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夏天,选择不完美妈妈的考罗琳长大了

 陶鹿在读书 2022-07-07 发布于上海

他是欧美文坛近十年来耀眼的幻想文学代表人物。

他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知名编剧。

他画漫画、写童话、玩音乐,在各种动画片与电视剧中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说,他是一个"装满了故事的宝库,拥有他是我们的荣幸。”

他就是文学魔术师——尼尔·盖曼。

这位在不同领域均有建树的大师谈及转向儿童文学的原因只是想写一本可以给大人看的作品,比如这本写给自己女儿的《假如我有完美妈妈》。在《讲故事的艺术》大师课中,尼尔·盖曼谈及这部作品的开篇是号称用了GK切斯特顿的名言,其实是杜撰。由此作者想告知的是:童话故事不是真的,童话故事却比真实还要真,不是因为它告诉我们龙是存在的,而是因为它告诉我们龙是可以被打败的。对我来说,那是作品最重要的东西。

《假如我有完美妈妈》英文版原名是《Coraline》,也曾被翻译《鬼妈妈》,同名动画电影曾经获得2009年奥斯卡动画长片提名。这部2002年获奖无数的儿童小说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十八岁到三十岁不等的女粉丝拿着旧版书找到尼尔·盖曼感谢他,是书中的主人公考罗琳救了她们一命,帮助她们战胜了童年的各种困难。

小说中孤独的考罗琳和父母搬进新家,意外发现自己家的一扇门可以通往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自己家的镜像世界,不过比自己的家完美,完美的爸爸完美的妈妈,最大的区别就是这边的爸爸妈妈的眼睛是两个又大又黑的纽扣。她了解了这个新奇的世界返回后却发现自己的父母不在了,于是这个勇敢的女孩再一次踏进了那个完美的世界。

童话并非是逃离现实的象征,而是一种敢于质疑挑战的勇气。尼尔·盖曼的《假如我有完美妈妈》充满了黑色诡异的哥特色彩。在哥特童话中主人公往往是另类的小朋友,他们的特点是孤独。

搬进新家的考罗琳一直在家附近游荡探险,只有吃午饭晚饭的时候才被妈妈叫回去。妈妈对她的态度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无所谓。只要你别把家里搞得一团糟就行。忙于工作的父亲也对着她说走开。我干什么好呢?她走遍了家附近的地方,见到了所有的奇奇怪怪的邻居,清点了家里的热水器、153件物品、21扇窗子和14道门。她太无聊了,因为父亲母亲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她只能在这迷雾的世界里找乐子。她的意见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没有同意过,不管是晚餐还是上学的衣服。

考罗琳的生活似乎是现在很多孩子的翻版,他们正在尝试了解世界,但他们的父母并不了解他们,这中间深深的隔阂会令孩子不喜欢自己所处的环境。“儿童非常善于转头看向别处”,于是尼曼在童话里设计了一个镜像世界,这里有考罗琳想要的一切,美味的大餐,关切的微笑,完美的妈妈。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考罗琳再次返回救助父母那一段,让她鼓起勇气推动那扇门是因为爸爸带自己探险被黄蜂叮那段往事,你勇敢不代表你不害怕。在你害怕的时候,你还是要把事情完成,那才叫勇敢。

站在可怕的门之前,她迈了一步,走进了黑暗的走廊。

尼尔·盖曼在谈论创作的时候曾经讲过这部小说写了三分之一之后全家搬到美国,有一天带着三个孩子出去玩,不小心踩到黄蜂的窝,被黄蜂包围的他大声让孩子远离而自己留在原地。被蛰了39个包的他因为眼镜掉在原地还得原地返回。那个瞬间,让作家知道了自己这本书到底是讲什么的,恶龙可以打败。

这是一个成长和勇气的故事,考罗琳在完美与不完美之间选择了成长,救助自己的父母,因为她相信自己的父母遇到相同情况也会这样救她。如何在茫然失措中寻找到勇气,这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所谓的完美妈妈可能就是每一个小孩子的内心投射,而家长们忙着工作赚钱的同时也很容易忽视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小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对情感的要求,这也是如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真实世界可能重复无趣,但充满了无需言说的人情味,虚幻世界虽然完美却不切实际,甚至会有罪恶的爪牙。所以尼曼的童话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的,还有那些需要改变的大人们来消除大人世界与孩童世界的参差。

愿每一个小孩子和大人都能打败恶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