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狍子旅馆 | “有爱者得爱,无爱者自由”

 若懋58 2022-06-30 发布于广东

无常逐一升起和熄灭,我对你赤子之心永存

To you:
我把书找出来的时候,书脊微微裂开,封面也积满了灰,《时间的女儿》这几个字显得应景。抽出几张纸巾拭去,翻开还是有霉味,直到我看到八月长安的签名和那句“万事胜意”,才发现自己忘记许多。

书的第一章,她写自己学了八年大提琴的故事,猛地想起以前学吉他的日子。也是夏天,因为怕距离远容易燥热,我选在家附近的机构学。

那儿的空间设计很特别,绕过前台是旋转的木阶梯。上了楼,整体构造极像《不能说的秘密》里的琴房走廊,可以闻到音乐的独特气味。吉他的练习室在最里面,打开门第一眼就能看到落地窗,微风偶尔会扫动树荫,没有声响。

学和弦的时候,老师边教我,边自己即兴弹奏。说是老师,实际也二十出头。几节课之后我们会在课间休息时闲聊,也是那时才得知他已经在筹备和朋友开清吧创业,为了资金来兼职当老师。

他问我:“你觉得 湖畔 这个名好听吗?”

我摸着琴弦顿了顿,很认真地回答:“很夏天。”他笑着说我用词有趣,我又问:“为什么要开清吧?”

这会轮到他顿了顿:“是啊,为什么呢?人总得干点喜欢的事吧。”说完他便弹起琴,也不知是不是即兴。当时只觉着空气变得郁闷起来,便自顾自地继续练习了。

后来,从大学放假回家的某天。想和朋友找家店落脚闲聊,在软件上看到“湖畔音乐吧”的字眼,脑海里便是那日的场景。

明明过了挺多年,却记得很清楚。有人能一直为喜欢的事坚持,这是很值得庆幸的吧。


除了翻出旧书,还有一本褐色的笔记。粗略翻翻有十几篇,原来是高二时候的散文练笔。那是每周的作业,周五交上周一发回,文末会有语文老师的几句随笔评价。
我写下了很多心情,读电影里的细节,品诗歌中的韵脚,念书籍里的词句,听卖唱者的故事;因一场雨而感慨,因一朵云而消散,因凌晨日出而心怀希望。
老师也极其负责,每篇都认真回复。陪我感悟,替我解惑,又或静静地写下句“真好”。而今看来,零零散散的记录,字迹里都是对事物稚嫩的思考。

翻到最后一篇散文,2017年4月29日。
整整有三页,密密麻麻都是黑色。用惯数码产品,突然看到这么多的手写字体,竟不禁身体往后一仰。
“就像原本你走着的这条路上有一盏盏路灯,突然某天醒来,所有灯都灭了,进也不行,退也不行,因为你什么也看不见。”
我读三年前自己写的这句话,已经许久没有感受这么偏激与消极的情绪了。当时得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吧,把心里最秘密的话语道出,也不再顾及后果。

现在我也算缓释成功,心境愈加从容。所以当摩挲着纸边再次阅读时,好笑里又只能感慨:这得隐忍了多久,才会去询问别人怎么度今后日子。
目光又停在老师写的话上,她写我的名字,之后纸上有很深的一点,应该是在思考怎么回复。几乎不曾被人用纸笔叫出姓名,光是看到便又觉得浪漫。
她写:“每个人都有过灰暗的日子,在阳光下吃吃香蕉,无顾虑得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慢慢走,千万别放弃,就慢慢走,会越走越好。”
她还写:“你一定会幸福的。”

孤单是人的主基调。

这是父亲告诉我的。彼时我们刚喝完酒,在夏日的晚风里一起微醺。我借着酒劲说了很多未曾说过的话,诸如上大学后的心态,与他人的相处,对感情的渴望,接触工作后的想法,和一些踌躇不定的选择。

父亲沉默地听着,偶尔看看黑漆漆的窗外,在我停下来组织语言的时候轻轻叹口气,摘下眼镜揉揉眼睛,又戴回。

后来我也开始沉默,想起他中学时期经常和我说:“女儿,你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往事走马观花般地浮现,这句过于鸡汤的话语也印证了不少事实。关于理想和未来,我确是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了许久。可之于情感,我却囿于从恋人身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忘了应该自己去实现。

所以父亲才会对我说:“人生就是孤单的。你要知道生活有很多组成部分,但确实都是孤单的。想通这一点,很多事都会变得不重要。”

之后又是无言。

但我们都知道有了改变,我道了晚安,起身回屋,走之前轻轻把房门关上,把不甘和犹豫落下,让它们跟着晕上酒精的风,吹散在城市里。

于是,一身也轻快了起来。

Theresa

标题源自@发呆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