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灭佛:中国最早的灭佛事件

 若悟369 2022-07-05 发布于安徽
文章图片1

前因:1、北魏拓跋焘统一北方,2、盖吴起义;后果:国史之狱

前因

1、北魏第三任皇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2、盖(ge)吴起义:北魏时由卢水胡人盖吴主导的一场民变

公元446年,北魏皇帝拓跋焘在长安宣布禁佛,命留守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的太子拓跋晃废除全国佛教,史称“北魏太武帝灭佛”。

其实,在此之前,拓跋焘便有了灭佛的征兆。

原来北魏上下受到佛教传入的影响,全国崇尚佛教,包括拓跋焘自己也喜爱谈论佛理。但是后来,南朝宋文帝进行北伐,拓跋焘才发现因为大多数人都遁入空门,朝廷竟征不到兵,且按北魏当时的律法,和尚是不用服兵役的。于是,拓跋焘决定改变律法,宣布凡是五十岁以下的僧人,都必须还俗从军。

后来,北魏因长期打压鲜卑以外的胡人,引发了民变盖吴起义,拓跋焘起兵西伐,途中在长安稍作休整。

不料,魏军发现长安佛寺中藏有大量官银、武器与美女。官银是佛僧与北魏达官来往所获,武器是僧人与民变首领盖吴勾结而得,美女则揭示出僧人淫逸享乐的生活。

文章图片2

八公图 陈闳

拓跋焘知晓后,大为愤怒,下令焚毁长安所有的佛像、佛经,坑杀长安全部的僧人。

此外,拓跋焘对佛教的偏见,除了上述的这些经历之外,还来自于两个人的“洗脑”,一个是宰相崔浩,一个是天师道天师寇谦之。

崔浩,是拓跋焘的宠臣,曾帮助拓跋焘完成统一北方的事业,受命编纂国史,是北魏当时最为显贵的汉人。崔浩信仰道教思想,由他建议所开打的战争,往往是运用道教阴阳思想所完成,于是拓跋焘对道教学问颇有好感,加上崔浩加油添醋,用许多溢美之词美化道教,导致拓跋焘逐渐弃佛崇道,改变了朝政氛围。

寇谦之,则是北方天师道的代表人物,他受到崔浩的支持,被拓跋焘任为国师,在首都建立了道坛。

有一次,拓跋焘梦见爷爷与父亲责怪他听信馋言,拓跋焘梦醒之后,感到相当不安。崔浩与寇谦之便告诉他,这必定是佛教高僧玄高施法所致,请拓跋焘抓捕玄高,避免他继续作恶。

拓跋焘听信之后,便命人将玄高抓进囚牢,另一在平城传教的高僧慧崇也受到牵连,与玄高一同被捕入狱,不久被处死。这是北魏灭佛事件的先声。

文章图片3

崔浩

之后北魏正式开始了大规模的灭佛活动。

拓跋焘不仅摧毁各地佛寺与佛经,还下令禁止王公与百姓私自藏匿僧人。如被发现,一律诛族。这让所有鲜卑贵族极为惧怕,不敢与嗜杀的拓跋焘作对。

北魏境内的所有地方官兵收到旨意,也开始清除各地佛寺与僧人。这些佛教徒抵挡不住,寄望于朝堂之上,信仰佛教的太子拓跋晃。

当时,拓跋晃违逆了父亲的旨意。他并没有立即下达灭佛的命令,暗中透露了信息给各个佛寺,于是僧人大多都躲去了山西大同境内的武周山,躲避了全城的搜捕。各地信佛的人,也在暗中帮助僧人逃离。其余成功避祸的僧人,在此次灭佛活动后,则想办法逃到了南朝,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来自西域、印度的僧人,也因此不敢往北,纷纷来到南朝传教。

文章图片4

讲述北魏历史的知名电视剧《锦绣未央》

这次灭佛事件开中国古代灭佛先河,除了有大量佛教徒惨遭迫害之外,由前秦君王苻坚、后秦君王姚兴打造出的许多佛寺与佛塔,也几乎毁于一旦,如此大规模的活动,总计摧毁了四千座佛寺与五万名僧人。

后果

国史之狱:谋臣崔浩身陷国史之狱,遭受诛族

结论:北魏灭佛,是中国历史上佛教遭遇的一次大危机,直到北魏文成帝即位后,这场危机才终于平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