玺依然鼓足勇气去找导演,曾国祥终于被他的执拗打动。

他发现千玺身上的这种执着,和刘北山意外的相似。

为了演活小北这个从小才底层摸爬滚打的少年,从不抽烟的千玺,硬着头皮去学;

和别人打架的戏,他也硬生生地抗住,互扇耳光、被摔到桌子上,演完之后,也只是笑着说自己没事。

一句“你是演员”,让他感到自己终于被认可了。

4

大张伟老师曾说,易烊千玺是我的品德老师。

图片

他在跨年晚会的舞台上为避免穿高跟鞋的姐姐们摔倒,会弯腰捡起地上的糖果;

在音乐V榜上,他和李治廷一起领奖,下台时伸出手请前辈李治廷先走;

微博之夜的红毯签名上,工作人员给他递来签字笔时,他鞠躬表示感谢;

录制节目时,谢娜提着行李要进门,他看见之后马上上前,对谢娜说“我来”。

在《少年的你》拍摄期间,他看到有人偷拍时,也只是轻轻提醒:“别跟现场,别偷拍,麻烦帮个忙”。

录制《快乐大本营》时,大家用夹子夹海涛,他选择夹在海涛最不会疼的地方——他的帽子上。

5

雷佳音曾经这么评价过易烊千玺:“你们还要这孩子干什么!唱歌、跳舞、演戏、书法、吉他、贝斯、架子鼓、雕塑。他才19岁,你们还要这孩子干什么!

他从五岁开始,就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生活。

暑假的每一天,他都辗转在各大培训班,中国舞、民族舞、拉丁舞、街舞……他试了个遍。

从他们住的地方到舞蹈课教室,坐公交车要两个多小时。

那时候的千玺,常常在公交车上换衣服、吃饭,有时还要再菜板上写作业。

13岁出道后,他更是每天练习声乐、舞蹈、乐器,到今天这样多才多艺的样子,可以说时宝剑锋从磨砺出。

6

新冠传染刚发生的那段时间,韩红直接在微博上点名易烊千玺:

“这个沉默的孩子……非要只身赴武汉当搬运工,那是武汉防疫最严酷的时候,我记得为了阻止千玺,情急之下我发了脾气,挂了电话,我心疼的哭了。”

郑州暴雨时,他捐款200万元,随后又向鹤壁捐赠了物资;同时,他从2017年就开始每年向童伴计划项目捐赠五十万;

而且在他自己的公益基金成立之前,在他出道刚出道不久,就用自己攒下来的零花钱资助过一名残疾的男孩持续了三年。

为了保护这个男孩的隐私,他还特地和学校签了保密协议,不希望小孩被打扰。

如果不是在他十七岁生日会时,这个孩子给他送去生日祝福,恐怕这件事永远不会公之于众。

7

上海领养之家,专注给流浪在外的猫猫狗狗们提供伙食等等日常开销,没有经费,只能靠团队用爱发电。

他们制作了猫咪公益台历,希望从售卖台历的钱里获取资金。

然而并没有太多人去购买,上海领养之家一度陷入困境。不得已,他们在微博求助。

这时候,千玺又静悄悄地购买了猫咪公益台历,作为工作室的新年礼盒。粉丝们看到这一消息,也被带动起来。

图片

很快,滞销的台历就销售一空。

2018年春节将至时,千玺也联系了北京领养,捐出了两吨猫粮和两吨狗粮,并说明了不需要公开这件事。

只是后来,北京领养通过沟通,还是发布了对于易烊千玺的感谢微博。

8

在影评界十分著名的“三号厅”,也曾经受到过千玺的帮助。

三号厅在做影视评论的同时,也在自己设计衣服卖货。

一次,三号厅新设计的衣服上架之后,不久就被抢购一空。

那时,三号厅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设计的那款衣服,被易烊千玺穿在身上,并拍了照片发在了社交网站上。

图片

于是粉丝们纷纷去抢购同款。

那时,有人在三号厅微博下方感叹:“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这几天总是有那种电影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感觉。希望我们的电影越来越好。”

9

录制综艺《大冰小将》时,其中一个小朋友过生日,他不仅给过生日的小朋友准备了礼物,也给其他生日没有到的小朋友,都提前准备了生日礼物。

节目收官时,他也给每一个小将们,按照他们的不同性格准备了礼物,每份礼物上还写上了祝福语,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日日期。

图片

每年过年的时候,他也会包两个大红包给助理胖虎的孩子。

前两年他去胖虎大女儿大美的幼儿园录制节目时,大美在第一排十分紧张,回头找千玺,千玺就立刻探出身子跟大美对视,给她鼓励。

每一年,他还会给曾录制过《放开我北鼻》的小朋友们赠送演唱会门票。

真是暖到了骨子里。

10

2020年七月,易烊千玺的一位女粉丝结婚。

在婚礼现场,网友惊讶地发现易烊千玺发来了新婚祝福,以及易烊千玺工作人员代他送去了份子钱。

图片

网友们后来才知道,那位新娘是抗疫医护人员。

所以,虽然自己无法亲自到场,他还是让工作室的人代表自己去参加婚礼。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向医护人员粉丝送福利了。

在这之前,千玺就和工作室在社交平台上给很多医护人员发私信,感谢他们对于千玺的支持以及无私奉献。

工作室还表示,会给这些医护人员送上演唱会门票。

11

对于其他的粉丝,千玺也尽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感恩。

在他十八岁生日会上,他偷偷穿上大白的玩偶服,站在粉丝们面前,收集粉丝们写给千玺的话。

直到生日会结束,粉丝们才知道,原来那个近在咫尺的大白,就是千玺本人。

大白的玩偶服对于千玺来说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代表了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喜欢自己的人的意义。

过去,是粉丝们为他挡住外界恶评,而现在成人了,轮到他用实力守护自己的粉丝。

除此之外,他还曾手写1600多张粉丝贺卡、给粉丝“千纸鹤”们唱爱情鸟、又建立了专属于自己和粉丝们的网站……

他和喜欢他的人,从来都是双向奔赴。

就好像小北那句话一样:“你守护世界,我守护你。”

12

他曾经在社交平台上发过一句话:“只要猪肝,不要……”

图片

那时候,他在看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娱乐圈的人大多是见惯了世间繁华的,然而他却能看到众生苦处。

考入中戏之后,在开学典礼上,18岁的他说:

“作为未来的艺术工作者,我们的眼睛里除了平视和仰视,更应该有俯视。

俯视疾苦和病痛,俯视角落和夹缝。我们眼中看到的除了繁华盛景还应该有世间冷暖。

我们应该拥有的除了海纳百川的眼界胸怀,还应该有悲天悯人的创世灵魂。”

我想,他是做到了的。无论是刘北山,韦一航,伍万里还是景浩,他都在努力看清世间的浑浊和清明。

见了自己,见了天地,才得见众生。

图片

千玺出道之后,伴随他的就是争议。

然而他却在一部部的作品中,慢慢证明了自己。

陈可辛说:“他是一位特别有灵气的演员,对世界的理解超出了他本身的年龄。”

张颂文说:“他对别人的台词感受力非常灵敏,透过微表情特别能够展现出内心所想。”

刘嘉玲说:“最让我惊喜的男主角,这个演员前途无可限量,因为我在他的眼睛里面看到了那个作为演员的火。”

令人开心的是,前几天千玺官宣了喜讯:进组张艺谋的新片《满江红》。

也就是说,又有作品可以期待了。

演艺圈很多人都夸他,但是我想,对于易烊千玺来说,他最希望得到的,应该是观众们的认可。

演艺圈从来不缺好看的偶像,然而像他这样,愿意脚踏实地做演员的人,却没有多少。

偶像年年有,易烊千玺,却只有一个。

所以少年加油吧,你的前方是星辰大海!

还没看够,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啦~

图片

本文转载授权自公众号:原来是柒公子(ID:nice-touris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