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友

 湖南杨为民 2022-07-02 发布于湖南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对我来说,他们都是老刘。一个90岁了,叫刘昌球,是我的老同事,又是我的隔壁邻居。一个65岁,叫刘伟民,是我的老朋友。

      两个人都写诗。我在朋友圈里常常读到他们的大作。

      但他们根本不认识,更谈不上见面。

      刘昌球早年是文学青年,喜爱古诗,但更钟爱臧克家、郭沫若的新诗。曾经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过诗作。

      人生就这样,正当刘昌球意气风发想成为诗人时,他却走进了军营,开始了崭新的军旅生活。

      到部队后,他不得不放下诗人梦想,全身心投身到国防建设上。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又是繁重的行政事务。直到退休,他都很少拿笔写诗。

     我们认识三十几年了,真的不知道他还写诗。他的老同事邓余保,是个才子,也是诗人。俩人在一起闲聊时,邓余保劝刘昌球闲时写点诗充实一下自己。刘昌球接受了邓余保建议,又提笔写诗。

      毕竟刘昌球有一定功底,一动笔仿佛年轻时的梦想又回来了。他参加各种诗会活动,投稿给刊物。

      有一次,刘昌球在朋友圈中给我发来一个消息,他的诗作在《广州诗刊》上发表了,并获得了二等奖。这年,他85岁了。

      刘昌球呢一发不可收拾,常常诗兴大发,走路还在吟诗。写诗以后,他越发有一颗年轻人的心,休闲生活过得很充实。

      刘伟民呢,很勤奋,对律诗情有独钟,也很讲究。他一直在省内外文坛耕耘,自然著作颇丰。

      我在朋友圈里看他的诗多。

      他的诗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有点白居易的风格。语言简洁明了,立意较深,字句优美。

      昨天,二刘同时在我们旁边的一个小店子吃饭,席毕时,经我们介绍,他们见面了。

      别看老刘90岁了,除了清瘦一点以外,耳聪目明,思维清晰。他们二刘一见面,如同旧人,一下子说到一起去了。

      刘昌球很谦虚地打开手机,把自己的新作呈给刘伟民。

      刘伟民呢,面对90岁的诗友,也很认真地一字一句看起来。看完,针对诗中的几个字,俩人悄悄地交流起来。

     站在一边,看他们的样子,很像一对青年学生。

     是啊,90岁的老刘,不耻下问,虚心求教,让我钦佩不已。65岁的老刘,坦荡胸怀,直言相告,也让我刮目相看。

      俩人交流完,还不忘相互扫一扫二维码,留下微信。

      我在想,要是我活到了90岁,能像老刘这样,遇到文友,也这么轻松地交流,那该多好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