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中的中医—“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小毛头书屋 2022-07-01 发布于陕西


俗语中的中医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最近有很多同学咨询关于孩子发烧反复不退的问题。其实,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湿温病。我们的师爷裴永清先生用三仁汤治疗此类发烧反复不退,可谓手到病除。

中医有句老话“汗出不解,非风即湿”。单纯的外感表证导致的发热的问题,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退热,就像《黄帝内经》所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但如果发汗后,发烧的症状缠绵不愈,就不能再用汗法,而要考虑祛湿的问题,湿邪去了,烧自然就退了,就像徐老师讲的“湿去则热孤”。

而有很多同学却认为这种发烧反复不退,是发汗力度不够,表症还没解,又给推荐各种发汗的方法,很多医家也会对这种“汗出不解”有这样的误区。家长们面对此种情况也会反复给孩子吃西医的发汗药。这种过度的发汗只会让阳气、津液过度的损伤,所谓“汗出亡阳,汗出伤津”,不但不能退烧,严重者会有烧抽风的风险。《黄帝内经》说“阳伤于湿,则头如裹湿,热不能除,甚至大筋若抽缩之急,其肌肉松软无著于力”。

图片

湿邪,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是外感六淫之一。所谓“长夏生湿”,是说长夏之时,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所以长夏之时易感湿邪。同时从地域来讲,南方多湿,所以南方很多的疾病在治疗时要多考虑湿邪的问题,就像《黄帝内经》所说“南地多湿多热,此其地侯之所临矣,是以上工之病,先知其方也”。而内湿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阳气、尤其是脾胃阳气的衰弱所致,《黄帝内经》所言“湿者,阳和之治制疲乏也”,“土不纳水,则水气四播,肌理壅塞则发肥,病湿成矣”。

而现在内湿形成的原因,跟很多的不良饮食习惯有着重要的关系。比如,水果牛奶的大量的摄入,各种饮料,尤其是冰冻饮料,凉啤酒的长期饮用,损伤脾阳,导致湿邪内生。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被湿邪所困,有人甚至说“十人九湿”。所以想要远离湿邪,一定尽量避免容易生湿的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厚朴主张的四大不能吃,水果,牛奶以及各种饮料的摄入。

湿为重浊之邪,属阴,易阻碍人体的气机。《黄帝内经》说“夫湿之害人,其来缓,其祸久。其内动于脾,其伤者肉。其盛于肾,伤乎骨,故湿者,百郁之根也”,同时湿邪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尤其易损伤脾阳,“脾性喜燥恶湿”,“臓有所恶,脾之恶湿,湿则肉痿肿”,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我们临床很多疾病都和湿邪有重要的关系,我们在临床诊断中总会遇到头身困重,舌苔厚腻,大便粘马桶,还有人一摸肚子、一摸胳膊都是潮的,各种症状体征,这都是感受湿邪的基本表现。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单纯表证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解,汗而发之即愈。而湿邪的特性重浊粘腻,却很难去除,就像老一辈中医说的“湿邪如油入面”。

那我们应该如何祛湿?《黄帝内经》中对治疗湿邪有明确的论述“湿淫于内,以苦燥之,以淡泻之”,后世医家也总结也总结了几条祛湿之法,“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风能胜湿”。药品选择上,苍术,藿香,茯苓等都是很好的祛湿良药,平胃散也是著名的祛湿名方。此次新冠疫情多有湿邪,所以徐老师推荐的抗疫方中也都是用这些芳香类的,淡渗类的药物为主,五指毛桃,土茯苓,薏苡仁,藿香等。

岭南地区,土地卑湿,自古以来就流传了很多祛湿的饮食方法。各种靓汤,各种凉茶,祛湿的药物也都必不可少,例如广东人钟爱的赤小豆,陈皮,土茯苓,白扁豆,薏苡仁,五指毛桃等。

图片

总之,之后一段时间,南北方都会以湿热天气为主,遇到发烧,尤其是出汗解表之后,不能退烧或发烧反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湿邪为患的问题。在有表症、有湿症、有热症、有痰饮的情况下,一定要抓主要矛盾,弄清楚谁是主症,谁是兼症;如果湿是主症,三仁汤退烧的效果,可谓效若桴鼓。

图片

图片

作者/唐文学

执业中医师,高级按摩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
厚朴临床班五期毕业生,厚朴中医横琴诊所所长;
师从中医大家徐文兵老师,擅长针药,点穴治疗。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