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董鸣亭 永嘉路569号吴光汉故居 图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引 子 2022年6月1日,上海复工、复产、复商。 当人们正在为吃喝拉撒、房贷、车贷、消费贷犯愁时,一笔2.5亿房屋交易成功,而且,买家不看实房就直接收入囊中,让刚从隔离房走出来的爱好老洋房的人们感叹无限,原来,上海的老洋房永远是让人追逐,只要挂牌,就有人要。 因为,上海的每一幢洋房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也是上海的故事。 永嘉路569号 图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01 吴光汉旧居 这笔2.5亿交易成功的洋房位于永嘉路569号,中国染料化工创始人之一吴光汉的旧居。 2017年,为收集有关老洋房的资料,我有幸采访了吴光汉的女儿吴兆玉女士,她为我讲述了她的父亲和这洋房的故事。 吴光汉(1911.10.21—2001.11.6)祖籍杭州,193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 工学士学位。土木建筑设计高级工程师,著名企业家。也是中国染料化工业的创始人之一,是他和朋友们一起,发明了适应中国老百姓适用的染料,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 吴光汉育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照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吴光汉活了整整90年,这90年的人生道路,镌刻着他光明磊落的点点滴滴,也正映照着他的父亲,吴大昌——一位留美海归的知识分子,他为儿子取名“光汉”,寓意-----为振兴国家,做一个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吴大昌,当时以杭州府中学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预科,是中国第三批“庚子赔款”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学习的留学生,1913年赴美, 1918年抱着为国效力,振兴民族的愿望回国,是“庚子赔款”留学生中最早的“海归”之一。是上海浚浦局聘用的第一位华人工程师,是第一位为上海港在杭州湾寻找新入海口的工程师,也是向当时的国民政府提供建造杭州钱塘江大桥咨询的第一人。 不幸的是,在吴光汉12岁时,年仅32岁的吴大昌因病英年早逝,撇下了年轻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留下了宏业未竟的深深遗憾。 孤儿寡母艰难生活的日子里,吴光汉刻苦学习,仅用了8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初中到大学本科的学业,并获得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第一届第一名的殊荣(毕业文凭是“土字第一号”,现存浙江大学档案馆),时年20岁。 吴光汉毕业后继承父业,考入了父亲生前工作过的上海浚浦局,成为局里最年轻的土木工程师。 1935年,中国市场充斥着洋货,国家资金外流,民生凋敝,在百姓的“爱用国货”的呼声中,民族工业应时兴起,与外商抗衡。 吴光汉就和浙江大学的同窗办起了“华元染料厂”,生产当时市场上尤其是农村最需要的黑色的硫化元染料,打击了外商的垄断,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国货。 1937年,上海爆发了“淞沪之战”,工厂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毁于一旦,但吴光汉并没有停止创办民族企业的脚步,在上海租界先后创办、投资了二十多个项目,为民族工业保存了微弱的星火,为抗战胜利后的东山再起储备了足够的能量。 在抗战中,吴光汉没有和日本人做过一笔生意,他以自己的精明、坚韧和正直抵御了侵略者的经济渗透。 吴光汉在永嘉路569号的全家福 照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新中国成立后 ,吴光汉迎来了能大展宏图的机会,在一年内创办了“华亨”化工厂,寓意为“中国的化工大王”;“丽华”染料厂,寓意为“使中华更美丽”,寄托了对国家美好前景的展望。 1979年,吴光汉赴京参加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创建工作,任房地产部总经理,首创“自行总承包”方式,主建了北京当时最高的建筑——国际大厦和京城大厦。改革开放后,吴光汉赴京工作十年,把自己晚年献给了国家。 这时的吴光汉,已经把自己和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国荣则企业荣,国盛则事业盛,是吴光汉一生未变的信仰。 02 赉安洋行 抗战胜利后,吴光汉从一个政府要员那里,买下了位于永嘉路569号这幢洋房,并且进行了翻修,在翻开屋顶时,发现了一个包裹,是几张油皮纸包着的,当打开一看,里面却是一把小手枪。根据吴兆玉女士的分析:卖出这房子的人不是一般的人。 吴光汉的一家人就生活在这里,吴兆玉从一岁就住在这里了,这一住就是70多年,直到2018年,洋房以1.38亿被一位神秘的人物买去,听说是央视著名主持人,但是,洋房一直空关着,直到2020年又被几家专门经营老洋房的中介公司以3.2亿挂牌,但最后,以2.5亿元成交,这次的卖家是谁?目前仍然是个秘密,但大家最想知道的是洋房的前世今生。 当吴兆玉女士准备搬离这个生她养她的老洋房时,她从墙壁上取下来一块砖头,这是一块红砖,上面印刻着一行英文字母——LUN xHING。 吴兆玉女士告诉我:这幢洋房的设计者是赉安洋行。 照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赉安洋行是由三个法国人组成,即A.Leonard 、P.Veysseyre 、A. Kruze 。 Leonard曾在1908年就读于法国高等美术学院,并在第一次战争爆发时获得文凭。但是血腥残酷的战争使他到了1919年才获得了建筑师的头衔。 而Veysseyre在1912年起曾是法国著名建筑家Georges Chedanne的学生,他于1914年就读法国高等美术学院,他和Leonard一样,都怀有建筑设计师的梦想。但一场战争的来临把他们的梦想暂时搁置了下来,他们不得不放下设计图纸的笔而拿起了冰冷的枪成为了一名战士。 Leonard和Veysseyre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Leonar一个是空军,Veysseyre一个是陆军。 当战争结束,他们俩载誉归来,因Leonard在战争中负伤而获五项嘉奖,以及法国荣誉勋章、法国战争十字勋章、军事奖章和比利时战争十字勋章。Veysseyre也曾三次主动要求重返前线,因身负两处重伤,获得了战争十字勋章、两次嘉奖以及五项其它勋章。 面对自己用生命换来的荣誉,他们梦想成为建筑设计师的伟大理想又再次复苏,先后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来到了上海。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波及整个欧洲的时候,中国,尤其是上海被很多西方人看作是理想的避难场所,因为这里远离战场。 二十年代的上海已是国际知名的港口大城市,更是外国人可以大显身手、发展自己事业的理想场所。 1922年,Leonard和Veysseyre这两个年轻的艺术家在上海相遇,共同的理想和使命感是他们把自己的才华和理想付之在这块陌生但又充满了生机的土地上,他们决定用自己的青春共同展示出他们的才华与能量。 于是,Leonard和Veysseyre把时间和兴趣都投入到工作中,并为自己取了中国名字——赉安和保罗,并以赉安的名字为设计公司的名字——赉安洋行。那年,Leonard和Veysseyre分别为26岁和30岁。 多么年轻的岁月啊,年轻的心和上海这座开放的城市紧紧连在了一起,随着他们在上海的生活和工作,渐渐地他们把感情也溶进了这块土地上,他们学习中国的文化,了解上海的风土人情,以他们的才华在上海这个严格的国际竞赛中脱颖而出。 永嘉路569号 图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从赉安洋行的建筑可以看到法国古典主义直到法国后期的建筑元素,30年代,赉安洋行建起了许多Art deco 风格的老公寓,再一次将法式线条布满了法租界的上空。 自他们20年代初合伙组建的赉安洋行开业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法租界的建筑设计行业,接受了一系列法租界内重大项目的设计,奠定了其在法租界内的设计地位。 从此,赉安洋行以高等美术学院的学生激情及知识,保持着他们艺术家的灵魂,这三位法国精英以精诚合作的态度,向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表示着他们的赞美和激情,他们在折衷混杂的大上海创造出更多的美丽篇章,同时这三位建筑师名字的首字母缩写LVK也署在了许多老上海的建筑上,把他们最优秀的设计作品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上海。 上世纪九十年代,赍安后人曾来寻访赍安设计的建筑,造访过永嘉路569号,赍安后人表示,这是赍安设计的上海建筑中目前保护得最好的一栋民居。 永嘉路569号 图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当吴兆玉收起那块印有LUN xHING的红砖时,她再一次伫立在花园里,细细品味自己的家,每一个的窗棂设计,那屋檐下的横线,那些依靠形体来突出效果,强调水平线条,横向带状窗、水平向阳台和转角窗的运用,一一透露出了赉安洋行的设计之艺术和生活气息,并把他们的艺术范儿浸润在每个细节中,在为民居的设计中,在进口处会种上一棵女贞树,一棵会开花结籽的树,一种有药材作用的树。 透过女贞树,她还闻到了花园里飘来的一阵阵桂花香味,还有花园里树木的清香。那桂花树就种在东边的大门口,有六棵,意寓着六六大顺迎接贵客的来访。 永嘉路569号 图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她仿佛看见了父亲和母亲带着她在花园里玩,花园有500多平米大,种植着各式花木,她就看着风儿把花园里的叶子吹在了在草地上。 她的眼前就会出现很多场景,春节,大年初二,花园里坐满了父亲工厂里的工人,大家喜滋滋地吃起了新年饭,花园里有很多孩子在嬉戏,有蝴蝶在采蜜,有轻盈的小鸟在花园里欢唱。 03 中国娃娃诞生地 吴兆玉女士还告诉我,永嘉路569号是中国娃娃的诞生地。 永嘉路569号 图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各个街道办起了各种各样的生产组,也是当时政府号召家庭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为国家建设出力,办起来的小作坊。 吴兆玉的母亲毕业于蔡元培先生创立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堂,也就是现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是林风眠当的校长。 母亲就和几个要好的小姐妹,也为了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了一个十几个人的手工艺小组,加工组就设在永嘉路569号,专门做中国民族娃娃。 永嘉路569号 图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那时,外面店里卖的全部是金头发绿眼睛的外国洋囡囡,这帮人就做中国娃娃。她们没资料,也没经验,更没有技术,就是一群家庭妇女。 组里,除了母亲会画图以外,还有一个美术老师,也是母亲国立艺专的同学,她就住在569号隔壁,是位画西洋画的,专门私人教授油画素描水彩的。她应母亲的邀请,做了小组技术指导。 她们买来了外国洋囡囡,拆开来,研究结构,画出头、身体和四肢的图样,然后用石膏做模具,在模具里头填满木屑搭和胶水个糊状混合物,像翻砂一样,做出娃娃身体个各个部件。 做好了毛胚,接下来就在外面涂上涂料,再抛光。娃娃各个部分是用橡皮筋穿连起来个,才好动的。娃娃个五官画成啥个样子呢?当然不可以是金发碧眼的,应该是中国人。 1956年吴家长子结婚的,收到的母亲亲手制作的结婚礼物 图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画面孔就事情就落到了母亲的手上,这是一个非常仔细重要的活,稍微有一点点不小心,娃娃面孔的表情就会变了。 经过多次研究和操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娃娃诞生了,这些娃娃身高全是50公分,娃娃的服装是五十六个民族的服装,母亲和小姐妹们买来了各种各样的绸缎布料,按照民族画报上各个民族的服饰设计裁剪缝制,大到款式,小到一粒小扣子一条细花边,全部是十分个精到逼真。 在永嘉路569号诞生的中国娃娃 图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后来,这些中国娃娃,上海市政府作为礼物送给外国朋友,为国家争了光,母亲更是高兴,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中国娃娃却是在这幢洋房里诞生的,为今天讲述这段传奇增添了色彩。 永嘉路569号 图片由吴兆玉女士提供 尾 声 任何的房子都是用来住人的,只要有了人,才有了房子的灵魂和传奇。 吴兆玉非常敬佩自己的父亲吴光汉,他永远充满旺盛的工作动力,年届七十仍奋斗不息。最让人感怀的是,父亲在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十年从未拿过工资,自己是房产部总经理却没有在北京有过一平方的房子。 这就是吴光汉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赋予了永嘉路569号的传奇和宝藏。 该洋房建筑面积386.4平米,占地面积833平米,分为三个单元,主楼及两栋副楼,房屋主体为法式风格,拉毛外墙为主,清水窗柱、窗台、清水砖拱进行点缀,窗柱与部分墙面由红砖贴面进行装饰与点缀,二楼阳台部分采用塔司干柱式的柱廊,三楼有弧形凸起的阳台,采用了涡卷铁艺,檐部为拱券状。 2017年市场挂牌价格1.6亿人民币,2018年以1.38亿成交。 2020年市场挂牌价格3.2亿人民币,2022年以2.5亿成交。 不知道哪年哪月?将会以多少价格再次成交?为上海的传奇注上一页。 城读特约撰稿人:董鸣亭 作者介绍: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著有《上海十八相》《上海十八样》 《上海十八行》 《上海十八恋》《女贞树下LUN--上海老洋房的故事》(与陆伟合作)长篇小说《蓝宝》等著名图书,被读者称为“石库门女作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