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领域精英的离世,给人们留下了什么?​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7-04 发布于黑龙江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一位45岁的科学界精英突然离世,我们大众无不感到可惜。这样一个优秀的人突然生病离我们而去,是科学界,也是AI产业界的一大损失。

旷视青年科学家孙剑博士

人们不禁发出各种感叹:

震惊,默哀!

天妒英才!

头发都没掉完呢您就走了?

要健康,不要996!

顶尖AI人才,正值壮年,可惜!

这么年轻,很惋惜!

你大量加班,下班后应该多抽时间睡觉休息!

一路走好!

我们不禁要问,这背后原因是什么?是什么疾病夺走了孙剑博士的生命?

一、旷视青年科学家孙剑博士突然离世,是个悲剧

6月14日凌晨,旷视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5岁。

旷视科技有“AI四小龙”之称,在人工智能产业界处于龙头位置。

孙剑博士平时身体健康,生前一直专注于科研工作。作为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他负责全面技术开发,把旷视研究院发展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计算机视觉研究院。他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人工智能领域的领路人,业界公认的大牛。

孙剑还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北京智源研究院智源学者等职务。

在学术方面,孙剑曾担任2012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9年IEEE 国际计算器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大会主席,于2010年入选《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 的“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榜单,于2016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于 201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青年创新奖”。

孙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摄影学,自2002年以来在CVPR、ICCV、ECCV、SIGGRAPH、PAMI等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于2009年和2016年两次获得CVPR最佳论文奖项。

45岁,正是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实现梦想,开创拼搏的时期。45岁,正是体力与脑力最旺盛的时刻,正是事业产出的高峰时期。然而就在这个黄金年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走向了另一个世界,生命嘎然而止,实在是令人惋惜,令人唏嘘。

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趋势明显

二、青年人突发疾病而亡,罪魁祸首大多数为心脑血管疾病。

其实,青年人孙剑突发疾病而亡,并不是特例。相反还有很多,如链家创始人左晖、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均是折戟于青年,停步于创业之路上。

对于这些青年精英,有很多标签,比如:拼搏多、压力大、经常熬夜、生活失去节奏。

青年人突发疾病而亡,罪魁祸首大多数为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显示,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20岁至29岁的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经达到15.3%。而当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时,及时接受就准的患者比例极低,脑血管病6小时内就诊的比例仅为4.3%。青年卒中(年龄15-50岁)的发病率目前呈逐年递增的状态,全球每年新增200万青年卒中患者。

对职场人的工作压力、焦虑情况、疲倦、睡眠情况等多重因素进一步进行剖析显示,近7成患病/高风险人群未接受过医学治疗,中青年对心脑健康缺乏正确的认知。

这些高科技精英的辞世,让很多人开始反思,肯定是某种环节存在的问题,造成了这种悲剧的一再出现。我们是有哪些环节没有做好吗?或者有疏漏?

运动性猝死令人防不胜防?

三、运动性猝死?

第一财经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孙剑平时爱运动,比如喜欢骑车。孙剑此次14日凌晨去世,实际上是在前一天13日晚还进行了夜跑运动,运动时没事,可回家后突然倒地,之后送到医院,未能抢救回来。从以上征象表明运动性猝死不能排除。

运动性猝死是一个怪兽,不过依旧有些蛛丝马迹可以追查。一般而言:

§ 遗传性和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病者的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显著增加;

§ 大于35岁的运动员中,冠状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者的风险显著增加;

§ 没有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最大;

§ 不经常运动的人突然从事剧烈运动时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急剧增加;

§ 已出现心脏相关症状,未经系统诊治即重返运动显著增加猝死风险。

运动性猝死的前三位原因依次是:心源性猝死、脑部创伤和热休克。其中因心源性猝死导致死亡的病例占比可达90%。这样看起来,孙剑是由于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最大。

运动性猝死,其实也可以预防

四、拿什么来挽救年轻人的生命?

1、无疑最重要的是健康观念的重视。

切实地践行健康生活,远离不健康的生活,如熬夜过多、生活没有节奏,适当减压,这是根本。因为传统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吸烟酗酒等仍是青年卒中、青年心脏病患者的主要病因,多数青年卒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有不止一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对传统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防控是青年卒中、冠心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2、注重体检,践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的健康理念。

对于那些具有心脑血管病高风险年轻人的健康检查,其实不能按照当前程式化的体检套餐,因为那样可能并不能抓住主要问题,让真正的问题遗漏,而应科学地安排体检内容。

体检内容,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比如这些常年拼搏、压力山大、经常熬夜、经常抽烟喝酒、生活没有节奏,工作996的这类人群,必须列为心脑血管病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心脏和脑血管的专项检查,了解心脑血管病的潜在风险。真正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

心脑血管病体检需要个性化

3、深度心脑体检应该这样做。

§ 筛查心脏疾患并积极干预是降低心源性疾病风险的可靠手段。这里除了了解个人病史、血压、血糖、血脂等,完善体格检查外,需进行静息12导联心电图评估、平板运动心电图,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还有心脏血管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A,主要看心脏冠状动脉有无狭窄、闭塞;心脏彩超:主要看心脏结构和功能。

§ 对于青年卒中患者,大多是因特殊危险因素导致,这些因素包括颈动脉夹层、动脉瘤、卵圆孔未闭等,因此除了常规检查外,还应包括颈动脉B超,经颅多普勒彩超;头CT或头MR检查;脑血管检查,CTA或MRA;必要时行血管壁高分辨MR检查。心脏体检也可发现卒中的一些隐形风险,如房颤、卵圆孔未闭。

4、合理运动。

运动无疑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有力武器,但不合理的运动又会造成运动损伤,甚至运动性猝死。运动强度是需要合理界定的,运动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为警惕运动中意外事件,最好有同伴相随。运动中如果出现心悸或心律不齐,或与体力消耗程度不成比例的劳累性胸痛或气短疲劳,应警惕心脏问题,停止运动,或前往医院。一旦出现猝死,周围人员应准确评估病情、有效的心肺复苏(及时的除颤复律)、快速转运医院。

----------------------------------------

作者介绍:卢旺盛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