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半年经济何去何从,能关注哪些板块?

 芳博士 2022-07-06 发布于福建
202130篇(共258篇)原创文章

每年4月和7月的政治局会议,是最重要的两次政策微调窗口。

今年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有三点特殊:

第一,反垄断、查滴滴、教育双减,创投两侧比以往更加关注政策。

许多奉行“市场为王”的投资人和创始人,无论是后知后觉,还是不情不愿,也开始“讲政治”。

第二,Delta病毒扩散对经济前景进一步施压。

各方面经济指标不及预期,制造业景气程度和民间投资积极性不强。

第三,今年是,下半年要进行区、乡镇领导班子换届。

从中央视角,一定得“稳”;从地方视角,面临着“变”。

基于这三点特殊性,下半年财政、货币和产业会如何?

太长不看,请拉到文末,有总结。

01

财政:保守→合理释放

财政政策在上半年偏保守。

相比过去10年,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出节奏较慢。

如果今年的公共财政支出按照预算执行,那么今年6-12月较2019 年同期(疫情前更有可比性),会有超过1万亿的财政支出增量。

4月会议,中央对经济形势总体判断较为乐观“

“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7月会议,删掉了此前“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表述,提出:

“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

也就是说,如果下半年经济增长,在全球疫情和外部环境中遭遇较大的阻力,财政的增量资金将释放出来,用于提振经济。

02

货币:结构性宽松

一方面,地方性债务压力依然很大。

另一方面,稳就业和稳增长主题下,中小企业的困难必须解决。

左侧:反垄断、反腐败、压制房地产和地方政府杠杆;

右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教育、医疗、住房支出)、大力扶持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扶持中小微企业(保就业、保收入、保民生)。

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宽松思路,就是把左侧占用的资金挪到右侧去。

尤其是小型企业经营状况的修复,落后于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的景气(PMI)指数一直低于50的荣枯线之下。

因此,下半年货币政策会释放流动性。

但也防止地方债务杠杆、房地产投资、金融市场从支持实体经济的宽松货币政策中“薅羊毛”。

03

产业:工业互联网→硬科技、国产替代

4月工作会议很明确地指出:

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数字化

工业互联网指数随之触底反弹,在4-6月获得超额收益。

7月工作会议: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同时,在消费中特别强调了“新能源汽车的加快发展”。
哪些产业的硬科技值得关注?
可参考天风证券的《硬科技的盛宴——来自214份科创财报的蛛丝马迹》一文。

总结一下,从4月和7月两次工作会议的变化,可以合理推断:
财政政策:保守派→释放派。
货币政策:结构性宽松(中小微实体经济√,地方债务、房地产、虚拟经济×)。
产业政策:硬科技、基础研究、国产替代化+军工(呼应国际局势)。
民生政策: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教育、医疗、房地产支出),促进内部消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