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梦想做有钱人

 付春文苑 2022-07-05 发布于浙江

定期存款别超过两年

家有余钱怎么存

李付春| (微信lifuchun1129

   本文是付春文苑推出的第(372)篇文章,如果想看更多,请关注公众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在看”以后转走,谢谢!

说到钱,就目前来讲,我的工资加稿费每月大约是个整数,工资基本固定,但稿费每个月是个变数,所以每个月都是在整数上下波动。可我目前还是个穷光蛋,因为每月的房贷&车贷就6.3K,另外一大家人的消费也比较多,基本上是月光族,根本没有存款。
 
今晚的话题来了,就是讲存款。当你们(无我)有了存款以后该这么存。
 
十几年前,我就发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穷汉去银行存款,老板去银行贷款。见到的现象是银行信用社月底最忙,现在也是。
 
平时,老百姓卖了棉花、粮食、杨树、猪仔or羊羔,都会把钱到银行存起来,他们不一定非赶到月底,随时都可以。而月底为啥忙呢?那是有许多贷款户到月底还利息或者走走数字账目。
这部分都什么人呢?老板是也。他们利用国家贷款把公司做强,把事业做大,就是利用国家的钱“借鸡生蛋”。利息一般都不高或者无息,因为国家扶持,所以月底得跑银行刷脸。
 
我从记事以来,就没记得我家有过存款,但父母一生勤劳节俭,所以我家的日子还过得殷实但并不富裕。
 
三十多年前一件事我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刚开始秋收,我家的大豆先熟了,抢种的比别人家早两天,勤劳的父母赶紧把豆子割家来打轧,目的是收下来赶紧去卖掉,应该不是我家没饭吃或急着花钱,因为大豆刚刚打轧以后水分高,当别人的大豆还没收下来,榨油厂或者商贩就先收购,一是重量略高,二是大批黄豆还没收下来,所以价格略高,也好出手。
 
母亲给我们兄妹做熟早饭,我们还没起床,父母就赶着毛驴车拉着两口袋黄豆去赶伦镇集去了,粜豆子。
 
听父母说,他们刚进粮食市场就有人要买,不卖!就想等停下来看看市场行情,指望多卖一分钱。要是直接卖给榨豆油的会少粜一个“零”,就是少卖一分钱,有个小商贩总是围着父母的拉车子转,先是多给一分,老爹不卖,加码两分,还不卖。
老爹让母亲看着,他到市场转转问价,根据大豆的干净程度,也就三分钱的幅度。榨油的收购价最低,他在自家车子前等着人们送上过去,小商贩却满粮食市乱逛。
 
我父母看着有个人给出全集上最高价,准备出手了。因为我勤劳的父母把大豆几乎是一个粒一个粒用手挑的一样,特别干净,也就值这个钱。
 
出手,到公平秤上过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母亲把钱留出当时集上需要花的,就把剩下的钱包了一层有一层,赶完集回家了。
 
等他们到家的时候,我先放学回来了,可见他们在十几里以外的集市上,为了多卖一分钱,耗费了几乎大半天的时间。
 
父母回来,先掏出几个包子,给我们兄妹吃,一人一个,我没见他们吃。母亲用手摸靠身的衣兜,钱还在,从脸上看心情还好,应该是多卖了一分钱吧!
 
当掏出那个包了一层又一层的手绢,数一数钱准备放起来时,立即脸色变了。问我父亲:“那籴咱豆子的人怎么给的你钱?”
 
“那不是我查完了给你了吗?怎么了?你也查来。”父亲说。(查:方言,数的意思)
 
“不是你一会又要回去了嘛!”母亲问。
“坏了!”父亲回味过来了,“那家伙说他需要零钱,又跟我要回去换了两张角票,递给我以后,我接了就给你了,眼看着你包好了放起来的呀!”
 
父亲明白过来了,就是在这个期间,那个商贩动手脚了,把几张十元大票给换了。父亲急的在屋里直跺脚,大哭,打自己的头。
 
哭着说:“还买了一瓶子毒药呢(过几天拌麦种用的),要是半路上早知道这事,我就和你妈一起喝了!”
 
我不知道怎么劝,傻乎乎地站在屋里,妹妹吃了包子后出去玩了,我还责怪父母:“谁让你们接过来不再查查呢?”今天想来我特不懂事,总以为比他们聪明。
 
中午饭吃没吃我忘了,好像是跑爷爷奶奶屋吃完上学去了,那一天下午父母是怎么过的我不知道,但那件事我们家都记忆的非常清楚。写这篇文字时刚跟母亲核实了一下。
 
父母不仅能吃苦,还是非常节俭会过日子的人。就说我家1997年才修盖的第一座砖瓦房子,为啥时间我记这么清楚?因为房檐下那水刷石的地方用啤酒瓶子玻璃制作的时间标志还在。
 
父亲在修盖这座房子以前,去莲红砖窑上下苦力,到头来没给钱,给了一些砖,盖房用了,大约有1/5.。砖质量很差,主要用到铺地面和不重要的地方了。
 
另外我家祖上留下一个树行(hang)子,还是我爷爷在世时种的槐树(有的是在树空里挖沟自己冒芽长出来的),父亲都留着呢。盖房子时用上了大部分,有的太弯不能用,也就整座房子的1/5。其他的砖瓦檩樑门窗都是买的,修盖完了共欠外债23600元。别忘了,那个年代一座房子修盖下来也就三四万块钱,意思是说,我家虽然父母这么节俭,但我家并没积攒下多少钱,也许与母亲常年有病吃药住院有点关系。
当时修房子尾声,没钱进料了,人家扫地出门得结工钱。那是九七年阴历二月二那天,学校中午早放一节,按理说我应该带着儿子回家过小节,家里在盖房,估计那天也没包饺子。我把幼小的儿子留在学校,我不怕丢脸去水坡杨一个学生家借钱,刚到那家门口,学生父母在大门口等着我呢,怪了,他们怎么知道我来啊!学生父亲说,你是李老师吧,你儿子在学校锅炉房打水的时候烫着了,递给我2000块钱(后来他们给转成银行贷款了,韩老师当保人。当时学校有电话,那学生家也有)。孩子年龄小刚上二年级,在西院小学部读书,至今腿上留有十几厘米长的大伤疤。
 
二三十年过去了,家里依旧没钱。银行有存款时候是买房子前夕,家里也就三四万块钱。我这人胆子也大,这点钱就敢买房子。不怕你笑话,手里有五千块钱的时候买的第一台汽车,只要你肯借给我,我就敢花。刚买房子时,我月薪五千,房贷就3200.我就知道,工资要涨,房贷不会,但十年后会还上。
 
就今天来说,还有十万块钱的外债,都是我借孩子的,我妹的,她弟的。都不是外人的,不怕他们逼上门要债。
 
自己没有钱,还谈银行存款呢,不怕别人耻笑我?不怕。因为我写下面这篇文章时还真是亲身经历。
 
当时买房子前,家里卖了粮食,父亲打工挣点钱,我都存银行了。定期的利息高,所以就存五年以上。可是,我也“与时俱进”太快了,手头刚有三四万块钱,脑袋一热,要买房子,都按活期提出来了。
 
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存款不要存三年、五年。这三五年看起来眨眼就来到,可是,你知道在这三五年内的时间里,家庭的变故以及社会的变化,你预料得到吗?
当今社会,重提“日新月异”这个旧词汇,太恰当不过了,所以就有了下面这篇文章。

刊登在20160410    齐鲁晚报》第C07

  作者: 李付春   日期: 2016.04.10   来源: 齐鲁晚报   版次: 第C07版:今日济南·华不注

  内容: 当手中有了多余的资金,有商业头脑的人会拿去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可对于我们普通工薪阶层的人来说,很多人会觉得存到银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一是觉得把钱放到银行里会钱生钱,也算是一种投资... ...

     家有存款      

    作者:李付春

当我们手中有了多余的资金,有商业头脑的人都会拿去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可对于我们普通的工薪阶层呢?无疑会觉得存到银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一是觉得把钱放到银行里会钱生钱,也算是一种投资;二来放银行比放家里任何地方都保险,不是说有人把钱放放家里的保险柜,由于设置密码复杂,自己都忘记了而打不开,还有个人干脆连保险柜就让人给偷走了。更可笑的是我那岳母娘,把辛辛苦苦积攒(儿女孙给的)的两千元现金用塑料袋包好,埋到床地下,一个夏天没过完,那20张老头票就退出历史舞台了,你说可悲不?
 
那么,把钱存银行存期多久为佳?这里面很有学问。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一是家住农村岳母娘的做法让我很感慨,其二是定期存款这件事确实又让我撞了一下腰。
 
五六年前,我就开始有积蓄,首选就是存银行。进了银行听大堂经理一白摆划:“您看我们这里有个存款利率表,活期存款的利率是0.3%,3个月呢是1.1%,3年是2.75%............”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说定期存款周期越长,利息就越高。
 
钱这种东西,确实挺诱惑人的,要不有许多人一生都会为钱折腰。我也经不住大堂经理的善言相劝,既然存钱这档子事儿,是越存时间长了利息越高,咱就存十年的或者八年的。打出存单一看到期利息一栏,那数字确实很诱人。
 
逐渐的,当我的银行卡上超出一万块钱,我就会把整数提出来存定期,期限嘛,当然都是五年或者五年以上。就在前不久还存了一笔两万的,也是五年存期。这不,眼看孩子大了,处对象人家先问买房子了嘛!我不能把说,儿子,把你对象领家来,我让她看看老爸这几张存单。
 
那怎么办?买房子啊!前几年我还写文章,打死我也不给房子当孙子!可是,现在不同了,儿子得娶媳妇,他们需要房子,别说媳妇不干,人家她爸妈更不会眼看孩子结婚后住大街上去!我也不能说,儿子唉,你爹我的存款还不到期,你自己先想办法吧!这是什么事儿啊!
 
怎么办?凉拌,不成。赶紧去银行,把这几张存单都取出来,一下子把房子买了!有个老兄给我出主意,劝我先提出一部分缴个首付,他说这话还以为我是富翁呢,就一个普通老师,家里种着十亩田,这几年的积蓄全提出来也就三四万块钱,缴个首付还得凑。
 
亏了,大大滴亏了。连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说这回亏大了。那怎么办?也不能手里攥着存单去借钱啊!当初我没钱借给别人,现在再去借钱人家谁借给我啊!取吧,别犹豫了,随后就去缴钱买房办手续。
 
记得有人说过,有钱的都去银行贷款,没钱的都去银行存钱。这句话很对,有好多富豪他们之所以越来越有钱,就是利用了银行的贷款做周转资金;老百姓手头有点钱舍不得花,都存银行支援国家建设了,我就属于后者。
那怎么办?有钱存银行,这也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活,要不怎么会有理财一说?银行存款,别听大堂经理瞎忽悠,也别看银行里挂在墙上的利率表,你得计划一下近期有没有用钱的情况,谁知道一个家庭三五年以后的变故?所以,存款时间最多是三年,要不就是一年。到期没用着再续存也比一下存五年而提前支付划算得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