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散文中篇连载|张恩岱:穿越贫穷的隧道——追忆“六一”屯五十六载奋斗历程(1)

 视觉作家李承骏 2022-07-04 发布于广西

纪实散文

穿越贫穷的隧道

——追忆“六一”屯五十六载奋斗历程

@张恩岱

我第一次走进“六一”屯,是在1973年。

那时,“六一”屯才搬迁到那里有7年光阴。

那时,我正在进结中学读高中,是去参观“六一”生产队集体建有的一个沼气池。

我又一次走进“六一”屯,是在2022年的3月份,距我第一次走进“六一”屯,有50年的光影。此时,我眼前呈现出的“六一”的“面目”,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并不算过分。

 

一、概况

“六一”屯位于广西天等县进结镇政府所在地的西南部。在进结河西岸结安村那岜屯山背后再隔着一座小山的山脚下。那时,我们只能依靠自己那辆“11号车”步行走去。从学校——进结中学沿着往进远方向的公路走,走到洞宁农场后,再往左拐。那时,尽管我们已经是高中生,但都是一些年仅15、16岁的孩子,所以,走路也需一个半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如果走山路,也要先从学校走到头布街头以后,再从进结河西岸“倒崖山”的原进结淀粉上面一条走向山岗的小路翻过去,需要走四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

那一次参观,我才知道,在1966年初,当时进结区(这是那个年代对乡镇的行政区的称谓)政府为了解决居住大石山区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山高石多地少,土质贫瘠,饮水极端困难,交通极其不便等以至造成居住在那一地带的村民衣食困难,一年几乎靠吃国家救济粮、统销粮,生活极其贫困等问题的居民迁移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居住。经过区政府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细致的说服动员工作,1966年12月5日,遂有天南、品力、孟养三个公社(这是那个年代对基础村一级的行政称谓)的龙吝、龙元、龙大、巴力、龙江、龙茶屯共六个屯(后简称“三村六屯”)的村民共42户196人迁移出来,安置在这个地方——洞宁农场的那片竹安洞原为一处沼泽地的荒地处。故取名为“六一屯”——六个屯合为一个屯之意。作为进结区团乐公社(后来行政称谓改为“团乐大队”或者“团乐村委”)管辖的一个屯(后来改称“生产队”或“村民小组”)。

当地人把这样的屯子叫村庄,所以,本文权把“六一屯”叫“六一村”。

首任队长:农光会,任期18年(1966年—1984年)。卒于1997年,享年76

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张光吉,任期49年(1966年—2015年)。卒于2015年,享年77岁。

二、“六一”人的意志

由此便知,我第一次走进“六一”村,她还处在“幼儿”期,还没有上学呢。所有迁移到新地的村民,因为与故地相距甚是遥远,步行至少需要五、六个小时,且多为崎岖的石山路,没有车马通行,根本没有能力把原房屋拆除后将建房材料、瓦片搬来重新建房;也无法把原有的家具、农具搬过来使用。路那么的遥远,扛不得那么多。那时候,在农村,尽管这些家具、农具,对于每个农户,是实用,可太笨重,如要把它搬到如此遥远的另一个地方使用,就如蚂蚁搬家,也不合算。所以,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是扛着简单的行李,带着一些主要衣物、炊具来到新的居点。这叫做“裸露”迁陡——“裸迁”。

在新的地方,各家各户所居住的,都是用几根柱子竖起来,在顶上盖茅草。那就是各自的家——有如诗圣杜甫当年的“茅芦”。是他们各自赖于遮风挡雨的居所。尽管我第一次走进该屯时,她们已经搬迁来有6年的时间,但是,各家各户的房屋都还没有改变,全村仍是一片茅棚。如果说有什么不同,最多就是,那些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充足的,那茅棚是三开间二十根柱,人口少、劳动力不足的,那茅棚是二开间十五根柱,有的甚至是仍像平常我们在野外所看到的“前高后低”的“虎坐式”的看瓜棚子。

现如今,“六一”村的面貌:自洞宁农场开始,一条约五米宽的水泥硬化路,直通到村里;那“田”字型的三纵三横的环村水泥硬化路,对天炫耀;一座座或两层或三、四层砖混结构的“小洋楼”耸立着;村道两旁或楼前屋后,还种有枇杷、龙眼或石榴或榕树。闲静、优美、自然、和谐,这是“六一”撞入我眼睑的同时,在我脑子里崩出的第一印象。丝毫寻不到50年前的丁点模样与痕迹。如果不是高中老同学张光烈的同行与带领,我肯定认为自己走错了路,进错了村庄。

(图为“六一”屯三纵三横“田”字型的航拍全景) 张光烈摄

也许,你会认为,像这些变化,在现在的农村,哪个村不是这样?特别是自“山区大会战”到“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再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茅房或危房的改造,便有了小洋楼的建起;从村村通水通电到水泥硬化公路的建设,便有了村道路的改变。可是,别的村屯,不论是村里或屯里,还是各家各户,他们都有数代以来,祖祖辈辈打拼下来的基础,他们都有一定的根基;而“六一”的发展与变化,从她走过的历程,从她精神面貌的转变,也就是“质”的变化。她真的存在着与众不同的地方。要知道,他们是“裸迁”来的,她是从“幼儿”开始,从“幼儿”起步;每家每户,都是空手起家,从一双筷子开始,从“几根柱子与一片茅草”中的崛起。

而后,我与同学张光烈、以及年龄都在七十多岁以上的原队干张绍贵、潘世才、老党员潘世武、组长卢世电等一行人登上村前面的那座山,俯瞰着整个“六一”村的全貌——这个田园式的庄园的山水风光。

“六一”村,是寡居在一个山弄里,其三面环山,村里只有一条路顺着峡谷与外界接通——就是走出寨子后往右手边的通往洞宁农场的路,现在是一条宽约5米的水泥硬化的道路。

“六一”村是个依山傍水的村寨。山绿了,像个山的样子。树木青葱,草木葳蕤,不再像五十年前石头裸露、草木难生的模样;地油了,所种植的农作物玉米、蔬菜、瓜果正在逢勃地生长,争相吐艳;水青了,很听话地在一条用水泥修筑建设好的村前的河道里悠闲地向前流淌,像一条绿色的飘带飘往从龙角屯流过洞宁农场的那条河流。

从村寨所在地的竹安洞的那片土地没有余下一丁点的空闲地可知,“六一”村的人,是惜土如金,惜地如命。他们把土地看作是如此的宝贵。

我们闲坐在山上的一块石头上,几个原来的队干每个人都是一脸阳光,用本地壮话与桂西“普通话”,以“土洋结合”的方式把话儿扯开来。

1966年刚搬迁出来的“六一”村的42户196人的村民,是被安置在这个叫竹安洞(这里的“洞”字,是壮话上的读音,是一大片的意思。以下同)的地方,那时建村占地面积约2平方多公里(140多亩)的荒芜沼泽洼地。划归“六一”村作为土地耕种的有两片,一片是在建村周围的竹安洞,面积约为80多亩;还有一片土地是以村的座向为准,在村的左手边翻过一座山岗叫“叔羽岗”的叔羽洞,面积约为130多亩。山地面积是在村的村前山与村后山和包围着叔羽洞耕地的四周范围的山,山地界是以水流为界,面积约为1150亩。所耕种的土地,因都是属于在洪水期到来的时候,长年被水淹没、浸泡的荒芜沼泽地,泥土经常流失,地质极为贫瘠。(一)

(未完待续)

【主持人语】这是张恩岱老师应天等县进结镇一个叫“六一屯”的村庄乡亲们这邀而写的一部中篇纪实散文。这第一章先介绍了六一村的大致方位及其由来。特别这张六一村村景航拍图,配上作者笔下流淌的灵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六一村”是怎样发展壮大起来的呢?且让我们一起,跟所有关心六一村的人们期待下一期的章节。(李承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