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古人不务正业,还是古人多才多艺呢。 宋朝的钱闻礼,一个县处级的官员,结果出了一本《伤寒百问歌》闻名至今。 因为他不算是医道中人,我找了半天也没确定出他的生平记录是否详实,难不成他才活了三十多岁吗? 但他写的这本《伤寒百问歌》则是把张仲景的伤寒论看穿看透的架势。 俗话说,字越少,事越大。 一本薄薄的书籍,把伤寒论的思维上下左右都贯穿了一遍。 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也不过如此。 你看了这本《伤寒百问歌》你的收获会是什么,小白的收获,高手的收获估计各有不同。 (一)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本书,你看后就是觉得好,让你去写,那是万万写不出来的。 那其实仅仅说明了一点,你还是在雾里看花呗,留给你的都是美。 当你看了伤寒杂病论原文,是有一证,用一方。 而 这本书,是告诉了你区别,哪一种情况下,你不能用哪个方。 你这时有些恍然不迷糊了,怪不得你觉得自己一直都非常勤奋,但却收效不大。因为你一直没有抓住那个区别的症结在哪里。 你再环顾四周,成名成家的那些医家,告诉你的统统都是区别点。 但轮到你自己的时候,你就是找不出来区别点。 你做不到,你考虑不到,就是进不去,入不了那个门。 因为你去看书,去学习,考虑到的就是直接代入,觉得对方是这个病,你看的书上有这样的记载,那就直接去用就好。但有的人,他能看到的是风险预判,哪种情况下,容易出差错。 每个人看的书对其的影响都不一样,但若是你在关键时刻看的一本书,让你忍不住想把这本书带在身上生生世世,忍不住总是絮叨的一本书,那这本书就是你的枕头。就是你的支柱。 (二) 但往往我们干一件事会有烦躁的时候,因为新鲜感过去了,重复的时候,会有这样的痛苦。 但看了这本《伤寒百问歌》,你会发现,作者钱闻礼,则没有这个情况,他研究伤寒做到了精专,顾不上有痛苦。他会告诉你,那只能说这个痛苦是你自找的,因为没有那么的新鲜事,关键是你能不能从种种里找到新鲜。 就像有一个医生,很喜欢去直接给病人看病,网诊他也不喜欢。虽然他现在以讲课为主,但他还是会说,讲课是比看病轻松,因为你即便是讲错了,但是也不会有太多的犯错,因为不直接面对病人。但看病就不一样了,每次看病,每次即便是同样老套的疾病,还是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因为人物变了。 他说,他还是愿意苦兮兮的去和患者面对面。听他们的诉说,看他们的行为,其实也是如同一个剧目一样,你像个导演,看了一场演出,然后你来了一个全盘推倒重建。 这样的结果就是他经常性地接触病人,于是他说,给你们讲课,就会常讲常新,若不然,我没有了源泉的滋养,那以后肯定不会愿意来上我的课。 这和写书的是一样的,你这本书是复制粘贴前人的,还是你临床实践凝练而成的,其实市场都是可以检测出来的。 所以,有的书,虽然其貌不扬,但就是能流传很久。 再则,你看书的时候,是看心境的。心境代入了,这本书你的体会就会不同。 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要你也有点花拳绣腿,若不然,你连热闹都凑不进去。 看这本书,你会有收获,那也是在读了伤寒和金贵无数遍之后,你才会有的体会。而不是反过来。 这本书很薄,只有五万三千字,你想着你若是背会,看懂就能成为一个临床看病的好手,那可能只有两个字送给你,天真。 人生没有捷径走,书更是如此,你对张仲景的伤寒金贵原文还一知半解呢,这本书字里话外的意思,你可能也深入不了。 这就和现在的高考是一模一样,教材都一样,有的也更没上过辅导班,但就是能上好学校,不能把这都归于天赋上。就像教材里面的框架设计,想来搞得清的有几人呢。思维跟得上,拎得清,你才能上名校。 这本《伤寒百问歌》可以说是对原著的总结精华版,我能想象到,他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就如同他把伤寒金贵回顾了一遍。 (三) 这本书里其实更多的强调是他对阴证阳证的鉴别注意点,在治疗时,混淆不清的问题上面,哪些是必须要关注的。 虽然文字寥寥,但某些关键的点,搞明白了,则你的功力会成倍的上涨。 书中有些描述和我们现在很贴切。现在很多人都会有虚烦的经历,这种烦躁让你莫名不可说,形容不出来,但就是心情不好,就是烦,因为啥引起的,也说不好,可能是环境,可能是信息,可能是天气,反正你也归结不到某一个点上,但就是觉得烦,觉得到了一个屋子里会觉得热,首先会想到的是要把空调温度调一下。你觉得空调就是你的解药一样。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但你想不了这么多,于是临床上很多很多,针对这种虚烦,会说,既然有些怕热,那就会用到下法,攻一攻吧,结果呢,钱闻礼在书中说的很明白,“虚烦之证如何别,脉不紧数但烦热,头体不疼不恶寒,若汗若下皆损竭。”就这几句话,在临床上待久了的,自然都会有体会,中病即止,和中病治坏,就在你的一个辩证认知间。 你若是只听着病人念叨说,我烦,我觉得热,你来了个泻热攻下剂,结果就是“热去寒生他病发。” 所以,现在病越治越多,也不奇怪。不是谁都能把契合点掌握到如此恰当的。 这本书,这几天我一直在看,看后的连带效应是我想去看看《外台秘要》,因为钱闻礼把伤寒杂病论的一些描述的有症状特征,但没给出方药的条文,在这里,他归结出了属于哪一种诊断,然后告诉你该如何治,而有些治疗方,他用的是外台的方子。 这就是一本书的连锁反应。 (最后) 古人写书都是兴之所起吗,看到最后到九十三问就结束了, 没有想问的就这样吧,即便不到一百问。没有的话,就不说了,也不废话。个性无处不在。 现在能看到这本书,回溯到当时,真应该感谢那个朝代,感谢宋代理学的发展,钱闻礼和朱熹是同时代的人物,也都是武夷山地区的,朱熹是理学大家,而钱闻礼呢,则是把理学思想的格物致知和医理通俗化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这本薄薄的书籍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就是因为简洁,容易理解记忆,想看的人,自然会主动去保留下来。 时代会淘汰掉很多,但很多也会自发地保护起来,因为实用。 我翻看了很多的资料,没发现有对钱闻礼太多的记录,但就是他这本书,让我对他充满感谢。 一个当官的,最后是因为一本“不干正事”的书,被数代历史记载。戏谑的人生。 想想当时,理学思想影响了一代人,而这代人又通过自身的临床实践,不断地推求医理,进行思辨,再发展了中医药理论。 所以才有了今天,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们拿到手里的书籍,其实就是留给我们的遗产,但我们能不能把这个遗产,做到保值增值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