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烛之武退秦师》”论述文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2-07-06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刘勰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认为好的说辞或纵或擒,要看情势的需要。他还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即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

烛之武说秦穆公。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一层是郑亡以后,秦国得不到郑国,对秦国无利,所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层是灭亡了郑国有利于晋国,即“亡郑以陪邻”。三层是加强了晋国就削弱了秦国,即“邻之厚,君之薄也”。这三转就说明了灭亡郑国对秦国的不利。四层是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说到这里好像话已说完了,但烛之武还要进一步说。因为以上讲的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无利而有害,都是推测,推测的话还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得举出事实来做证,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

烛之武再引过去的事实做证。说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送他回国即位。晋惠公愿把焦、瑕两邑送给秦穆公作酬报,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绝秦国,说明晋君是背恩的。从而证明秦军帮晋军灭亡郑国以后,晋国也会背恩抛弃秦国,使秦国不利。因此再作进一步推论,晋国占领了郑国,又会向西侵占秦国。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动言中务,顺情入机”。

(摘编自周振甫《〈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材料二:

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大凡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要想凭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现实的,主要还是凭实力。然而,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

谈判实际上就是辩论。对立的双方利害关系相反,没有共同语言,必须有一个双方认可的前提,才能把辩论转化为对话。烛之武必须找到一个秦穆公认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这就把论题转移了:第一,不是对秦国和郑国有没有益,而是对秦国和晋国有没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对秦国有没有益,而是未来对秦国有没有益。

为了回避与秦对抗,烛之武坦然放低姿态:退一万步说,“郑既知亡矣”,郑亡如果真对秦国有益(“有益于君”),那就听便。但是,他反过来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条件有二。第一,灭了郑国,郑国成了秦国遥远的边地,可当中隔着晋国,秦国鞭长莫及,要向晋国借道,管理却受制于晋,对秦国有什么益处呢?第二,郑国灭亡,实际上是增加了晋国的疆土,对于晋国有益,那就意味着对秦国是无益的(“邻之厚,君之薄也”)。这是从反面讲。从正面讲,如果不灭亡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大道上的朋友(“东道主”),秦国有什么外交使节,郑国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这对秦国有什么害处呢?

说到这里,从逻辑上来说,是够雄辩的了。但是,烛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说之士,满足于逻辑的推断,他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进一步用历史的事实来实证。晋国的野心是很难满足的。秦国曾经有恩于晋惠公,武装护送他归国,惠公承诺割让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约,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黄河边筑起工事,防备秦国进入黄河以东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断,晋灭亡了郑国,扩张了东边的领土,再要扩张,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国,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本来,秦穆公纠结于眼前战事,烛之武从战略上着眼,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了秦穆公。秦国不但退兵,且与郑国结盟,驻兵于郑,为郑协防。

从这里可以看出,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辞”。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如《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作为外交使者,居然与秦王以在咫尺之间血拼相威胁,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无穷。又如晏子使楚,将楚国这个大国比作狗国,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外交不讲究实力是空的。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

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两路大军压境的危急关头,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谈判;第二,先争取利害关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关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战略上,不但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从长远看,化晋秦同盟为郑秦同盟。有了这样着眼于实力转化的大视野,口才、逻辑的胜利才有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烛之武说秦穆公采用了一纵一擒、一放一收的方法,而在”“上强调了秦晋围城一定会取得成功。

B.烛之武引过去的事实做证,其目的是劝说秦穆公认清晋国的本来面目,进一步佐证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

C.烛之武认识到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只着眼于郑国与秦国的关系是难以说服秦穆公退兵的,所以他要另辟蹊径。

D.烛之武的说辞,从逻辑上看具有雄辩的色彩,但烛之武认识到,只停留在口才上还不够,还得靠事实说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均引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原话,其作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材料作者对历史史实的主观认识。

B.烛之武站在秦国一方思考问题,没有逞一时之勇,图口舌之快,这是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的正确选择。

C.烛之武选择秦国而不是晋国作为谈判对手,是因为郑国与秦国利害关系密切,能形成郑秦同盟。

D.外交谈判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要有战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第一段刘勰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师说》阐述人们如何对待老师。

B.孟子对齐宣王谈如何施行王道。

C.魏征向唐太宗进《谏太宗十思疏》告诫君王。

D.庄子在《庖丁解牛》中强调依乎天理。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对刘勰的观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这样的不同对你阅读经典作品有何启示?(6分)


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强调了秦晋围城一定会取得成功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所以”“一收针对的是攻打郑国的害处。

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都体现了材料作者对历史实的主观认识错误。引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原话是为了给自己的主观认识寻找客观依据。C.“是因为郑国与秦国利害关系密切,能形成郑秦同盟错误。烛之武选择秦国而不是晋国作为谈判对手是因为晋国与郑国相邻,灭亡了郑国,对晋国有利,但秦国并不能得到实际的好处。D.“要有战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错误,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是策略而非战略。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可知,刘勰的观点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A.虽对当时有利,但不属于说辞,且不属于忠于为君,更没有敏于成事B.“孟子对齐宣王谈如何施行王道只是谈论如何施行王道,不符合敏于成事的特点。C.《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完全符合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的特点。D.《庖丁解牛》中依乎天理是强调顺应自然,物我合一,并非针对时弊的说辞,且不符合“忠于为君”的特点。

4.①开篇指出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主要还是凭实力,以此提出烛之武是在缺乏实力后盾的条件下,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接着阐释了烛之武的谈判技巧:策略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秦穆公,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最后再次总结: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材料二第一段首先说“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主要还是凭实力”,以此提出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接着阐述烛之武的谈判技巧:第二、三段是说烛之武讲究策略,“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第四、五、六段是说,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不仅讲究策略,更讲究战略;“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结合最后一段关键句“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可知,再次总结阐述: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

5.①刘勰的观点,材料一认为是正确的,好的说辞要看情势的需要,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材料二则认为,刘勰的观点只能暂时解决问题,真正好的说辞不但要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还要有长远考虑,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由此可见,我们在阅读经典作品时,对于其中蕴藏的道理与智慧,应该学习和借鉴,但不能不加分析地将经典作品的所有内容奉为圭臬,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观点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依据“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动言中务,顺情入机’”等内容可知,材料一认为刘勰的观点是正确的,好的说辞要看情势的需要,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

依据“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辞’。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可知,材料二认为,刘勰的观点只能暂时解决问题,真正好的说辞不但要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还要有长远考虑,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

同样是刘勰的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启示我们,对待经典作品,我们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分析。当然,经过岁月淘洗和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必然蕴藏着宝贵的道理和智慧,但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经典内容都奉为圭臬,不能绝对照搬照抄,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才是对待经典正确的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