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勇敢追梦人的舞台-曼岛TT(中)

 探觅汽摩 2022-07-05 发布于四川
前文链接
之前说本田的时候我也说到,当时本田的高性能摩托车起源就是源自曼岛TT。和现在不同,曼岛TT的比赛在当时可是绝对是世界摩托车比赛的顶级舞台,地位就相当于现在的motoGP正赛,本田宗一郎做梦都想在曼岛TT获得胜利。通过自己不懈的奋斗和努力,1961年,本田凭借着它的2RC143赛车包揽了前五名,就跟好莱坞大片的超级英雄一样实现了在这里获胜的梦,再到后来,直到目前眼下本田成为了世界摩托车世界绝对的毫无争议老大。
说回曼岛TT,刚才说到第一届比赛开始于1907年,至今113年了。113年的时间对于我们现代会是个什么概念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所有我们目光所及的一切早已今非昔比。但是难能可贵的,曼岛TT它还是一百多年前的那个吓人的样子,从未改变。
现在具体说说曼岛TT危险之处在哪几点:
第一,前面说了场地赛的赛道大多数区域都是缓冲区和保护区,而曼岛TT的赛道旁边是什么?就是马路牙子、电线杆子、家庭院坝围墙甚至是巨石和悬崖。这就造成了车手和在场地赛比赛相比一个巨大的不同,场地赛可以最大范围的利用赛场宽度来走位,而曼岛TT在那么快的车速下如果越接近赛道边缘基本就是越接近死亡。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场景,我们大马路上走路是不是觉得没有压力?但是你要是右手边20厘米正在修地铁,挖了20米的深坑,你还能保持一个平常心来走路吗?是不是觉得自己右手边就传来一阵阵的恐惧感?正是因为这个巨大的恐惧感,所以车手要做的就是保持在最大可控车速的情况下去尽量走直线,远离路边。
第二,正因为曼岛TT的赛道就是日常的单向两车道,并且时常伴随着高低起伏,同时直道很多,车手最多会有6次以上的机会能油门到底把车速整到接近320公里每小时。大家可以试想下一般国道上对向两车道的限速是多少?再想想320公里车速是什么概念。
第三,在平均200公里以上的车速下,车手根本是不可能提前看到弯道的。那么车手是怎么过弯的呢?只有凭借记忆,而不是像motoGP车手那样提前老远就能看到这个弯道和当时周围的情况。曼岛单圈全程赛道长度达到60公里,就意味着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对一个弯道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准备,因为你跑一圈再回到同一弯道可能都在20分钟以后了,那么快的速度下20分钟代表什么?一般场地赛一圈也就三、五公里,可能几分钟你又跑回去了,又有机会练习这个弯道了。还有个关键问题就是数量,场地赛由于单圈只有最多五公里长,造成的结果就是弯道最多单圈也就十多个,但是之前说过,曼岛单圈有多达245个弯道,所以这也就造成了车手对弯道的熟悉程度和赛前准备完全不能和场地赛相比。
第四,正是由于上面的结果,这种街道赛的车手不会使用什么磨膝过弯、磨肘过弯等专业夸张的场地赛动作,一般都是蜷着身子缩在车里,并且车辆相对直立来驾驶的。
第五,曼岛TT的赛车虽然只是加以改造的民用车辆,虽然它比不上motoGP里面这种人类科技极限的赛车,但是差距并没有说大的无法想象。你随便到中国任何一个川崎大贸店买一台ZX-10R,整车直接快递到曼岛几乎不用改装就能直接跑曼岛TT了。这些车直道轻轻松松极速就能干到300公里以上。
第六,各位曼岛TT的比赛我都不说让你真正参与了,就算是看几分钟是不是都让你紧张得瞠目结舌?保持这种紧张情绪都已经很费神了,而真正参加曼岛TT比赛的车手从热身赛到正赛完赛基本要持续2个小时以上,这种对于体力和精力的极度消耗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基本上就以上几点,光听是不是都已经让人瑟瑟发抖了?更不要提我文章最前面说的雨战雾战团战超车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的标题是“勇敢者的游戏”了。曼岛TT自举办以来直到今年,一共有257名车手、工作人员、观众在这项比赛中遇难,相对来说受伤都应该算是幸运了,完赛就已经要烧高香了。另外我要说的是,曼岛TT的比赛奖金真的相对付出的代价和承担的风险来说真的是少之又少。就这么可怕的比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优秀的车手为之向往?看到这里,我又要更深一步说明之前我对于曼岛TT车手的看法了:没有一个正常人想去送死,他只是想挑战自己,游走在边缘去试探人类的极限。在我看来,就算没有获得好成绩甚至完赛,只要敢于去曼岛TT参赛的人,那么他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凭借他们非凡的驾驶技巧,同时不断在直面死亡、突破恐惧、超越自我、战胜困难。试问,你在说他们是找死的时候,你有没有他们的勇气敢于放下自己身外的所有,代表人类去探寻那个伟大的极限呢?如果没有,请你为他们鼓掌叫好,就算他们听不到,也请在心中为他们祈祷,他们就是一群敢于付诸行动的追梦人!
说完了危险性,再具体说说赛制。一届曼岛TT正赛分为同组别赛和高级组赛两大类,一共九场比赛。
同组别赛。首先,你要有一台组委会目录里的车,级别分超级改装组(Superbike)、原装组(Superstock)、650cc轻量组(Lightweight)、600cc两轮组(Supersport)、600cc边三轮组(Sidecar)、零排放电车组(Zero TT)一共六个级别八场比赛。赛车的选择就必须在满足每个组别要求下,同级别进行比赛。
超级改装组允许爆改,大概要求就是双缸车排量不能超过1200cc,四缸车排量不能超过1000cc,车重不能低于165公斤,全场比赛是一共跑六圈;原装组要求只能轻度改装,车重不能低于170公斤,全场比赛只跑四圈;650cc轻量组要求车辆必须是四冲双缸水冷量产车,最大排量650cc, 且必须是2006年以后车型,跑四圈,这里特别要提到两个我们国内车友相当熟悉的品牌,春风动力和宗申摩托。春风曾经多次参加这个组别的比赛,并且并不是参加这么简单,我们春风还曾经在这个组别以离第三名只差2秒的成绩拿到第4名,对这个组别的霸主川崎和铃木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这也是我一直说春风有我过现在摩托车的最高水平的原因之一;600cc两轮组允许四缸600cc的车,或者三缸的675cc的车,或者双缸750的车,车重不能低于161公斤,比赛细分TT1和TT2两场比赛;边三轮组并不是我们脑中那种胯子,它样子完全不一样,要求车子必须采用500cc-600cc的四缸摩托车发动机,它只跑三圈,比赛也细分成TT1和TT2两场比赛;最后一个零排放电车组就是欧洲人特别喜欢表现环保精神的一个噱头,当然由于电动车的通性,它先天一个问题就是跑不远,所以它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它只跑一圈。
高级组赛(senior TT)。前面说过同组别比赛的车都是每个级别严格划分的,而不限组别比赛就是所有组别,比如你不服气,你说老子参加600cc两轮组的我就不服你超级改装组的车,那除了边三轮组赛车,你们就可以同场竞技。这个比赛是在同组别赛的八场比赛后进行,算是整个赛事表演的压轴大战,比赛跑六圈。这个组别的冠军含金量是最足的。
一届曼岛TT一个车手可以参加除了边三轮组两个组别以外的七场比赛。除了650cc轻量组和零排放组之外,能同时获得其他的五个比赛冠军就是大家心目中认可的曼岛TT大满贯,所以一届曼岛TT一个车手可能获得多个冠军。

勇敢追梦人的舞台-曼岛TT(上)




★过 往 话 题★

过日子的车,啥样的发动机才是真的好(上)

过日子的车,啥样的发动机才是真的好(下)

聊聊那些驾校不教的摩托车驾驶技巧(一)

聊聊那些驾校不教的摩托车驾驶技巧(二)

说说那些200匹马力俱乐部的摩托车(先聊聊排量和马力)

说说那些200匹马力俱乐部的摩托车(性能怪兽们)

为什么骑摩托车必须带专业摩托车头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