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过程中,为什么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

 正心正举 2022-07-05 发布于北京

文丨挑灯看剑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许多来自家庭的抱怨,父母说孩子长大以后,总喜欢一个人躲在一边,越来越不爱搭理自己了。

也常常听到孩子诉苦,感觉进入青春期以后,和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困难,甚至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正因血缘深情的来之不易,孩子和家长往往都对亲子关系寄以最美好的期望,我们憧憬着彼此心灵相通,没有任何隔阂,又能在困难的时候相互温暖的和谐亲子关系,希望成为家人心中光芒万丈的灯塔。

可是现实的亲子花园里却往往荆棘丛生,更时常被乌云的阴影笼罩,这让我们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没有因为亲情的加持而变得更顺畅,反而充满了陷阱和障碍?

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愿再跟家长沟通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其中一部分是因为人性本身固有的弱点,另一部分则缘于不当的沟通方式,下面我们就来逐个分析。

把对方理想化,看不到真实的对方

你一定听到过类似的对话:“我怎么就生下你这么笨的儿子,如此简单的数学题都学不会!”

“同学的爸妈在家里从来不吵架,为什么你们俩个天天闹矛盾?”

在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都习惯于用抱怨和指责表达心中的不满,但是当你仔细倾听时,就会发现隐藏在这些抱怨背后的,是一种不假思索的理想化幻想。

自从婴儿时期开始,“全能幻想”就扎根于每个人思维的底层,婴儿把自己幻想成无所不能的神,是世界的中心,稍微长大一些的儿童,则幻想自己的能量无穷无尽,只要肯付出努力便没有达不成的目标。

但很显然,这些幻想并不符合生活实际,迟早会在与现实的碰撞中被击得粉碎。然而在亲子关系中,人们却经常意识不到幻想的存在。

比如,家长希望孩子既聪明又懂事,既有才又听话,孩子则期待家长既有能力给自己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又足够善解人意,在需要的时候还能给予自己关爱和呵护。

双方都觉得自己的期待是理所当然,却没有意识到它们可能不完全是合理的。

除此之外,我们身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在无形之中鼓励把亲子关系理想化,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父母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人,家长也经常理所当然地把家族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这就造成了许多家长渴望拥有的,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孩子,许多孩子渴望得到的,是一对至善至美的父母。

但实际上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身上总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也会有自己的私心,如果执着于把对方绝对理想化,就必然不能接纳真实的对方。

就好比两个戴着耳塞和眼罩的人,互相看不见对方的表情,听不清对方的声音,只凭想象和猜测,自然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因为担心无力解决麻烦,而拒绝沟通

心理学家鲍姆林德通过多年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风格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和拒绝型。

其中的“拒绝型父母”会有意无意地从情感上疏远孩子,他们以工作忙碌作为借口,与孩子刻意保持距离,如果孩子向父母表达内心的想法,想要和父母亲近,拒绝型父母常常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好像与手头上的工作任务相比,孩子内心的感受无足轻重。

还有些父母本身就存在抑郁等心理问题,或者童年时期受到的创伤还未能得到妥善处理,每天生活的重担已经压得他们能量透支,使得他们再也拿不出多余的精力去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成长道路上的难题。

通常这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严格要求孩子的学业,但孩子的情感却常被忽视,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孩子,而是因为缺乏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能力。

久而久之,孩子感受到家长内在的虚弱,遇到问题就更加不愿意去麻烦家人,而是想办法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解决,这会导致孩子和家长“貌合神离”,虽然朝夕相处,却不能很好地理解对方。

过于强调家庭角色,沟通模式固化

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太深,虽然时间早已来到21世纪,一部分家长依旧秉持“严父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把“无条件服从家长的命令”作为对孩子的基本要求。

为了防止孩子“没大没小”,家长会刻意强调家庭成员地位的不平等,换句话说,就是家庭里每个人要有每个人的固定角色,孩子是孩子,家长是家长,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都必须遵守一套隐形或明面上的规范。

比如,在有些家庭中,家长是最高权威和意见领袖,孩子则被贴上不懂事、不成熟的标签,始终被要求必须听长辈的话,不能随便指出家长的错误,不能提出反对意见,更不能和家长对着干,否则就是“叛逆”和“蹬鼻子上脸”,是对家长的极不尊重。

在这种“一边倒”的沟通模式下,孩子合理的沟通需求会受到压抑,甚至因为习惯于服从,而丧失了表达内心想法和愿望的能力。

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

生活中真正善于沟通的家长并不多见,很多人觉得沟通很简单,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根本无需刻意学习就能掌握,但实际上沟通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和孩子的沟通无外乎就是要求、命令、指责,他们不能理解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输出,因此就造成了家长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孩子却如坐针毡,把家长的话当做耳旁风的现象。

还有的家长从小生活在冲突不断的家庭成长环境中,长大以后做了父母,也习惯于用熟悉的攻击方式表达需求,这种代际相传的沟通误区,导致孩子的情绪经常受到伤害,产生对抗心理,最终把孩子越推越远。

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感到很委屈,回家后第一时间向妈妈诉说,渴望得到妈妈的安慰,没想到反而遭到劈头盖脸一通臭骂:“班级有几十个同学,为什么别人只欺负你,还不是因为你又蠢又笨!”

妈妈的本意可能是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机灵、更勇敢一些,但是她用指责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却很可能被孩子知觉为妈妈在落井下石,在自己伤口上撒盐。试想一下,今后这个孩子遇到困境时将会作何选择,显然不再愿意与妈妈沟通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化解亲子沟通的障碍

既然知道了问题的成因,我们又该如何做到家长和孩子之间更顺畅地沟通呢?建议大家尝试以下这些方法:

首先,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允许对方做一个“普通人”。这里“普通人”的意思是,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表现得不那么优秀,孩子也要接受家长的局限,接受家长给不出一百分的爱。

其次,互相尊重对方的边界。即使是最亲密的人,相互之间也需要有一道不可逾越的线,即我们只能决定自己的行为,无法控制别人会怎样做。

如果对方的做法令你不满,你可以把内心的想法告诉他,希望他有所改变,但也要意识到,对方也有不改变的自由。

第三点,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学会心平气和地表达感受和想法。家长和孩子之间,手心手背都是肉,伤害到任何一方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果逞一时之快,随之而来的内疚自责情绪,则难免给双方造成第二次伤害,因此亲子之间要尽可能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避免发生激烈的冲突。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要接受人性的复杂。我们需要明白,虽然家长有时候会口不择言,甚至对孩子施加身体伤害,但这未必就说明他完全不爱孩子,也可能只是生活中有些压力需要释放,因为相信孩子比外人更能理解和包容自己,家长才会拿孩子作为发泄对象。

反之,对于喜欢在家长面前发脾气的孩子,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要学会接受在亲密关系中,爱往往包含着攻击性,人性并不是纯粹和绝对的。

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

罗翔曾说:“你越觉得抽象的人可爱,越觉得身边的人不可爱,你忙着爱人类,却没时间爱具体的人。”

抽象的人固然完美无缺,可那只是一种幻象,而眼前能触摸到的每个人,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建立良好亲子沟通的前提,是爱对方的真实和普通。

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人世间最紧密和珍贵的情感,作为家长,我们要尝试改善不当的沟通方式,尊重孩子表达自我的权利,营造更加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

当我们面对看起来不那么温暖有爱的家长,或不那么聪明懂事的孩子时,也要懂得提醒自己,回避不是唯一的选择,擦亮双眼看到真实的对方,心与心的距离也许就能靠得更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