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之后,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军发动进攻,解放战争一触即发。 东北,当即成了双方对决的焦点地带。 为何如此? 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工业基础实在太好,建国后还有“共和国长子”的美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苏、国、共”多方面的复杂利益纠缠都在这里聚焦,牵一发动全身,马虎不得。 重要归重要,但一开始蒋介石对于接收东北的态度并不积极,还担心因此会和苏联方面发生冲突。 这就让东北成了一块被国民党忽视的战略要地。 被忽视的战略要地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蒋介石并不打算直接攻下东北,而是认为进军到锦州一带就可以了。 他是浙江奉化人,大本营在南京,待惯了江南富庶之地,认为江浙才是战略重心,自然对这块北方“沃土”视而不见。 对他来说,东北实在是太偏远了。 此前张家父子这些地方派系的统治也让他心里很不痛快,所以很少在这里活动。 另一方面,蒋介石从来不是身负民族大义之人,他的家国概念和领土主权意识都不是很强。 在心理上是愿意充当洋人买办的,也是可以为了统治利益,将东北拱手相让的。 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对日本的态度一直都是不抵抗。 面对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做法,他告诉国民:“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听上去是深明大义的外交辞令,其实只是他对东北“放任政策”的借口。 日本投降前夕,他和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协定》,除了承认外蒙古独立外,也将东北划定在了苏联的势力范围内。 东北已经成了他维护自身权利,抑制共产党的一块国土上的“弃子”。 蒋介石有一句名言:“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与其让东北成为共产党的天下,不如将其送给外国人。 他要维护的不是中国的主权完整,而是自身的统治权力,根本没有把东三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眼里。 那么,这样一个弃东北不顾的薄情寡义之人,最后又是决定出兵东北的呢? 一方面是意识到了共产党在东北方面的动作,感到自身岌岌可危。 拿下东北,是为了阻断共产党与苏联方面的联系,以及华北根据地势力向北延伸;另一方面,则是美国让马歇尔在一边游说的结果,蒋介石毕竟还是要给美国人面子的。 与国民党不同,共产党在东北方面不仅有苏联的支持,而且有地理优势,山西、河北、山东都有我军的根据地。 所以很快在东北部署了兵力,和国军在山海关展开了对决。 老蒋的昏招决定出兵之后,老蒋在战略上再次出现重大失误。 首先,唯恐西安事变再度发生,他拒绝让张学良重新挂帅东北,而是继续将其软禁起来。 这等于自断双臂,放弃了先发优势。 代替张学良的是熊式辉和杜聿明,这两人一文一武,指挥从大西南空运过来的精英部队,蒋介石对他们给予了厚望。 但问题在于,二人和一众士兵对东北人生地不熟。 纵有美军装备和人员优势,还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发挥该有的实力。 加上国民党内部腐败和内斗之风日益严重,导致其打法和组织上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在整个1946年,国军每次的伤亡人数相较我军都是更加惨重的。 军费问题也让国民党捉襟见肘。 当时国军都是职业军人,靠国家供养,不像解放军什么苦都能吃,除了日常训练和上战场打仗,什么也不会。 当时的国库里已经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养这么多人了,很多钱都被官员们贪污腐败放进了自己的口袋,根本送不到部队手里,所以东北的国军面对的就一个字:穷。 过惯了好日子的士兵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折腾,自然作战能力锐减。 反观我方东北野战军,虽然拿的都是旧式枪械,在装备和人员数量上相对落后。 但在林彪、罗荣桓,还有后方毛泽东的指挥下,还是以39万人的兵力抗住了国军八个军、百万兵力的猛烈攻势。 虽然先期一直在挨打,但退到了松花江以后,我军就一直顽强坚守在北满和长白山一带,最终破灭了国民党要在1946年拿下东北的计划。 毛泽东说过:“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在民众支持方面,国民党政府也遭遇了惨败。 因为在东北大搞“五子登科”,对民间大肆敛财,金子、票子、房子、车子、女子全都到了接收大员的手里,老百姓对国民政府早已是怨声载道。 而我党这边,林彪在退守到松花江之后,发动群众搞土改,稳定了民心。 又抓紧时间训练军队,等待发起反攻,最终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也抓住了获胜的机会。 转折点到了1947年-1948年是东北对决的重要转折点,战局开始稳定下来,朝着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 1947年,我军因为冀热辽军区部队的加入,总兵力大增,在接下来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接连攻克了33座城,拿下了15.6万的国民党军,进入了强势反攻阶段。 1948年3月,我军开始第四次攻打四平,此时国军已经难以像前三次一样做出反击,最终我军成功占领四平,也让长春的国军第一兵团成了孤军。 到了1948年8月,我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 国民党军队虽然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 9月,随着辽沈战役的打响,锦州被攻克,我军已经控制了部分北宁铁路,等于切断了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 这为国军带来了重创,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 当时攻打锦州的战略是毛泽东做出的。 他觉得“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先打锦州,可以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 这和林彪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林彪的看法是,攻打锦州是比较困难的,应该先打长春,但是在其尝试攻打长春后,了解到攻打长春也比较困难,于是同意先打锦州。 果不其然,锦州破后,国民党军队就被封闭在东北,已经插翅难飞。 锦州的胜利直接促发了东北其他战区的战事发展。 10月17日,国军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领部下2.6万人起义,21日长春胜利解放。 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东北节节溃败,遭受了和在山海关关内战场相同的命运,国民党最后面临的是双重的失败。 10月29日起,东北野战军乘胜东进,先后解放新民、抚顺、辽阳、鞍山、海城等沈阳外围据点。 11月2日,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也宣告解放,13万守军全部被歼灭。 同日得到解放的还有营口,辽沈战役至此宣告胜利结束。 11月9日,锦西、葫芦岛地区的敌军从海上撤至关内,标志着东北全境解放。 东北的教训回顾整个辽沈战役,国军共损失兵力47.2万人,火炮4700多门,轻重机枪13300多挺,还有17.5万支长短枪,伤亡非常惨重,可以说是一蹶不振。 东北野战军在胜利之后,不仅解放了整个东北,战斗力也是大幅提升,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步伐。 毛泽东后来谈到:“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一直有分析说,如果老蒋能提早将部队从东北撤出来,投入到关内,可能局势就不会是这样了,但真的如此吗? 从根源上来说,国民党军队的失败除了战略,还和他们作战的出发点,以及内部的腐败脱不开关系。 当时不管是政府还是军队内部,早就已经烂成了一锅粥。 作战过程中,蒋介石与他的东北将领们完全没有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作战意见也是高度意见不一,举棋不定,多次出现战略性的失误,贻误了关键战机。 当时,我军兵力包括地方部队几乎在其2倍,且东北野战军的装备在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算是最强的。 蒋介石忽视了我军力量增长的实际情况,固执地与解放军展开决战,终使几十万精锐之师在东北大地上灰飞烟灭。 晚年,蒋介石回忆在东北作战的惨败经历,在日记中写道:“未能将党国精锐撤出东北,以至全局失控,悔之晚矣!” 之前高高在上,看不起共产党,最后因为战略失误,被打得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撤退到台湾苟延残喘也只是时间问题。 |
|
来自: 新用户49272060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