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灵随笔 ‖ 荷花分外清,灵音回风旋

 昵称zhuer0116 2022-07-06 发布于内蒙古

Mari K (MadMaraca)

 

荷花分外清

六月将尽,刚好读到这样诗句:

六月今将尽,荷花分外清。说将故事与郎听,道是荷花生日,要行行。

这是张远的《南歌子》。词中小女子想约郎君去看花。在渐渐炎热的时季,想必这个女子想借荷花生日观荷纳凉,乘兴而游。

哪怕一路上被太阳炙烤,用手遮挡阳光,一身是汗,也阻挡不了内心的情致。于是她说“一定要去,一定要去。”直到晚上手中还拿着枯萎的荷花,归去时,仍嬉笑欢喜,是那样的开心。

多么活泼的画面,那枯萎了的荷花,香气依旧。那笑声就如划过时空的一剂清凉散。

古时的荷花荡,画船箫鼓,小艇野航,纷涌毕集。人们盛装出游,纳凉赏荷,已是一大胜景。

在苏州,赏荷的胜地殊多。沧浪亭,拙政园,留园,连最小巧的网师园都荷香四溢。

还有消夏湾,沈朝初有《忆江南》云:苏州好,消夏五湖湾。荷静水光临晓镜,雨余山翠湿烟鬓。七十二峰闲。

夏至后天气渐闷热。想着荷花绽放的盛况,也不由得激起内心的情意。先寄居一隅,一窥古人纳凉的意趣。

近日读顾禄的《清嘉录》。读到六月,说人们此时开始喝“双花”茶,就是金银花与菊花。去游荷花荡,洞庭西山。消夏湾为荷花最深处。夏末舒华,灿若锦绣,游人多在此划船纳凉,花香云影,皓月澄波。他们往往夜宿在此,静享荷香清梦而返。

洞庭东、西山人自古善种荷花,传说是吴王避暑之处。还有西山之月亮湾。

去年夏末与先生去游西山,返回时,在路旁还买了三枝风干的莲蓬。回去插在花瓶里,清气怡然,荷香隐逸,别有风致。

其实在苏州,周边还有一处令我难忘赏荷之地,锦溪古镇。那里有长长的古莲花桥,莲池禅院。当你走近,即刻就有清风徐徐,幽香宁神。

锦溪古镇虽灿若锦带,可游人甚少。在众多名胜云集古镇群里,它并没有蜚声在外。而是默然静水深流。它紧邻周庄。却与之不可同日而语。

它是博物馆之乡,画家之乡。古砖窑就有十五座。这座古镇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而莲池禅院始建于南宋,又名莲花寺。是宋孝宗为纪念陈妃而建,与五宝湖中水冢陈妃墓,隔水相望。据说为便于僧人超度,僧人既要面对菩萨,又要面对陈妃墓,所以这座寺院不同于其他,大门是朝着北向。

寺院整体是木质结构,通体黄色。感觉整个寺院都被荷花围绕。一踏进院内,高大的殿宇顿感肃穆庄严,神圣。参天古木下,幽微渺小的灵魂,皆被仁慈光芒点亮。

哪怕凡胎俗骨,只要你的脚步到达这里,灵魂就被清凉抚慰。

生命是一场旷达明净的行旅。刚刚还跻身在繁闹的市井中,仅一步之隔,就倏然素静,心若莲花,在深深深深的静谧中安放自己。仿佛累世疲累,倏然褪去。简净清澈,仿佛久远的灵音,是一个前世的召唤。

2

尼泊尔的颂钹,来自喜马拉雅山的灵音。

我第一次听到它的声音时,源于我的瑜伽老师。训练后舒缓放松,她让我闭目,要我进入完全放松式状态。当我听到那恍若从幽远的深山中传来“铛”的声音,那一刻,心就不由自主被带回渺远中。我仿佛又一次踏进了莲池禅院。

颂钹那奇妙,又颤悠悠的回音在耳边,在我的身体周围,不断地在扩散,在旋转,在回绕。

它们如一股深不见底的旋流,将我旋入真空。我开始不断地下沉,直至我回到洪荒之初,回到蓝色海洋之心。

我的记忆飞旋成一道光,伸向懵懂的远方

我的灵魂碎片,纷纷从暗影中逐一显现,从湮灭的时光中,一一还原。我在无数个我之中。

我站在自己的轨迹中,远方不断闪现出光,似被神祇引领,要去抵达另一个自己。要回到故土。从那未泯的童心开始找寻。。。

在清凉之境,我仿佛看到母亲坐在她的名字旁,正在静听一曲云水禅心。

我被这灵音缠绕,昼夜不息。

查知颂钵,又称喜马拉雅钵(Himalayan singing bowl),由金、银、铜、铁、锡、铅、汞七种金属组成。纯手工凿击而成。由颂钵发出的泛音声响,帮助身体放松,同时能平衡、调和人体的脉轮。当颂钵运作时,体内分子会随着颂钵的音波共振,对身体产生调频的作用,活化能量的流动,打开因长时间纠结、阻塞的脉轮,化解疼痛不适的部位,令身心和谐。

它是源自1200年前印度僧人。修行者吃饭用的器皿,后来印度佛教传入西藏,用之于藏民交换食物。人们在无意中撞击颂钵时,偶然发现它发出的声音“震撼久远、神圣庄重、静心凝神”。因着广阔的地域环境,和神圣的信仰力量。藏民和修行者都开始使用颂钵,并结合颂钵到身心灵的修行中。以达到对身心内外,调节净化效果。

后又经商人带回尼泊尔。就这样颂钵经由西藏传入尼泊尔。这时颂钵已不再作为器皿使用,经过一代代修行者提炼沉淀,颂钵成为了一种连接天地、净化心灵、缓解情绪、改善睡眠的疗愈工具,逐渐闻名于世。这种经过千年积累、传承的敲击序列也被称为最原始的颂钵疗愈。

当我们聆听颂钹发出音响时,是一次深入内我的行旅。在那个浩渺的小小宇宙,有太多被我们所疏忽,所疏离的陌生领域,是一次深入其内,与自己对话,感受细微的美与韵律,那是血脉供养,流转,谐和分发的奇妙之旅。就如一场久远的唤醒。

它带我们进入无我之境,消弭小我,完全融入自然。静静地感受一呼一吸,不被纷扰复杂的念头和欲望的纠缠,体会天人合一,自在圆融,于一粒尘埃中安放身心。你是自己提灯者,也是自己的旁观者。

2022.6.30

 

竹儿,本名王莉。陕西榆林人,在自然中聆听,阅读,记录岁月光影。

下  期  再  会

关注我们

微信号|zhuer0116_

投稿微信号|zhuer0116

w59574165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