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尚简单的生活

 付春文苑 2022-07-05 发布于浙江

作者:李付春

 最近爱上了“浪费时间”。本来20分钟的车程,我却喜欢浪费一个半小时。我倒不是因为汽车加不起油,买起马就置得起鞍,也不是为了什么环保。喜欢骑行60里锻炼身体,把时间浪费在路上也是一种消遣,就因为喜欢慢生活的节奏。

生活不想太累,工作也不想太紧张。

尤其从老妈走了以后,一直情绪非常低落。前几天跟河北校长电话后,通过王老师的开导,我才知道这是正常现象,他说我得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过去这道坎儿。时间是忘却痛苦最好的良药。

本来就喜欢跟自己玩,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朋友,是最好的知己。我确实不想过得那么累,想一下子把地里的玉米卖青了事,可是,思前想后还是不划算。我承认工资不低,可是房贷&车贷的压力占去工资的三分之二,所以日子依旧过得很紧吧!

计划不如变化快,原本说好卖青的,一夜思考后还是自己弄家来,因为玉米有涨价走势。累点总会有个头,不干就完了。我本是农民,干活不打怵。

慢慢来吧!这同样是享受慢生活。

本文是付春文苑推出的第(133篇文章,如果想看更多,请关注公众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在看”以后转走,谢谢!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深圳人最早提出的口号。

随后的二三十年间,中国大地上到处都是“就是金钱”,一切向“钱”看。人们都高效率、快节奏地跟时间要效益。因此使得人们一切都是快节奏,想慢也慢不下来了。就好像一次次提速的列车,简直没有慢挡位了。

为了钱,跟时间赛跑。看吧,目前现阶段的每个阶层的人们,都在为着自己的钱、权或者利,大脑皮层里的每个细胞都在高速地旋转着,甚至有些超负荷。那怎么办?也不能为了生活去拼命,去累死。所以,人们选择了忙里偷闲,尽量把生活过得简单些。

 

(本文刊发《心理与健康》2011年 第10期 )

生活的节奏在加快,如果我们像“龟兔赛跑”中的野兔那样,绝对不是聪明人的所为。把生活过得简单些那是养精蓄锐,蓄势待发的前戏,也是生意场上一个看准目标以后缓冲的过程。

谁都不想过得太累。生意场上灯红酒绿,推杯换盏,看似高雅、有品位、上档次的生活。可是,对于那些整天生活在那种环境中的人们,何尝不想陪着老娘妻儿吃一顿家常便饭,享受一时的天伦之乐?所以,他们会向往那种无忧无虑的凡人生活,希望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不受外界的干扰。

简单生活是一种返璞归真,但不是那种刀耕火种的简单生活。那是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安排得健康纯净、简朴有序。这种复杂之后的简约,华贵之后的淡雅,是时尚营造出来的概念,所有人都可以来分享: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对自身、对环境保持真实的自我,这种时尚轻松、不麻烦的生活方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推崇,成了人们有目的的生活方式之一。

如果你是达官贵人,不一定非得不去学用数码相机的使用,也用不着懒得不去收发手机短信息,更犯不着戒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有些应酬你不到场就不那么完美。但是,你完全可以把你的日程安排得有序一些。要不周六在家陪父母,周日陪妻儿,要不把一些能让别人替你分担的工作或者应酬,让他们去做。

如果你是俗民百姓,你也千万不要为了生计而去拼命挣钱。身体那可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过早地把身体折腾毁了,弄不好未老先衰或者把老本给赔上,即使挣了那么多的钱,每天在痛苦中度过,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早已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目前人们追求的就是生活质量,一种丰富、健康、和谐、悠闲的生活方式。以前是粗茶淡饭,什么事情都是用两只手亲自去做,送个通知还要两条腿跑着或者骑辆破旧自行车送达。

 

现代化取代了双手劳动,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取代了两条腿走路。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取代了粗茶淡饭。可是,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吃出了“三高”,吸收了辐射,懒出了肥胖等许多疾病。

现在提倡的“低碳生活”,就是要回归生活的原生态,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可持续性”生活方式。让人少一些应酬,多陪陪家人;少一些洋餐,多一些“土饭”;少一会电脑,多一会锻炼;少一次乘车,多一次步行。让我们在简单生活中寻求健康和愉悦。

(本文首发《心理与健康》2011年 第10期

2010年第40期《作文周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