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国“五代机”:KF21将至?

 兰州家长 2022-07-07 发布于甘肃

本文作者:大兵

文章图片1

近日,韩国自主研发的“五代机”KF21似乎马上要首飞了——从研发周期来说,进度还是蛮快的!

其实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韩国这款所谓的“五代机”关键子系统大量靠进口,发动机和武器系统相较于中、美、俄三国已有的五代机还停留在上一代的层级,根本就是一款名不符实的伪作。那么韩国在已经付出了70亿美元的定金,正在小批量接受F-35的情况下,还搞KF21这种低端项目的意义何在呢?

文章图片2

▲据说这是韩国工程师在进行首架KF21原型机下线的“开光”仪式。

文章图片3

▲韩国空军最新接收的三架F-35A战斗机,韩国此前同美国洛·马公司签订了40架的订购合同,未来可能再追加40架。

仔细研究韩国方面公布的信息就会发现:

KF21是一款中型体量战斗机,搭载两台美制F414发动机,这也是美国海军“超级大黄蜂”、印度LCA和瑞典“鹰狮”的动力配置;虽然机身采用了隐身设计,但目前没有内部弹仓,加上中规中矩的动力配置,并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甚至由于导弹全部是外挂设计,其隐身能力对比真正的五代机也将大打折扣...

目前韩国方面也没有公布这款战机是否会使用矢量喷口,也就意味着可能不具备超五代机必备的超机动能力,至于信息化作战能力并不能直观的观察到,此处尚存疑。

文章图片4

▲F-35和KF21尺寸对比。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作为“超级大黄蜂”的心脏,美制F414发动机是一款经典的中推发动机,技术成熟、久经考验。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公布的KF21武器挂载方案全部为外挂式。

虽然韩国方面表示,现有的KF21仅仅是第一形态,原设计上预留了加装内部弹仓的结构,未来会升级到真正的五代机水准。

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梦想或者喊个高调子罢了。

众所周知,五代战机的技术水准之高,研发成本投入之大,目前仅有中、美、俄三个顶尖的军事强国尚且付出了多年的努力才跨过这个门槛,连传统的欧洲列强都交了白卷。韩国除了电子工业技术水平较高外,航空工业基础、发动机研发和制造工艺、配套武器系统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欧洲,凭什么搞五代机?

就现在这么还没上天的个半吊子货,除了壳子是自己搞的,里面的关键系统基本上都是来自美国、欧洲、以色列的现成货,真要能“攒”成一架合格的五代机,欧美军火商早就自己干了,谁不知道成品的附加值更高,还会帮韩国人做嫁衣吗?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KF21在原型机上预留的内弹仓位置——感觉相当小啊!

要知道,欧洲国家没有搞出五代机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航空技术上落后,而是五代机各项子系统上运用的尖端技术整合为一体的成本太高,需要巨量的研发资金和配套设施投入;以欧洲各国实际需求量的效费比来衡量,任何一家都无法独自承担这么大的投入,而搞合作的话,看看欧盟的现状就知道了——分歧太大,不好搞啊!

更重要的是,像日本和韩国这样无法实现尖端军事技术自主的受保护国,让你搞出一款真正的五代机同F-35抢占市场份额,你们美国爸爸能答应吗?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超音速隐形战机的武器内置发射是一套复杂的工程系统,歼-20和F-22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五代机为了实现全空域发射都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文章图片13

▲F-35联合战斗机项目的问世,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美国对盟友五代机研发能力的一场阉割:提供产品、交出资金——核心技术被人家死死捏在手里。

文章图片14

▲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心神”战斗机项目,在向美国方面求购F-22不得的情况下,日本也曾下决心独立自主搞五代机,但由于自身缺乏关键技术的积累,到现在还停留在验证阶段。

不过话又说回来,韩国航空工业打肿了脸上马KF21项目也是逼不得已:

目前韩国空军主力战机是KF-16和F-15K,其中后者装备年限尚短,但数量较多的KF-16最后一架是2004年生产下线,而最早的一批已经服役近30年,飞行年限将近,亟需更换。在美军的更新计划中,替换F-16的就是F-35,但由于F-35的研发时长和成本大大超支,美军为了保证自己的装备数量,非常不仗义的把成本大量分摊给订货的盟友,每架近2亿美元的外销价格让各项目参与国都叫苦不迭,这还不包括后期要缴纳的配套成本。

经济也没那么景气的韩国哪有那么多钱全面换装F-35呢?

文章图片15

▲韩国空军目前装备的140架KF-16战斗机平均服役年限已超过20年,还尚“古董”级的美制F-4、F-5战斗机在勉强使用,换装压力山大。

文章图片16

▲韩国空军完全就是美军的翻版。

其实KF21就这个“第一形态”能顺利完成,技术水平充其量也就是个用当下的工艺水准制造的四代机,勉强可归入四代半吧。但对韩国的国防需求而言,能自己搞出个低端项目满足“量”上的需求,同质高价更高的F-35形成“高低搭配”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文章图片17

▲把KF21算做五代机肯定是不够格的,但如果按四代机的标准来衡量,战斗力似乎比较可观。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KF-X在计划阶段也曾考虑过单发版(上)以及类似歼-20的鸭翼布局(下),但残酷的现实是韩国既搞不到匹配五代机的大推力航发,又缺乏先进气动设计的技术积累。

文章图片20

▲从组装的原型机来看,韩国方面连五代机配套技术中相对简单的推力矢量喷口似乎都还没搞出来。

而且放眼国际上,像韩国这样已经装备了四代机,未来一段时期国防需求上也面临着换装压力,而又在资金和技术上夠不起五代机天花板的国家不在少数。一边是有市场需求,另一边韩国军工近些年来在国际军火贸易出口上也尝到了些甜头,这就不难理解KF21项目大量整合现有成熟系统的原因了吧:

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制造门槛,毕竟韩国的航空工业基础薄弱(这话说得有些客气了,实际上就是停留在成品组装的水平上,还不如人家老摔飞机的印度呢);另一方面也是尽快拿出成品抢占市场。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韩国军工近些年出口泰国的轻型护卫舰、菲律宾的高级教练机、土耳其的自行火炮。

在这里不得不拿印度航空工业做一个对比,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款研发了30年还不能真正装备部队的LCA,关键是这货用四代机的水准来看也是相当落后的。而韩国却不声不响地就搞个伪五代机,目前来看进度还是很快的。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

印度虽然也是军购大国,但却是真心想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因为印度的梦想是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只不过受制于现代工业底子实在太薄了,过程走得相当缓慢而艰辛罢了,尽搞出一些半吊子的烂尾货(其实这个痛苦的过程,我们国家的军备研发在六七十年代也经历了)。而韩国的现代工业虽然看着很高大上,那是因为掌握着尖端技术的大国把半岛南部当作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做定位——

你的产品可以远销海外,但前提是带来丰厚的利润回馈技术方;一旦有一天你的发展壮大趋势可能构成威胁...

那对不起,大老板就会撤资或者拿技术专利卡脖子了!

文章图片24

▲印度国产的LCA战斗机。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其实对印度来说,自主研发的许多武器项目更像是在补作业。

文章图片27

▲只要驻韩美军的现状地位不发生变化,那么韩国的国防自主就不会实现。

所以,韩国的这个KF21或许不久就会装备,甚至实现出口,但却永远只能停留在伪作的水平上。

(本期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