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礼作乐——人性内在美的觉醒

 萨克斯高hg0ryu 2022-07-05 发布于广东

      为学己知,为闻道者日损,因觉知道而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它的大意就是 告诉我们;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反之;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就是所谓之事,都已经云淡风轻,都可以顺势而为了。

      为学只是去探求外物的知识日益:增加人的知性智巧。然而 为道却日损:为道,就是以冥想或体验的方式,领悟事物易变的轨迹,这个过程是从年轻时就开始训练,培养,承接感官丰富的感受。但不要仅止于感官,而是让自己的生命生活从感官提升到更高的心灵状态。这种状态是心灵里的一种内在的美或者爱。这就是我们人类独有的从知--审视--到美的觉醒。

      我们格外在意自身的美。制礼作乐---内在的修养叫乐教。外在的变化叫礼制。这就是礼仪教化。我们大概会体会到这个内在美的感觉,不妨想一下。我们在某个时间会在某一个港湾看到秋日的黄昏之时,夕阳斜下。你空乏的内心里由于疲累,可你暮然呆住了,这景致怎么会有这样的美感。你会用到这个词。可是其实这个词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你也不容易讲清楚。因为瞬时我们被这样的时刻,感动的时候,我们理智的部分,我们知识判断的部分。反而不是那么清晰。我们是被自己内在的心理上的一个状态。所充盈。

      什么是美,好比古人下的一个定义;充实之谓美。充实。我们被一个状态所盈满,虽然说不出来是什么。就像德国的美学家康德所说。美是随意地,无目地的快乐。康德的美学不容易让人懂。但美,就是一种快乐的状态呈现。看那一片夕阳,得到蔚寂与快乐,它无需有目的,意思是说,在现实里美丽的景致没有带给我们任何。很具体的,比如说权利,比如说财富,都没有。可你不知道为什么你会面对那个夕阳发呆,此刻心里有某种喜悦所充满。

      请大家想一想。在现实里当我们的生命少了一些非目的,非功利的,非物质的,非狭隘欲望所困扰的那么一种喜悦的充满。我在想这会不会就是人内在之美的觉醒,作为天道与自然,他能够给我们的也不过就是那片阳光。有时是阳光,有时是月光。就是这一米阳光,

      无数诗人就写过非常动人的诗。《海上生明月》。当海上月亮升起时。诗人他被那个景致与月光所感动,他觉得不希望灯光干扰了月光的美。所以他用了唐诗里非常美的句子叫《灭烛怜光满》,所以他把蜡烛吹熄灭了,因为他觉得月光是这么满,这个满有点像孟子说得充实,整个宇宙都被光充满。灭烛怜光满。依旧如此。可他还是想到很远,有一个朋友。他很想把最珍贵的东西送给这个朋友。他说了一句话,说;不堪盈手赠。我没有办法用我的双手捧起这个月光送给你。不堪盈手赠。我常常会想文明的复兴就是文化的复兴。而文化的复兴就如同将这一米自然馈赠的阳光,用古人的礼乐文化和喜悦的充满,杨诗送赋,通达四方吗?大家想一下,是这个意思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