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出版 | “清水江文书”这样走近读者

 星河岁月 2022-07-0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清水江文书”是对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中下游地区锦屏、剑河、三穗、天柱、黎平等县发现的民间历史文献的总称。15世纪初,文献中开始出现锦屏县经营林业的记载,以锦屏为中心的清水江流域苗、侗、汉族人民已习惯山田互补、林粮间作的生产模式。锦屏在乾嘉至道光年间成为当时贵州乃至全国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生活在这片险远土地上人们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他们订立契约来规范市场运作解决在林田经营中的山场林木买卖、租佃、典当、山林纠纷等问题。

图片

 杨蕙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陆续发现整理 

60年间成绩斐然 

1964年,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现贵州省民族研究院)罗义贵、周绍武、万斗云、杨有赓组成的调研组对锦屏县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杨有赓获得了锦屏县文斗村村民家藏的300余份契约文书。以锦屏为中心的清水江流域文书开始正式走入研究者视野。

清水江文书的书写和保存从明代后期起延续数百年而未有断绝,因最早被发现于锦屏县,因此,或以“锦屏文书”代指清水江流域出现和收藏至今的民间历史文献。但就近60年对清水江流域文书的收集,及研究领域的拓展与细化来看,锦屏文书应成为清水江流域文书的代表和范例,这批类型多样、体量巨大的民间文献,应统称为“清水江文书”。

与徽州文书离开本土之后被发现不同,锦屏文书最早发现于其产生环境,即世代居于此地的村民家中,且归户性极强。因此,锦屏文书的收集和整理以深入文书产生、留存的现场为主。

2001年锦屏县档案馆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组织了大规模、系统的锦屏文书抢救性保护工作,主要从民间收集文书,逐一修复并归档。此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三穗、黎平、剑河、岑巩、台江等县档案馆也陆续开展文书收集工作。到2011年,清水江流域锦屏、黎平、三穗、天柱、剑河等县收集到民间文书共10万余件,其中以锦屏县数量最多。据估计,在锦屏等黔东南州境内民间保存的历史文献约有30万—50万份,其中,锦屏县档案馆存藏最多。

除从民间收集、整理、归档外,锦屏、黎平、天柱、三穗、剑河5家县级档案馆还完成了近6万份存藏民间文书的数字化处理。另外,凯里学院图书馆自建资源“清水江文书数据库”也在筹备建设中。

清水江文书的进一步收集和整理,已经朝有计划收集、数字化管理的模式积极推进。但由于地理位置险远,加上村民对历代相传的珍贵文书视若珍宝,大多不愿轻易示人,不接受无偿捐赠形式等诸多因素,清水江文书的收集面临着诸多困难。散存民间且分布分散的清水江民间历史文献,难以在短时间内顺利征集,收集和整理的困难因素一定程度制约了清水江文书的资源整合进度,尽管如此,清水江文书的整理、研究和出版在近60年间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

 影印整理出版 

成果丰硕,多点开花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张应强教授与锦屏县档案馆馆长王宗勋主编的《清水江文书》第13辑(200720092011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3册共收录了包括在锦屏县河口乡文斗村、平鳌村等地收集到的14000余份民间历史文献。另外,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锦屏县档案馆、锦屏文书研究中心合作,张应强与王宗勋主编的《锦屏文书》全10辑共计100余册也在陆续出版中。

《贵州清水江文书》(2015年版,贵州人民出版社)收录了贵州省档案馆、黔东南州档案馆、天柱县档案馆、三穗县档案馆、黎平县档案馆等单位存藏的部分文书。至2020年已出版至第6辑《黎平卷·第四辑》《剑河卷·第二辑》,总计1155册,包括《三穗卷》《黎平卷》《剑河卷》《天柱卷》《岑巩卷》。凯里学院与黎平县档案馆合作的《贵州清水江文书·黎平文书》(20182020年版,贵州民族出版社)总计360册,收录了黎平县档案馆馆藏清水江文书25000余份。

图片

影印出版旨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文献的形态和内容,在归户性整理归档的基础上,提供年代等信息,并按时间排列,为学术研究提供真实可信的基础史料。清水江文书的影印出版成果目前虽品种不多,但体量较大,且有大量未出版的部分将接续出版,不断扩充。主要以地方县档案馆存藏为基础,联合贵州省地方出版社及西南其他地方出版社,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采取多方合作、专业学者领衔的出版模式。皆以清水江文书极强的归户性为编排逻辑,著录事主、事由、年代等信息为学术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截至目前,从总量上看,清水江流域锦屏、黎平、三穗、天柱、剑河等县档案馆经过数十年努力收集整理的契约文书等历史资料,已经基本陆续出版或在计划出版中。之后,清水江流域契约文书等历史文献的影印出版将会在新收集的资料上开启全新的篇章。

目前,清水江文书的录文校注式整理以影印件与录文对照形式为主,其中,《清水江文书集成考释》体量最大。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自2003年以来,与清水江流域各地政府档案部门合作,计划分期分批编纂大型文献专书《清水江文书集成考释》,并建设“清水江文书全文资料库及研究文献检索数据库”以便学者检索使用。2010年,张新民主持的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清水江文书考释集成”立项,项目预计出版200余册《清水江文书集成考释》。目前,第一批出版成果为张新民主编、凤凰集团和宏德基金资助的226400余件《天柱文书》(2014年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图片

陈金全等主编的《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2008年版,人民出版社),旨在通过对法律文书的解读,厘清清代苗族群众的经济活动、家族形态、村社政治状态及其变迁。另有陈金全、郭亮主编《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易遵发、姜启成等家藏诉讼文书》(2015年版,人民出版社)。王宗勋著《加池四合院文书考释》(2015年版,贵州民族出版社),为《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丛书》之一,计收录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加池村四合院姜绍烈家族所藏文书1200余份。安尊华编著的《清水江流域土地契约文书研究》(2019年版,科学出版社)释读了文书的格式、经营模式、买价等。

龙泽江、陈洪波、曹贤平主编《清水江流域珍稀文献汇编·小江文书》包括《小江文书·柳寨卷》《小江文书·高坪卷》《小江文书·石引卷》《小江文书·盘乐卷》,目前《高坪卷》(田赋清查册、土地契约、鱼鳞册)、《盘乐卷》(2019年、2018年版,贵州大学出版社)已出版。

图片

总体来说,目前清水江文书的录文校注式整理形式上主要以影印、校注对照为主,此方式不仅提供释读,也提供原件的影印件,可供读者参看形制、行款等信息。内容上,除为学术研究提供参考资料的校注汇编外,更多的是以校注典型文书群进行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史等各领域的整体性研究,这些成果不仅是清水江文书的整理出版开始深入化的典型,更为后续清水江流域社会史各领域问题的细化研究提供基础和思路。

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60年间,清水江文书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已经逐渐体现出多点开花、各有特色的局面,随着出版成果数量扩充和质量的提升,清水江流域文书总体性、地域性整体性研究将更有据可循,比较研究的新成果将揭示清水江流域乃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缘性特征,各领域研究将不断细化产生新的成果。

 存在问题与展望 

为民间文书研究提供新方向 

归户性是清水江文书存藏的最主要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文献群的明显特征,更是整理出版应遵循的逻辑,但归户性的特点给民间文书的收集带来极大的困难与挑战。虽然清水江民间文书整理出版目前呈现出了计划性、数字化、合作化的特点,但由于民间历史文献的特殊性,这些工作难免尚存不足。目前清水江文书整理出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数量上,相比30万份—50万份的预计总遗存量,已整理出版的仍只是一小部分,不断挖掘、征集、扩充是目前需要继续加大力度的重点;整理方式上,尤其对于大体量的资料汇编,读者可能难以快速利用,清水江文书的整理出版也应在现在基础上寻找细化的方式来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影印成果已经积累到一定数量,点校整理方面还需要更多学者的参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清水江流域生活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习惯体现在清水江文书中;相较于规范化的整理,原文照录的方式最能保存这些习惯,因此清水江文书的校注对民族语言文字有较特殊要求;数字化整合速度与纸质出版进度不匹配,需加强文书数字化整理,并突出清水存藏的特点和价值。

“一卖一了,父卖子休。如花落地,永不归枝。水流东海,永不回头。”时至今日,这些“永不归枝”的契约文书仍在向世人展现着百年前清水江流域人民生活的生动图景,期待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出版能为梳理西南地区社会发展与族群互动脉络提供依据,推动新问题的提出,为民间文化传承的解读提供新的方向,也为推进民间文书及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开启区域研究的新未来。图片


图片

图文来源 | 网 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