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1928-1931年为例简述南京国民政府内外债务概况

 专打抄袭勾 2022-07-05 发布于天津

1928-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财政状况如下。1928年总开支4.126亿元,非债收入3.325亿元,公债发行1.5亿,实际收支差(总开支-非债收入/纯收)为0.8亿;1929年总开支5.39亿元,非债收入4.381亿元,公债发行1.98亿,实差1.009亿;1930年总开支7.144亿元,非债收入4.978亿元,公债发行1.74亿,实差2.166亿;1931年总开支6.83亿元,非债收入5.33亿元,公债发行4.66亿,实差1.3亿。公债共计10.06亿元,其中军费2亿,政费4.33亿,生产事业仅几千万。军费、债偿占这4年财支的75%,这里的债偿除去国内公债的息红分贴,也包括同期进行的“外债整理”运动,以英法借款、湖广借款、克利斯浦借款偿理为例,从盐余中每年划出1000万,后改为1.3亿,专门基金偿付以上三项债款,这正是每年支出之巨的原因之一。

财支报表下一项经理调剂金融项也达1.75亿,这些大多实为偿外债;而政费实用仅2000万-3000万,所以公开军费2亿与政费之下隐形军费合计6亿以上,根据杨荫溥统计比例(75%)算,4年财政总决算23.49亿元,其中17.6175亿为军费和债费,除1930年中原大战战费激增外,其余年份均为维持蒋军一般运转和偿外债。23亿元中10.06亿为(内)公债。国内事业用赈灾(0.4亿)、生产事业(0.6亿),如果勉强把善后项也算入其中,则共2.48亿,约计四分之一强,和杨数据相吻合,可见内倩债比例与总财政比例几乎一致。把军费6亿(约60%)抛开,则约将15%内债岁入偿债,因善后估计有夸大之嫌,故可知总财政偿予外债比重宜更高,23.49亿中有3.5235亿偿外款(按15%比例计)宜属保守估计。根据债务额度与亲英反日路线,优先清偿英法借款,美债亦优先偿付,然北洋共计借美债仅两千余万,故不成重点。博取英国之支持,而恶日本,从专为英国立一亿三千万基金每年专偿与讫1937年未整理案中日债比例占73.3%也可见一斑。

美债偿付使得国民党与美国借款信用关系得到改善,先后借得920万和2000万美元棉麦借款(这些全部用于进攻苏区)就可见得,嗣后2000万美元白银借款也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在南京国民政府财政借款中的比重,体现了宋子文主理财政后亲英投美的金融趋向。蒋氏攻入上海,迅速掌握银行逼发公债,尤其是中交两行,一方面固然有宋子文在武汉要挟蒋使之缺响难以北进的现实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蒋自己做大的“公债化”独立财政的理念。这种威逼利诱与北洋诸行合作、控制也为蒋日后接连打败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和白崇禧诸军阀奠定了物质基础。之前诸军阀不敢得罪北洋北京政府财柄,以致据有上海而无用;蒋氏大发公债,且掌大军,巨利巨害裹挟着诸行迅速成为蒋的军费财政提款机。从财政两大支出——军费、偿外债可见蒋的主要工作就两项,一是打军阀战争,二是结好英帝国主义。保证不干涉,保证日后借款通畅。尤其是能够用内债偿英债,垫军费,两个问题都是银行不敢抗拒的。

内债以税收等为最终抵押保障认购公债的纳税人,而税收抽自全体纳税人;外债以税收为担保,一般偿债以税收与借得内债偿付。内债偿外债总的链条作,就是用远期预期税收作最基础担保,向纳税人借钱,还给外债主,即帝国主义银行团。四年财政支出平均每年5.75亿,而其中2.5亿由内债供应,3.2亿由财税支持。每年平均偿外债0.880875亿(按15%计),军费每年达3.45亿,其中内债构成占43.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