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畴的隐曲

 萧然书香 2022-07-02 发布于浙江

 田畴的隐曲     文丨眉山一绝



       

田畴最大的世功,是帮助曹操平定了乌丸。《三国志·魏书·田畴传》记此事云: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军不得进。太祖患之,以问畴。畴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之首可不战而禽也。”太祖曰:“善。”……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但田畴“自以始为居难,率众循逃,志义不立,反以为利,非本意也,固让。”

史载田畴拒绝曹操的封侯之赏,多至四次。无奈之下,曹操又遣夏侯惇前去规劝。田畴答曰:“畴,负义逃窜之人耳,蒙恩全活,为幸多矣;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椂哉!纵国私畴,畴独不亏于心乎?”言未卒,涕泣横流。曹操喟然,知其不可屈服,乃拜田畴为议郎。田畴的内心,由此可知,其实是非常矛盾和痛苦的。细究他一生的行状,不难发现他还有晦隐,值得后人去烛微发覆。

田畴的痛苦之一,是他自惭未能替故主刘虞复仇。刘虞死于与公孙瓒的内讧。曾经,田畴与宗族亲附,扫地而盟:“君仇不报,无不可以立于世!”痛苦之二,是他愧对袁氏的恩遇。田畴献策助曹操平乌丸,却间接导致了袁尚兄弟的败死。遂被人视为“卖主求荣”。后世史家如裴松之云:“田畴不应袁绍父子之命,以期非正也。顾尽规魏祖,建卢龙之策,致使袁尚奔进,授首辽东,皆畴之由也。既已明其为贼,胡为复吊祭其首乎?若以尝被辟命,义在其中,则不应为人设谋,使其至此也。畴此举止,良为进退无当,与王修哭袁谭,貌同而心异也。”

而田畴内心,其实忠君爱国的观念很浓厚。早年他取道塞外,冒死至长安,代刘虞向汉献帝展效臣节;他五次辞却袁氏征辟,终身不肯做曹操属掾,只担任汉官;他又不避锋刃,吊祭刘虞和袁尚。这系列的行事,印证了他的亮节高风,为他赢得了后世的钦仰。如晋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二》句云:“闻有田子泰,节义为世雄。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生有高世名,即没传无穷。”而田畴本是有机会替刘虞复仇的。《三国志·公孙瓒传》载刘虞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率州兵欲报瓒,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共推柔为乌丸司马。柔招诱乌丸、鲜卑,得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大破之,斩丹。袁绍又遣麴义及虞子和,将兵与辅合击瓒。”但田畴却缺席了这次反公孙的大联盟。至于原因,相关史书记录阙如。但近代史家卢弼作过推断云:“此时正田畴践盟复仇之时,何以(畴)寂无所闻,无亦以招致乌丸、鲜卑为不然邪?……”。(《三国志集解卷十一》)

卢弼的话,不无道理。田畴奔曹,并非认定曹操英武,可以实现他的终生抱负。《三国志·田畴传》云:遂随使者到军;署司曹掾,引见咨议。明日出令曰:“田子泰,非吾所宜吏者。即举茂才,拜为蓨令。”从此事推测田畴的志向,盖欲借曹操之力,为家国和黎民谋生存而已。这一初衷,在《三国志·邢颙传》也有相关记录:颙谓畴曰: “黄巾起来二十余年,海内鼎沸,百姓流离。今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以身先。”遂装还乡里。田畴曰:“邢颙,民之先觉也”。乃见太祖,求为向导,以克柳城……。又《三国志·田畴传》在田畴下徐无山归顺曹操前,说明了他的动机——“常忿乌丸昔多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伐之意,而力未能。”田畴起兵,始因是避难。他“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宽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他“为约束相杀伤、犯盗、争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办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中,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经他治理的徐无山,俨然世外桃源。田畴的出山,帮助曹操平定了乌丸,成就了两汉历史上的一件大功勋。南宋的叶适评介“破乌丸事”云:“以汉高灭秦项之威风,而匈奴项领令围平城;光武百战百克,遂定海内,而卢芳连胡扰边,終其身不能屈;乌丸蹋顿之暴,不减前世,曹操亲伐,一战斩之,徙其部落,遂为名骑,所向有功,何其壮也!” (《习学记言序目卷第二十七》)

又儒圣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田畴“以民为最贵”的信条,正是曹操帝王心术最忌讳的。所以他的隐曲,不能与人明言,也难为后人理解。这一层内涵,只有宋元间的陈普,用了一首诗和几句注释道破了。诗云:徐无宛似历山中,义气从间窄不容。不为犬羊残士类,肯教曹操识卢龙。诗后注云:“田畴愤刘虞雠,而不能讨公孙瓒者,力不敌,不忍残民也。就曹而教之卢龙之径者,为本郡冠盖复雠也。固不受曹之封者,知其不臣也。可谓仁人义士矣。”

汉末世乱,群雄蜂起。忠义之士能与田畴相媲美的,另有一位臧洪。叶适赞臧洪曰:“关东起兵以汉为辞者,无问大小,终于臣仆篡盗,丧失名节以苟其主,惟洪可以免焉”。但臧洪杀妾以犒将士,激励城中男女数千口与其殉难,这行事的酷烈和好名的动机,未免有点不近人情了。


---------------------------------


萧山网络文学第一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