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处死,临死前他撂下一句狠话,刘邦听了脊背发凉,他当即大怒:“我要杀一个人。” 韩信死在了吕后的长乐宫里,彼时,刘邦正率军平定陈豨的叛乱。平叛归来后,听说韩信谋反被杀,刘邦心中亦悲亦喜,并无波澜。 但听吕后说了韩信临死前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兒女子所诈,岂非天哉!”不仅倒抽了口凉气,马上派人去搜捕蒯通,那么,蒯通何许人也? 韩信早年家道中落,十分贫穷,做不了官,也不会经商,混在市井,到处蹭饭,遭受很多冷眼。 但除了爱读兵书,懂点兵法,一无所长,无其他本事谋生。 他每天就挎一把剑,无所事事,在街上晃悠。有地痞流氓挑衅他:要么你用剑刺我,要么你从我胯下过去。韩信为了活命,忍受了胯下之辱。 后来他杖剑从军,先跟着项羽当了个无名小卒,一直不受重用,心有不甘,后投奔刘邦,被夏侯婴识得,又被萧何慧眼识珠,推荐给了刘邦。 韩信向刘邦献上自己思索良久的灭楚战略,让刘邦惊为天人,遂直接拜韩信为大将军。 从此,韩信命运一百八十度转弯,他的军事也能得以充分施展。 先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川,然后平定三秦,攻克彭城,与刘邦兵分两路。 刘邦带大军向东、南进军,屡战屡败。韩信带偏师走北路向东,不断出奇制胜,一路攻下魏、代、赵、燕等国,一口气打到了齐国边上。 韩信率军将要攻齐时,一个叫郦食其的说客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王投降,韩信只能停止向齐进攻。但降齐的功劳被人抢走,心有不甘。 此时,韩信手下一位谋士站出来对韩信说:“将军受命攻打齐国,并未收到诏令让停止进攻,为什么不打呢?不能让中途来的一个说客抢走功劳。” 韩信一听,心领神会,夺齐之功不能拱手相让,便一不做二不休,举兵攻下了齐国。但齐王因汉食言,气恼之下,把郦食其烹了。 这个谋士,正是开头提到的,刘邦恨不得千刀万剐的蒯通。 蒯通原名蒯彻,赵囯范阳人,自幼读经史,能言善辨,精通谋略,是个能人。韩信一路驰骋拼杀,每战必胜且战战精彩,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吸引了蒯通跟随。 蒯通心有大志,在韩信攻下攻齐后,他马上给韩信支了一个大招:他让韩信趁机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可成三足鼎立之局。 韩信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没有采纳蒯通的建议。他嘴上说要报答汉王刘邦的知遇之恩,但经蒯通一提醒,他心里却已发生变化,心念已不再单纯。 再和刘邦打交道,他开始为自己着想,做了几件不义之事: 第一件事是,灭齐后,刘邦在荥阳与项羽作战,处境危险,他派人去让韩信来解围,韩信竟按兵不动,却要求汉王封他为齐王。 刘邦当时很恼怒,这不是乘人之危吗?但在张良、陈平的提醒下,刘邦还是满口答应了韩信封王授印之事。 第二件事是,刘邦追击项羽到固陵,与韩信约定共同进攻项羽,而韩信仍是按兵不动。 这两件事彻底改变了之前刘邦对韩信的看法,刘邦开始了他的报复。 后来韩信灭楚,刘邦将其立为楚王。项羽的部将钟离昧来楚投奔好友韩信,刘邦下令让楚王韩信逮捕钟离昧。 韩信当时在反叛,和出卖朋友这件事上犹豫了,他找来钟离昧商量此事,钟离昧看出韩信想杀自己的心思,于是便自杀了,自杀前他大骂韩信是无德之人。 但当韩信把钟离昧的首级带到陈地交给刘邦时,刘邦却将韩信拿下押回洛阳,后将其贬为淮阴侯,留在身边,相当于软禁。 蒯通没有说服韩信,已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于是逃离韩信,装疯卖傻。 被削去兵权,还被降级的韩信,整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后被他家奴的弟弟告发,说他与陈豨相约,有谋反之心,被萧何骗至长乐宫,吕后将其杀死。 至于蒯通,虽然装疯卖傻,但还是被刘邦派去的人,抓到了刘邦面前,刘邦看见他,气不打一处来,连忙下令“下油锅”。 蒯通被架到油锅面前,他突然不疯了,他说:狗只会对主人以外的人吠叫。当时天下大乱,英雄共逐之。我在韩信手下做事,说话自然向着韩信说。天底下跟了别人这么做的人大有人在,陛下难道都要将他们杀光吗? 刘邦听了有理,他要是杀了蒯通,将失掉很多人心。于是放过了他。 千百年来,对于韩信的结局,后人唏嘘不已。人们大骂刘邦功成后杀掉开国大将,人们叹息,韩信为什么不听蒯通的话,揭竿而起,自己当王。 但其实仔细想想,像韩信这样的聪明人,怎会想不到自己的结局?只是当时起义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他虽然统领大军,但这个将军是刘邦强加授命,手下的人,并不是跟自己出生入死一路走过来的,他们认刘邦,不认自己。 所以,他不是不想起义,而是没有这个条件。后来的他,每次跟刘邦叫板,不过是在给自己创造条件。但他怎么斗得过人精刘邦呢? 他错就错在,不明白功高盖主,功成身退的道理。要是少一点点对权力的执迷,懂得放下,历史上的韩信又将是另一个结局。#历史# 作者:别别 编辑:洛子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