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昏、头晕、眩晕,别再弄混了,当心脑梗找上门!常喝一杯代茶饮,提神醒脑少病痛

 自由翱翔-zyax 2022-07-02 发布于江苏

说到“晕”,应该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历的现象——蹲久了站起来会晕看电视看久了会晕坐车坐久了会晕早上起床太猛会晕甚至有时候吃饱了也会感觉到晕乎乎的……

很多人都不把“晕”当成一回事,以为只是自己太累了、贫血了,休息一下,补充点营养就好。

但可可要提醒大家,有一些“晕”可能提示脑血管、颈椎、耳鼻喉等部位出现了问题,如果将它混淆了、忽视了,很可能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不断恶化!

图片

1

不同的“晕”到底有什么区别

的种类其实有好几种,比如头昏、头晕、眩晕……虽然它们听起来很相似,但实际上还是有差别的:

◎头昏:头昏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由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功能降低所致,与自身的运动无关。主要表现为持续地头脑昏昏沉沉,意识不是很清醒“迷糊”的一种感觉,但不包括思维迟钝、混乱等障碍。

◎头晕:有失衡感、方向不稳定感,头重脚轻、间歇性地出现自身摇晃不稳的一种感觉,可能与神经系统等有关,但无视物旋转。

◎眩晕:是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主要表现为视物旋转即患者明明静止不动,却感觉“天旋地转”),发作时常常会出现站立不稳、不敢睁眼,可伴恶心、呕吐、心慌、出汗、血压波动等不适。

图片

大家在出现“晕”的感觉时,要注意区分辨别其种类,并根据一些伴随症状来判断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尤其要重视以下5种情况:

2

脑梗:头昏、脑力下降

头昏是脑梗最重要的先兆症状之一,主要表现是头脑昏沉、头发胀、健忘、脑力下降,这很可能提示脑供血不足

除此之外,轻者可能伴有失眠、头疼、心慌;重者会突然地一侧肢体麻木、头昏加重、眼睛看不清,此时需及时就医。

中医认为头昏是因为元气不足,不能引血上行,导致脑络空虚,风痰瘀血各种邪气乘虚而入,继而引发疾病;更深层的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图片

针对这种情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吴圣贤主任医师在节目中分享了一个“提神醒脑茶很适合在家调理头昏症状帮助预防脑梗,但该就医时得及时就医。

提神醒脑茶

【配方】取人参3g、生麻黄3g、白芷3g、川芎9g、生石膏9g;水煎15分钟,出两杯代茶饮,上午、下午各一杯。连用2周为一个疗程,不必多服。

【适宜人群】①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人,②总是头晕头昏、头脑不清醒的中老年人,③体质偏弱的上班族。

【注意】血压高或者容易上火的人,使用前需咨询医生;如果头晕头疼难受,迟迟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图片

3

餐后低血压:头晕、犯困

当我们吃完饭后就头晕、犯困,要警惕“餐后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增加心绞痛、脑缺血、认知损害,甚至是死亡的发生风险!

1
3个标准,自测餐后低血压

当您吃完饭后出现头晕、犯困的情况,您可以对血压进行监测,符合下述3条中任意1条者,即可诊断餐后低血压

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较餐前下降≥20mmHg

餐前收缩压≥100mmHg,而餐后收缩压<90mmHg

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临床上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者亦可诊断为餐后低血压。

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餐后低血压虽然在一日三餐后都可能发生,但大多数研究显示,早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最高。另外,餐后低血压主要喜欢找上老年人,这是因为老年人多存在衰老、多病共存、用药多、饮水少的因素。

2
简单2招,避免餐后低血压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餐后低血压的出现以下2件事情一定要做好:

◎餐前饮水

专家建议,早餐前喝常温水(37度左右)200~300毫升,5~10分钟内喝完,有助于降低餐后低血压的风险

心衰、肾功能不全、限水者要遵医嘱饮水。

图片

◎选对食物种类

馒头、米饭、热粥等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比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更容易诱发餐后低血压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胃排空时间短,而胃排空越快,越容易引发餐后低血压。

此外,热的食物比冷的食物更易引起餐后低血压;吃得太撑也容易引起餐后低血压。所以,早餐饮食结构要均衡,控制碳水摄入量,多吃蛋白质,不要吃得过烫过多。

 图片

4

高血压:头晕、胸闷不适

高血压患者早期多无症状,但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可能会出现阵发性头晕,并伴随有头部胀痛、头重脚轻、胸闷不适、眼花耳鸣、乏力等表现。

对于高血压人群,除了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外,还可以通过一杯“三花茶”来帮助稳定血压、清热凉血、改善不适症状,尤其适合夏天饮用。

图片

三花茶

配方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葛花10,泡水代茶饮即可。

【功效】:葛花健脾、祛湿、醒酒,适合三高人群;金银花清热消炎,现代研究发现,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可以保护血管;菊花清热明目。

注意此配方是一人一天的量,可以用养生壶煮水喝,便溏的人不适合喝。

图片

5

颈椎病:眩晕、耳鸣

颈椎病引起的“晕”,又叫颈性眩晕,以发作性眩晕为主——即颈后仰或转动某一方位时发生,停止后仰或扭转时,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可能是由以下2种情况引起的: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退行性改变,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可能会压迫到椎动脉,进而影响大脑供血,造成眩晕、恶心、偏头痛、耳鸣、耳聋等症状。

◎交感型颈椎病:颈椎之间活动度过大时,可能会刺激颈部交感神经系统,造成眩晕、头痛、头沉、耳鸣、肩颈痛、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

 图片

颈性眩晕多见于老年人,以及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比如:办公室文员、记者编辑等。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通过转脖子的方式进行锻炼,不仅无法缓解症状,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可以试着通过颈部前侧肌肉锻炼增强颈部的肌肉,保护颈椎

◎第一个姿势:双手抱头,头往后仰,手用力顶住头部,手和头部做静力对抗,坚持5秒。

◎第二个姿势:手扶前额,手部向后用力,头部向前用力,同样做手和头的静力对抗,坚持5秒。

◎第三个姿势:手固定头部,头部向左侧转动,但是手挡住头部,不让其转动,右侧同样做这样一个动作。

图片

【注意】:做这几个动作时,手和头的位置都要保持不动,主要做肌肉静力拉伸。

6

耳石症:眩晕、恶心呕吐

导致眩晕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是位于耳内前庭的一层碳酸钙小结晶,能感受重力变化、调节身体平衡。

但在衰老退化、外伤、局部供血不足等异常状态下,耳石可能会异常脱落,刺激周围感受平衡的细胞,从而产生眩晕,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

图片

这种眩晕发作时有2个特点:

发作时间短天旋地转的眩晕并不是一直存在,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只要保持头不动,眩晕感可自行缓解可每天反复发作数次

一动就晕眩晕发作和头的位置有很大关系,比如起床时、躺倒时、睡觉翻身时、低头或抬头时,会发生眩晕,但并不影响听力,也不会出现耳鸣。

 图片

耳石症的高发人群是40岁以后体质较弱的女性长期不运动、压力大、有睡眠障碍的白领也属于高危人群。但大家也不用对其过于担心,临床上近95%的耳石症患者能通过手法复位康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