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肠癌

 lghdage 2022-06-30 发布于广西
概述

结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直肠与结肠的交界处,因此经常与直肠癌被统称为结直肠癌。结肠癌会向多个内脏器官、组织侵犯,对患者身体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结肠癌致死几率较高,如果能够在早期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就诊科室
肿瘤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colon cancer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贫血、肠穿孔、骶骨疼痛
治疗周期
长期治疗
临床症状

腹痛、血便、消瘦

好发人群
有结肠癌家族史人群、中年酗酒人群、有盆腔放疗史人群
常用药物
氟尿嘧啶、贝伐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
常用检查
结肠镜、CT结肠成像、肿瘤标志物检查
疾病分类

大体分型

溃疡型

多见,占50%以上。肿瘤形成深达或贯穿肌层之溃疡,形状为圆形或卵圆形,中心凹陷,边缘凸起,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早期即可有溃疡,易出血,此型分化程度较低,转移较早。

隆起型

肿瘤的主体向肠腔内突出,肿块增大时表面可产生溃疡,向周围浸润少,预后较好。

浸润型

癌肿沿肠壁各层弥漫浸润,使局部肠壁增厚、肠腔狭窄,但表面常无明显溃疡或隆起。此型分化程度低,转移早而预后差。

组织学分类

腺癌

主要为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占75%~85%,其次为黏液腺癌,占10%~20%。

腺鳞癌

亦称腺棘细胞癌,肿瘤由腺癌细胞和鳞癌细胞构成,其分化多为中分化至低分化。腺鳞癌较少见,主要位于直肠下段和肛肠。

未分化癌

癌细胞弥漫呈片或呈团状,不形成腺管状结构,细胞排列无规律,癌细胞较小,形态较一致,预后差。

疾病分期

  •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 A0期:癌局限于黏膜 。

  • A1期:癌局限于黏膜下层。

  • A2期:癌侵及肠壁肌层未穿透浆膜。

  • Ⅱ期(Dukes B期):癌侵润至肠壁外 。

  • Ⅲ期(Dukes C期):伴有淋巴腺转移 。

  • C1期:近处淋巴转移(肠旁)。

  •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

  •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脏转移。

根据解剖部位分类:

  • 左半结肠癌多数为浸润型,常引起环状狭窄,故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慢性肠梗阻。

  • 右半结肠癌是指位于腹部偏右侧这一段结肠发生的结肠癌,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黏液和血,癌肿可以增大形成狭窄,继而出现腹胀、腹痛、不排气等肠梗阻的症状。

病因

结肠癌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可能是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结肠癌来自腺瘤癌变。

主要病因
  • 结肠癌病因虽未明确,但其相关的高危因素逐渐被认识,比如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等。结肠既往有病变,研究表明慢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概率高于正常人。其发病年龄越小,病程越长。此外,饮食上摄入过多脂肪蛋白质、缺乏膳食纤维、年龄、肥胖、人种、吸烟等均会增加结肠癌发病率。

  • 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者的家族成员,应视为结肠癌的高危人群。有些病如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 运动量少、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等也会导致结肠癌的发生。

诱发因素

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压抑也为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化学致癌物质

亚硝胺类致癌性较强,是引起结肠癌的化学致癌物质。在变质的蔬菜及食品中含量较高,能引起消化系统、肾脏等多种器官肿瘤。含有这类化学的食品有很多,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亚硝酸盐,包括鱼类、蛋类、火腿肠、咸菜、腐乳、蜡肉、榨菜。蔬菜、肉类以及豆类等。

寄生虫

患有血吸虫病也为结肠癌诱因。

流行病学
  • 结肠癌在不同国家,表现出的聚集性有很大区别,在我国41~65岁人群结肠癌发病率高。

  • 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结肠癌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结肠癌多于直肠癌的趋势。

  • 在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致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5位。

  • 结肠癌在城市的发生率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小城市,男性高于女性。

好发人群

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

结肠癌具有遗传特性,有部分结肠癌直接受遗传基因影响,有部分结肠癌具有家族倾向性。

中年酗酒的人群

酒精会对人体产生多种损伤,如果中年人长期酗酒、暴饮暴食,患有结肠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很多。

有盆腔放疗史的人群

放射性治疗会对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如果患者盆腔受到较大强度的放射,会提高一系列癌症的发作概率,其中就包括结肠癌。若患者盆腔内有其他肿瘤滋生,患有结肠癌的概率会再次增加。

症状

由于癌肿病理类型和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区别。一般右半结肠肠腔大,右侧结肠癌隆起型多见,易坏死、出血及感染,因此以腹痛、腹部肿块和全身症状为主;降结肠肠腔小,左侧结肠癌浸润型多见,易引起肠腔狭窄梗阻。因此,以梗阻症状、排便习惯与便性状改变等症状为主。

典型症状

结肠癌早期常无特殊症状,发展后主要有下列症状: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

腹痛

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出现肠梗阻时则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腹部肿块

多为瘤体本身,有时可能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如为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癌可有一定活动度,如癌肿穿透并发感染,肿块固定,且可有明显压痛。

肠梗阻症状

一般属结肠癌的中晚期症状,多表现为慢性低位不完全肠梗阻,主要表现是腹胀和便秘,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当发生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左侧结肠癌有时可以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为首发症状。

全身症状

由于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病人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病程晚期可出现肝大、黄疸、水肿、腹水、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病质等。

伴随症状

肿瘤局部浸润症状

当结肠癌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时,可表现为餐后腹泻、粪便中有尚未消化的食物等。

肿瘤转移症状

结肠癌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脏、肺、骨等部位,导致肝功能受损、头晕头痛等。如果癌细胞广泛播散在腹膜,可出现腹水症状。若种植转移灶压迫肠管导致肠梗阻,多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排气等症状。

其他症状

结肠癌发生腹腔转移,会诱发一系列症状,根据侵犯的组织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一定区别,常见肝区疼痛、骨骼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并发症
  • 贫血:结肠癌患者长期营养不良,且有大量微量元素、矿物质元素流失,会导致贫血产生。

  • 肠穿孔:癌组织侵透肠壁,会导致近端肠管穿孔。

  • 骶骨疼痛:腹腔肿瘤会对膀胱、阴道壁或周围神经侵犯,导致骶骨疼痛,这种症状大多在癌症晚期出现。

  • 肠梗阻:较常见,一般为完全性肠梗阻等。

  • 吻合口漏:属于较严重并发症。

  • 出血:情况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 其他并发症:还可出现输尿管损伤、腹内疝等。

就医

对于患有结肠疾病或频繁出现肠道症状,如腹泻、便秘、腹痛的患者,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在医生询问病情时,准确详细的告知症状、时间等信息,以便医生进一步了解可能出现的疾病,同时通过结肠镜、CT结肠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 患有炎症性肠病、结肠腺瘤的患者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如果患者出现较大体征波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频繁发生腹泻、便秘,或交替出现腹泻便秘症状、体重莫名降低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

  • 频繁出现血便、黏液便、强烈腹部疼痛的患者,应该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肿瘤科就诊。

  • 尚未确诊肿瘤的患者可以去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

  • 家族中是否有结肠癌患者?

  • 什么时候发现相应症状的?

  • 排便是否正常?

  • 是否有放射治疗史?

需要做的检查

结肠镜

结肠镜对一系列结肠癌的诊断都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种检查可以清晰的观察到结肠内部情况,还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初步判断浸润范围。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可以直接取样,然后通过病理分析确诊。

CT结肠成像

CT结肠成像主要用于了解肿瘤浸润及转移情况,有助于临床分期,可以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可辅助早期癌症的诊断,通过对癌胚抗原的测定,在推测预后、复发概率上有较为理想的应用。

PET-CT

当怀疑为转移的结肠癌,或术后怀疑出现癌症的复发或转移,可应用PET-CT来评估是否出现结肠癌转移的情况。

MRI检查

MRI检查包括平扫MRI和增强MRI,当怀疑结肠癌出现肝转移时,可行MRI检查进行判断。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通过该检查可观察肠内轮廓、形态以及黏膜情况,可发现早期黏膜浅表病变,并直观了解病变的位置及大小。

实验室检查

  • 大便隐血试验:为结肠癌的初筛手段。可提示早期结肠癌、消化道出血等。

  • 肿瘤标志物检查:癌胚抗原(CEA)及CA19-9,可用于术后判断预后和复发。

诊断标准
  •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被忽视。凡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应列为高危人群,如Ⅰ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对高危人群,推荐行结肠镜检查,镜下发现病灶取病理活检不难明确诊断。

  • 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见肠腔内肿块、管腔狭窄或龛影,对诊断结肠癌有很大的价值。超声和CT检查对了解腹部肿块和肿大淋巴结及肝内有无转移等均有帮助。

  • 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分别在约45%和30%的结肠癌病人中升高,对结肠癌的特异性诊断意义不大,可用于术后判断预后和复发。

  • 多种分子标志物应用于粪便DNA检查,以早期筛查结直肠癌正在逐渐推广。

鉴别诊断

结肠癌的鉴别诊断主要是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慢性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阿米巴肠病等,最可靠的鉴别是通过结肠镜取活组织检查。

治疗

结肠癌的治疗原则是通过一般治疗调理身体、控制癌症发展进程,在合适的时期介入手术治疗,然后根据个人情况完善后续放射性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消灭残余癌细胞。部分身体无法承受手术的患者,可以尝试靶向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

治疗周期
结肠癌需要长期治疗,但只有部分结肠癌患者可以痊愈,部分结肠癌患者只能延续生存期。
一般治疗

结肠癌患者的一般治疗多需要注意营养支持,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系统严重受损,进而导致不能正常饮食,会出现营养缺乏等症状。此时,应注意营养性物质的摄入,可进食相对容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如牛奶等。

手术治疗

结肠癌根治性手术

要求整块切除,肿瘤及其远、近两端10cm以上的肠管,并包括系膜和区域淋巴结。常用术式包括:

右半结肠切除术

适用于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的癌肿。切除范围包括右半横结肠以近及回肠末段和相应系膜、胃第6组淋巴结,回肠与横结肠端端或端侧吻合。

横结肠切除术

适用于横结肠癌,切除包括肝曲或脾曲的整个横结肠、大网膜及其相应系膜及胃第6组淋巴结,行升结肠和降结肠端端吻合。

左半结肠切除术

适用于结肠脾曲和降结肠癌,切除范围包括横结肠左半以远及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然后做结肠间或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术。

乙状结肠切除术

适用于乙状结肠癌。

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手术

  • 应当在进行胃肠减压、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适当的准备后,早期施行手术。

  • 右侧结肠癌做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回肠结肠吻合术。如癌肿不能切除,可行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

  • 左侧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时,可置入支架缓解梗阻,限期行根治性手术。若开腹手术见粪便较,多可行术中灌洗后予以吻合。若肠管扩张、水肿明显,可行近端造口、远端封闭,将封闭的断端固定在造口周围并做好记录,以便在回纳造口时容易寻找。如肿物不能切除,可在梗阻部位的近侧作横结肠造口。术后行辅助治疗,待肿瘤缩小降期后,再评估能否行二期根治性切除。

化学药物治疗

利用肿瘤细胞对化学药品的高敏感性,选择性杀灭肿瘤。给药途径有全身静脉给药、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等。结肠癌的化疗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用药,以全身静脉化疗为主。

辅助化疗

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显示,根治术后全身(辅助)化疗能提高Ⅲ期和部分Ⅱ期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目前辅助化疗主要有两个方案,持续3~6个月:

FOLFOX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于首日静脉滴注,随后氟尿嘧啶持续48小时滴注,每两周重复。

CAPEOX方案

奥沙利铂于首日静脉滴注,随后连续口服两周氟尿嘧啶的前体卡培他滨,每三周重复,疗效与FOLFOX方案类似。

新辅助化疗

如前所述,目前直肠癌标准的新辅助方案是氟尿嘧啶单药增敏的放疗。最近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也可使肿瘤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尽管远期生存数据有限。对目前尚无条件行放射治疗的地区,可审慎使用,方案为FOLFOX或CAPEOX。

姑息化疗

对于晚期无法行根治的直肠癌,姑息化疗可控制肿瘤进展和延长生存时间。

局部化疗

尽管没有高级别证据支持,腹腔化疗药物植入、腹腔热灌注化疗和经肝动脉化疗等局部化疗已在临床开展,有待临床研究明确其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地位。

其他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式,常用药物为帕博利珠单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激发人体免疫能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贝伐珠单抗

靶向药物治疗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式,常用药物为贝伐珠单抗。这种药物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定向结合癌细胞,在减轻身体损伤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预后

不同位置、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癌,预后有很大区别。但是从整体上看,结肠癌越早介入治疗,生存几率较高。若病情发展至晚期再介入治疗,能够长期存活的可能性很低,只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能否治愈

早期结肠癌能治愈,中期结肠癌有治愈的希望,通常晚期结肠癌不能治愈。

能活多久

早期结肠癌患者治愈期率较高,9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长期生活,对寿命影响较小;中期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60%;晚期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几乎为0。

复诊

即便是早期结肠癌,治愈后也有复发的可能,因此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建议根治性治疗后两年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四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五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饮食

结肠癌患者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由于患者消化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给予充分的营养补充。患者在进食时,要尽量补充优质的食物,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饮食调理
  • 结肠癌患者宜补充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减轻肠道压力,避免诱发排便异常症状。

  • 结肠癌患者宜补充食物残渣较少的食物,可以减少排便次数。

  • 结肠癌患者要严格禁酒,否则会影响病情恢复。

  • 若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渣饮食,术后12小时内禁食3~4天,给予静脉营养支持,逐渐过渡到流食、正常饮食。

护理

处于不同阶段的结肠癌患者,护理方式有很大区别。在手术之前患者的日常护理应当以调节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为主。在手术后,患者的日常护理应当以弥补身体损伤,消灭残余癌细胞为主。

日常护理
  • 结肠癌的伤口在手术过程中易被感染,术后应注意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切口感染。

  • 术后1~3个月内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避免坐太久。

  • 术后坚持化疗,定期门诊复查,如有腹痛、血便等,应及时治疗。

  •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

  • 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提倡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病情监测

术后要加强对吻合口瘘的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有无腹痛、腹膜炎、腹腔脓肿等症状出现。

心理护理

结肠癌患者多年龄较大、体质弱,除了会有忧虑外,还有悲观、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缓解不良情绪。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 结肠癌患者在接受一系列治疗后,4周内注意保暖。此时腹腔环境受到严重的损伤,因此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症状的可能性较大。

  • 出现此类症状并不意味癌症复发,患者不要有心理压力,也不要恐慌,积极复查即可。

  • 尽量避免外出,定期查肝功能、规律生活。

预防

结肠癌的预防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生活习惯、日常饮食、健康作息、科学锻炼、定向筛查、常规体检都很重要。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素质的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做出定向预防。

早期筛查

每年进行粪便隐血实验,或每3年行多靶点粪便DNA检查,或每5年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每10年做全直肠镜检查。

预防措施
  • 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辛辣食物的摄入,是预防结肠癌的有效方式。

  • 患有肠道系统疾病的患者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结肠癌的发病概率。

  • 多吃低脂且含有膳食纤维,如蔬菜、大豆等食物,补充钙剂及维生素,可抑制腺瘤上皮增生。

  •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放松心情,保持心情愉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