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想摆脱焦虑,可以试试这3个方法

 阿丁说感情 2022-07-05 发布于云南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琐碎,面对人际交往的复杂性,面对未来的迷茫,面对无力改变的生存现状,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很多时候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的情绪反应,进而吃不好、睡不着、过不好,长此以往就陷入了焦虑无法自拔。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6亿余人患有焦虑症。在中国90%的成年人、 11%的青少年 、7%的老年人都患有焦虑症。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焦虑的时候。焦虑是把双刃剑,适当的焦虑能让我们向上成长,过度焦虑则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应该正视焦虑,学会化解焦虑。这样才能激发内心的正能量,释放焦虑带来的不良情绪与压力。

下面我为大家,提出了三条化解焦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焦虑感源于想得多,做得少

很多时候我们会焦虑,是因为想太多。当我们野心大过能力时,就会去做一些急功近利的事。在短期内,我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焦虑。

《精力管理》一书,告诉我们要摆脱焦虑,就要学会管理你的精力,具体的做法是:学会制定目标,并为之付诸行动,最后学会接受现状,寻求解决之道。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要能激发我们的斗志。这样我们就能把精力投入到目标中去,付诸行动,专注的去做一件事。最后,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放平心态,能坦然面对失败与成功。当出现失误时,不是抱怨而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具体的做法如下:

首先,做一件事之前要有规划,明确什么时候去做?具体怎么做?其次,做好准备工作,这样就可以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然后,循序渐进,使量变引起质变。最后,要进行反思,随时调整、改进行动方案。

2、焦虑源于你处理不好家庭关系,总是在与别人攀比谁过得更幸福

人贵有自知之明,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习惯性的和别人比幸福,结果越过越不幸福。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理性的看待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不与他人攀比。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很多人的焦虑感,来自于家庭。如果你不会处理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可以借鉴一下曾国藩治家的思想。人们都说 ,富不过三代。然而曾国藩家族,却能保持两百年来长盛不衰,秘诀就是这十二个字:勤俭、孝顺、和睦、谨慎、读书、忠孝。

3、焦虑源于你的心中没有信念,没有好心态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拿下街亭后,率十万大军,乘胜追击,将诸葛亮逼进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不焦虑,还能镇定自若。他了解司马懿的个性,于是心中生出了空城计。当敌军准备攻城时,他却在城楼上悠闲地弹琴。司马懿怀疑有埋伏,就下令让军队撤退。后来司马懿才知道,诸葛亮只是守着一座空城,等他率大军回去再战时,赵云已经赶回西城,并击退了司马懿的大军。

心态好的人,从来不会焦虑,内心总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前进 。他们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向内归因,不会去抱怨环境和他人。他们的精神世界很充盈,所以即便面对大风大浪,也能勇敢面对,在绝路上为自己找到新出口,最终化险为夷。总之一句话,要想有信念,有好心态,就要多读书,事上练。所以,保持好心态,就能战胜焦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