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的有点舍不得分享诶,这可是我的独家心得

 HX_chen77 2022-07-0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普通人》剧照

共2608字,阅读约需5分钟;
如果进度条太长,是因为留言。
胖友们!我今天要分享的这个东西,真的真的很棒!我保证你之前没听过,保证对你超有启发。在人际关系、学习、减肥、变自律、谈恋爱、养娃等方面,都会对你很有帮助。

我先讲一个故事噢!就是因为这件事,我才想通这个东西的。

01


上个月,我在某知名平台上传的一个视频火了,在热门榜单上待了6天。这个事情,下篇文章会跟大家详细分享,超开心!

这不是上了热门嘛,播放量达到了数百万量级,有很多很多人跑来关注我,还有不少人给我发私信。我没具体数,但300个对话框肯定是有的。

我……我几乎一条都没回复……

因为我觉得根本回不过来,我没有办法啊……

胖友们知道的,公众号的私信和留言,大多数我都会认真回复,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觉得我要回复,而且要认真回复,像是跟朋友聊天一样,很自然。不回我会觉得很别扭,有一种朋友给我发微信我却不理的不适感。

所以,为啥公众号我就不觉得回不过来?为啥到了B站和小红书等视频平台,我就斤斤计较我的时间和精力了呢?!

前两天我突然想通了,听我慢慢道来。

做自媒体中的个人IP,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让读者/观众感受到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性格、有情绪、有态度,有优点也有缺点。

大家知道的,公众号里的冷冷,很真实、很鲜活、很好玩。我和胖友们的关系很亲近,像是从未谋面却彼此看重的朋友。

但在B站和小红书,我就像一个输出方法论的机器人,离关注者很远,他们是看不到「我这个人」的,只能看到「我的内容」。

哎,你说,视频平台,明明有声音、有画面,个人的形象理应比文字平台更鲜活呀,我怎么还变成一个智能干货机器人了呢?

于是我就在思考,我在公众号是如何与读者建立情感连接的?有哪些做法是可以借鉴的?如果我同步在B站和小红书做这些,问题不就解决了嘛!

我稍微捋了捋,大概有:回复留言、回复私信、不掩饰自己的缺点、坦诚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我想着:行!那我在B站和小红书也挨个照做呗!

但是,刚想到这里,我突然间就明白了。

我完完全全搞错了,大错特错。


02


我在公众号做这些事,并不是事先想好的,并不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回复留言和私信也好,在文章中剖析自己的缺点也好,并不是我的技巧和套路,我完完全全是发自本心去做这些的。

不好意思大家!我接下来说的话会很矫情呃呃呃呃呃呃,但的确是真实的心路历程,也只有把它们原原本本地分享出来,我才能讲明白这个重要的思路。

这样吧,我直接把当时我在备忘录里随手敲的东西,摘录给大家看:

重要的是,真心地把他们当作朋友,当作具体的个体,在意他们的感受,给予真诚的回应。

你真的把他们当朋友,觉得对他们有帮助,你真的很开心。

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对的。你是什么样的人,读者是能感受到的。

哦,我明白了,我在公众号上面,投入了多少时间、精力、心思和感情,读者的每一个反馈,我都十分珍惜。会截很多图,收藏起来。

是啊,读者是能感受到的。

我明白了,都是一样的。


好咯!就是这样!

也就是说,我回复留言、看到你们发来的消息会笑会眼睛酸,这些都不是技巧、不是手段。我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我把我和读者的关系界定为“朋友”,并且发自内心地珍惜这份联结,于是自然而然有了那些表现,大家觉得我很真诚很可爱、值得信任,进而同我建立了情感连接。

但如果反过来,把同读者/观众互动、暴露真实的自己,作为运营的方法,试图得到某种结果,是行不通的。这些都是表象,并不是本质。

这是一种伪装,是试图扮演某种人设,进而获得功利的结果。

而且我跟你们讲,用不用心,读者/观众是能感受到的。你是出于技巧在做,还是发自本心,你的关注者并不需要任何方法,只凭本能就可辨别。


03


好吧,真的……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

我刚刚开始做B站和小红书,初来乍到,觉得陌生和疏离,我只是在用理性做这个事情,还没有投入过感情。所以,我会计较投入和产出比,觉得做视频可以给我带来流量,但是回复私信不能,所以就不愿意做。

但是以后不会了。

对我而言,做自媒体,最最最珍贵的一点是,我创作的内容可以切实地帮助别人。看到读者给我发的消息,诉说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发生了哪些改变,以及对冷冷的感谢和喜爱,真的真的真的太快乐了。

我想通了一件事,这种快乐的根源,其实是帮助具体的人。大家都听过一句话,“爱具体的人,而不是爱抽象的人”。

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我在B站和小红书做视频,我想的也是做有价值的内容,帮助别人。但我之前却不肯去回复别人的私信,因为我定义的要帮助的“别人”,是一个抽象的存在。我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值得追求的事情,但其实潜意识里的出发点依然是自己,是为了满足自己,让自己“高尚”。

真正的帮助别人,出发点应该是对方,是帮助具体的人,爱具体的人。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在公众号做的事情,也是我之后会在B站和小红书做的事情。读者/观众不是面目模糊的群像,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个体。
好吧,说实话,我纠结过要不要分享,毕竟这是我做「高冷冷」账号的核心所在,被学走了怎么办!

但我转念一想,分享出来也没关系。技巧可以模仿,但本心是学不来的。嘿嘿。


04


想通这个事儿之后,我突然理解了之前看的书。再打几颗栗子,大家就明白这个思路多有用了。

自省后我们承认,内心深处的确觉得儿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所以不论我们多么注意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其效果都是有限的,因为表面的言行终究掩饰不住其背后的信息,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护。”此时我们才开始觉悟: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最要紧的不在于言语或行为,而在于本性。言不由衷、虚伪造作的表面功夫很快就会被识破,何以建立圆满的互赖关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与身份不相符的行为不会持久。

真正的行为上的改变是身份的改变。你可能会出于某种动机而培养一种习惯,但让你长期保持这种习惯的唯一原因是它已经与你的身份融为一体。任何人都可以说服自己去一两次健身房,或者吃一两次健康食品,但是如果你不改变行为背后的信念,那就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我有个朋友减肥超过100磅,她的秘诀就是问自己:“健康的人会做什么?”她一天到晚的生活都会以这个问题为指导。(《掌控习惯》)

我之前看到这几段话的时候,觉得有用,但没觉得特别有用。直到我想通自媒体的相关问题,我才发现,天呢,这两位作者给出的方法真是太棒了!

学习也好、跑步也好、交朋友也好、谈恋爱也好,这个思路都会很有帮助。结合前面冷冷亲生的栗子,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图片图片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