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财有道

 玖壹聚 2022-07-04 发布于河南

首先得活着不是?

——晰瑞



“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抡木棒,打不散无义的宾朋。大将军手中枪,翻江倒海挡不住饥寒穷三个字,英雄至此未必英雄。”郭德纲如是说。

曾经在《开讲啦》节目中,易中天教授也讲过,当他看到自己的师兄在课堂上倒下,以身殉职的时候给他的启示就是“我要赚钱”。

“皆为利来”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动力,无论有怎样的期许和梦想,首先得活着不是?虽然金钱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但金钱的多少,或者说赚钱能力的大小是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指标,否则为什么每年总要搞个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

中国人讲究彰而不显,但有些事情如果不说破,很多人一直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上学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要知道这句话是说给那些本身有资本积累的人的,而不是说给所有人的,有些话听听就好了。

很多人放不下面子,可能是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可能是个性使然,当微信公众号兴起时,你觉得软文广告拉低了文字的门槛,当微商兴起时,你觉得那种在朋友圈卖东西的行为太低端,当短视频出现时,你觉得电商带货的行为太露脸,很多机会的出现不是因为没有发现,只是因为你放不下本该放下的脸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十八洞村》里的男主,因为当过兵,固执的不肯承认自己是需要帮扶的国家贫困户,有些荣耀真的比活着还重要吗?这个问题不置可否。

有些时候,自以为的那些骄傲和自尊或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说知识不能变现,那么学习将没有意义,如果赚钱一定要装上“恶”的脸面,世间没有多少干净的期盼。

有时候我会反观自己,有些固执真的值得吗?有些事情做完和做好是两码事,做成和做全也不能一概而论,当很多人已经通过创作内容而日进斗金,很多人通过自我宣传而声名鹊起,我还是坚持不去做推广和发散,像是已经做了几年的微信平台,像是每年都在改变的个人网站,像是B站上那些做到百万的UP主流量变现。


一个人变得懒散是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对挣钱这件事情,如果到了一定的年纪还没有对这个社会有种清醒的认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不久前在一家商场买东西,以为营销人员为了推广产品总是把“孝敬父母”挂在嘴边,尽管产品的价格昂贵,对于很多人而言有可能是半月工资,但营销人员却说“孝心比什么都重要”。换个角度,如果孝心都可以用来作为贩卖商品的理由,还有什么不能作为你努力挣钱的动力?

“出家人四大皆空,但是肚子不能空”,所以对于网上很多“少林寺太商业化”的声音,我也很不解,人家不商业化,你出钱养人家吗?对于那些经常批评在朋友圈发卖东西的人,我也表示无奈,这是还没活明白呢,宣传自己的产品让自己过得更好有什么错,看看手机厂商的各位大佬,哪一个不是在自己的微博上经常推送自家产品?

清高是一种气节,但不合时宜的清高只会显得自己很二,生活常在,努力赚钱,放开了赚钱,不丢人。

END


——你可能感兴趣

▶磨针的功夫

试错

诈术

底蕴就是底气

双黄连

焦虑的养生

客官!在看一下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