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不起的女子丨武则天:女人的权力之路,要打败多少男人?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2-07-01 发布于黑龙江

小时候,家里刚能收到卫视台的时候,我印象最深刻的电视剧就是《一代女皇》,在这部剧当中,我认识了潘迎紫扮演的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惟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争议不断,死后只留下了一块无字碑,任人评说。

武则天是位好皇帝吗?当然是。她执政的半个世纪,向前继承了“贞观遗风”,向后开启了“开元之治”。其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户口数更是从380万户增长到615万户。可以说,这是一个百姓相对安居乐业的时代。

就连不喜欢武则天的司马光,也在《资治通鉴》中评价:“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但是,武则天是个好女人吗?这个问题,也许你更感兴趣。

武则天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叫武媚娘,但在她去世后,继任的唐中宗给自己的母亲定了一个尊号——则天大圣皇后。这里,我们就统一称她为“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yuē)是唐朝开国功臣之一。武士彟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把14岁的武则天召进宫来,封为才人。但那时候,唐太宗已有宠妾,对武则天没有兴趣。《旧唐书·吉顼(xū)传》中记载了武则天的一段自叙:

(武则天,14岁,唐太宗的才人)

太宗有名马狮子骢,又壮又敏捷,没有人能驾驭它。我是宫女侍侧,就对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需三样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檛(zhuā),三是匕首。铁鞭打它不服,则用檛敲它的脑袋,还不服,就用匕首刺它的喉咙。”太宗当时听了,都夸我厉害呢!

或许当时的武则天理解错了。唐太宗是一个精明强势的帝王,他不需要、也不喜欢一个强势的女人。直到唐太宗去世,武则天25岁了,她依然只是一个才人,可能都未曾侍寝过,武则天不甘心。她没有娘家可依靠,不能就这样老死宫中。巧的是,常给父皇请安的太子李治看中了她。于是,两人暗渡陈仓。可惜,唐太宗的去世打断了这一切。因为没有子嗣,武则天也只能被送进感业寺当尼姑。

  

有说法称,李治与武则天约定,三年后接她出寺,然后娶她,但这种揣测不太现实。不要说是年轻皇帝和后妈的恋情了,普通人也不可能保证,三年不联系还依然爱着前任,更何况,李治身边还有源源不断的美女呢?所以,武则天基本上回宫无望。

在绝望中,仍不放弃希望的武则天,写下《如意娘》一诗,留恋在宫中的那段恋情:“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感业寺的日子并不好过,她只能咬牙忍下来。

李治登基后,立太原王氏为皇后,兰陵望族萧氏为淑妃。萧淑妃有一子二女,宠冠后宫,为人又比较善妒,这对于没有孩子的王皇后来说,压力很大。

公元650年五月,唐高宗李治在太宗忌日入感业寺进香时,与武则天重逢,两人相认并互诉衷肠。王皇后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便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氏纳入宫中。她想和武则天结盟,共同对付萧淑妃。

一年后,已有身孕的武则天再度进宫,不久后生下长子李弘。次年,她被拜为二品昭仪。当时,唐高宗的注意力几乎全在武则天身上,萧淑妃备受打击,越发嫉妒。正如王皇后所愿,萧淑妃失宠了,但收获胜利果实的并不是王皇后。

要知道,这场斗争从来都不是后宫的小恩小怨。太原王氏是高门大族,王皇后背后有整个关陇贵族集团为她撑腰,但这些恰恰成为唐高宗讨厌她的原因:因为唐高宗一直受制于这些贵族官僚,他早就想摆脱他们了。

  不过,关陇贵族可不会轻易让王皇后的势力被削弱。在王皇后的舅父、时任宰相柳奭(shì)的推动下,唐高宗同意王皇后收养庶长子李忠为养子。之后,拗不过强大关陇贵族力量的唐高宗,无奈立9岁的李忠为太子。这样一来,唐高宗也越发反感王皇后了。

又过了三年,武则天指控王皇后,称其行厌胜之术——也就是巫术。唐高宗大怒,有意废后,同时立武则天为后。事态发展至此,已经不是女人之间的斗气,而是君权和贵族门阀势力的对决。朝廷大臣分成了两大派:反武派与拥武派。

公元655年九月的一天,唐高宗传旨,召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李勣四位大臣,入内殿商议要事。

褚遂良义愤填膺,最先开口道:

(褚遂良,吏部尚书,约50岁)

诸位同僚,今天皇上召见,一定是讨论废立皇后的问题。皇上一心要立武昭仪,谁再反对,恐有性命危险。但此事事关国本,我们应为江山社稷考虑,不能同意。诸位要么是国舅,要么是大功臣,今天不能让皇上担上杀国舅、杀功臣之名,而我褚遂良却没有这些顾忌,所以应当由我来冒这个险,犯颜直谏!

  

几人意见不合,但说话间已来到大殿,不得不直面高宗。他们不知道的是,武则天当时正躲在帘后旁听。

(唐高宗,27岁)

现在王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儿子,我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你们怎么看?

(褚遂良)

王皇后乃名家之女,先帝为陛下娶的贤妻。先帝临近驾崩时,执着陛下之手对臣曰:'朕把好儿子好儿媳,都托付给诸卿。’陛下也都听到了,言犹在耳。而且,王皇后没有过错,岂可轻废!臣,不敢曲从陛下,违背先帝的旨意。

(唐高宗)

皇后虽无其他过失,但无法生育,迟迟没有子嗣。

(褚遂良)

陛下!陛下真想换皇后也不是不可以,跪请挑选天下豪门大族,何必一定要是武氏!武氏出身低微,不可!何况,武氏侍奉过先皇,是太宗皇帝的才人,天下谁不知道;陛下立她为后,千秋万代之后,又如何跟天下人交待?

  

褚遂良越说越激动,将上朝时手执的笏(hù)板放在台阶上,同时摘下官帽,叩头直至流血。

(褚遂良)

先皇让我保护他的儿子儿媳妇,我保护不了了!我这官也不做了!我把笏板还给陛下,告老还乡!我不干了!

这时,一直在背后听政的武则天揭开了门帘。

  

(武则天,31岁,昭仪,怒气冲冲)

“怎么不杀了这个老南蛮!”

长孙无忌见状,连忙开口道:

(长孙无忌,丞相,约50岁)

陛下,褚遂良不能杀,他是功臣,不能杀。

(唐高宗)

褚遂良一再咆哮朝臣、威胁朕,动辄还要血溅五步,该不该杀?明日再议!

没有达到目的的武则天和唐高宗,并没有罢休。这时,曾跟随着唐高祖打江山的功臣李勣,主动求见。

唐高宗发愁地说:“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很固执,坚持不让。他是我父王给我指定的顾命大臣,这件事是不是再也没有办法了?”

李勣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这句话给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灵感。之后,大臣许敬宗也说:“陛下何必多虑!田舍翁多收十斛麦,还打算换老婆呢,何况天子想立皇后,怎么每个人都能发表议论,总有异议呢!“

没过几天,唐高宗毅然下诏,废王皇后为庶人,后又下诏,立时年31岁的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后宫女性,原因就在于,她不是争夺皇帝的宠爱,而是争夺朝权。从当皇后这件事情开始,她就一直在跟朝中大臣过招。  

当上皇后的武则天,一边给唐高宗生儿育女,一边参与朝政。她给唐高宗出谋划策,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等关陇贵族集团的骨干人物。许敬宗等人还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了一桩朋党案,唐高宗顺势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官职封邑。长孙无忌被迫自杀,他的子嗣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放或被杀。紧接着,武则天大力扶持寒门子弟,偏重科举,选拔人才,打破了贵族阶级的垄断。到这里,自魏晋以来就掌控朝堂的庞大利益集团,彻底倒台了。

武则天的见识不止于此,她还建言:劝农桑、薄赋徭、止兵戈、广言路、杜谗口、善用人才、笼络百官,并提高妇女地位。这些都是切实有用的。

在武则天和唐高宗联合执政时,大唐进入蓬勃发展期,国力渐盛,人口激增,万民乐业。这才是武则天之名号,于后世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不过,武则天也背负了很多争论,其中就包括了“杀子”恶名。

她一共给唐高宗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李弘曾被立为太子,自幼孝顺仁德,体恤民情,却在23岁时猝死。《资治通鉴》里写着:“当时的人,都认为是天后用毒酒杀死了太子。”《新唐书·高宗本纪》中也说:“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己亥,天后杀皇太子”。而长女安定公主则死于襁褓之中,无人知道真相。《新唐书》记载,可能是武则天亲手掐死的。不过,《新唐书》作者之一的欧阳修,对武则天深恶痛绝,说的未必是真相,但是,武则天确实在舆论当中背上了“杀子”恶名。

长子李弘去世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李贤成为太子。但李贤意图造反,在公元680年被废为庶人,其后流放巴州。唐高宗又立武则天第三子李显为太子。

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去世,太子李显登基,为唐中宗。唐中宗虽然已经28岁,却无人君之相。当时,他想立岳父韦玄贞为宰相,但原宰相裴炎并不支持。唐中宗大怒,竟说:“给他一个宰相职位算得什么!我就是把皇帝宝座给了他,又有何不可?”

  

太后武则天闻之大怒,诏令:中宗昏庸无德,不能为一国之主,立即废李显为庐陵王,又立她的四子李旦为帝。可见,武则天虽然是个强大的母亲,但子嗣问题却一直让她伤神。

(武则天,60岁,皇太后,李旦登基时)

贤儿怨恨我,觉得是我杀了他的哥哥弘儿,甚至,还怀疑我杀了他那还是小婴儿的姐姐,他不信任我。在幽禁时,他写诗给我: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每每想到你的诗,我都如堕寒冬。贤儿,你是我最骄傲的孩子。弘儿过于仁厚拘谨,显儿是蠢货,旦儿唯唯诺诺木木讷讷。只有你,聪明透彻,既仁爱,又睿智决断。但你恨我,从一开始就恨我,恨我是你的母亲,不肯与我相见……

如今,弘儿已死,贤儿已死,显儿已废;只有旦儿在我身边了。我是孤家寡人,难道我真的只能“抱蔓归”了吗?

我为你们谋得了天下,但是,为何我的孩子们,都这么不争气?为什么不肯帮我守住江山,难道你们只爱李唐王朝,不爱我这个母亲吗?

在唐高宗去世后,掌握实权的武则天经历了多次叛乱。内有宰相裴炎想发动政变,逼她交出政权,外有徐敬业在扬州举兵反武。结果,武则天早已掌握了他们的消息,一方面把裴炎逮捕下狱,并公开绞死于洛阳,然后又发兵缴灭了徐敬业的势力。最后,武则天赢得不费吹灰之力。

有意思的是,徐敬业有位手下叫骆宾王,就是五岁写出“鹅,鹅,鹅”的那位天才。他写了一篇很有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洎(jì)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这篇檄文把武则天骂得很难听,但武则天看过后,却笑着对大臣说:“骆宾王这样的人才没能够被任用,是宰相的过错啊。”她可以这么胸怀宽大,正是因为她稳操胜券。

  

公元690年,唐睿宗李旦禅位给母亲,66岁的武则天登基,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皇帝。苦心经营多年,她早已牢牢把握住了权力和舆论,扫清了所有障碍。但在选定继承人这件事情上,武则天再次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到底是选姓武的侄儿,还是选姓李的儿子呢?

这就是女性成为权力中心所独有的苦恼。尽管她登顶了男性权力体系,但终究还是要把权力让度给其他男性。

宰相狄仁杰等多位大臣劝解武则天说:“您的侄儿当了皇帝,一定会供奉他的父母亲,而不会供奉身为姑姑的您。只有您的儿子,才会供奉您。”

光阴荏苒,武则天81岁了,她的精力已无法很好地控制朝堂。时任宰相张柬之等人趁机发动了“神龙政变”,再次迎立李显为帝。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完成了她了不起的使命。

作为女子,武则天是妻子,是母亲,也是她自己。她爱权力,也得到了权力,远远超过了当时社会对一位女性的全部期待。可在情感身份上的欠缺,则成了遗憾。只不过,比起她的人生高度来说,这已经不算什么了。

作为一位皇帝,武则天对历史发展作出了更大的贡献: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世族,促进了经济发展,稳定了边疆安稳;在两代盛世之间承上启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可算一位明君。更重要的是,武则天就像是古代女性地位的一道光,令世人意识到:女性可以有野心、有抱负、有治国才能。哪怕稍纵即逝,她的光芒,也如日月当空,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