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物流产业分类排行

 江海博览 2022-07-07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一个概念——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与扩展。但当我们从框架中走出来时,就会发现在其中真正发挥延伸作用的,是“媒介”的上位词——“技术”。正是加速更新迭代的新技术以个体为单位,让“触手可及”的范围越来越扩大化,且当技术延伸的触角越来越远时,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流通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物流业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邮政到现在的群雄鼎立,“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发展目标在各大企业的竞相追逐中逐渐落地。
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社会物流需求保持较快规模增长,2021年物流总额同比增长9.2%至335.2万亿元。纵观近几年尤其活跃的物流行业市场,可谓是“风正一帆悬,创新潮浪涌”。
关键词一:综合化
百年变局,政策领航。2021年7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显示,国家将稳步推进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支持城市群内国家物流枢纽共建共享共用和一体化衔接。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包括“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交通运输设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做到全国一盘棋”等目标。国家战略、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的三位一体将推动物流行业迎来新的增长机会。
除了宏观层面不断出台政策措施,近两年的物流市场也可用一词概而言之——动作频频。去年,京东物流在港交所上市,满帮集团于6月登陆纽交所成为数字货运第一股,极兔以68亿收购百世快递国内业务。今年3月,京东完成收购德邦快递,快狗打车也于6月24日在港交所鸣锣上市。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15家物流企业上市或交表,创有记录以来的高位。纵观领域内的各个细分场景,物流赛道群芳竞艳。
可以看到,无论是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统一大市场”,还是聚焦主业或布局多元化业务的物流企业,都预示着我国物流市场进入快速整合期,企业全链服务能力增强。京东物流收购德邦的意义就在于其3C家电领域的优势需要大件物流服务强化支撑,只有京东有效补充其快运网络短板,进一步强化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才能在市场对物流的时效与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时,泰然自若地面对。
关键词二:智能化
智能化终将是物流的未来。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物联网、机器人、大数据将贯穿未来仓储及物流的全过程。在具体场景中,传送带可以识别物联网赋予每一个商品的专属“身份证”;机器人则实现包裹传送、商品分拣、封箱以及商品搬运上架的自动化,而大数据通过智能分仓,将商品放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中,之后再调度社会化物流。
物流的本质属性是时间和空间,而落脚点在个人体验,智能化物流不仅能够降低时空因素带来的物流成本,还能够通过提升时效性和准确性满足用户服务体验。
终端配送方面,无人化支持的“万物到家”已然成为可能。
6月1日,美国大型零售商沃尔玛宣布要打造美国最大的无人机送货业务,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为美国6个州的400万户家庭配送无人机送货服务。视线转移至国内,数据显示在新一轮疫情期间,京东物流除投放室外配送车外,还部署了51台室内配送机器人,覆盖65个社区、5个方舱医院、24个快递站点,服务超25万上海市民和1000多名医护人员,为抗疫保供做出贡献。基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以及疫情的常态化,无人配送的产业价值和应用方向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规划。
结语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目前国家加大向高端制造业的绿色、低碳、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力度,要保持其国际竞争力,就需要我国物流供应链能力的底层支撑,去年成立中国物流集团也意在于此。
探索智慧物流降本增效,在追求供应链一体化变革、融合多元产业的同时发展低碳绿色物流是宏观调控与产业发展的共同指向。健康良性的综合业态,将成为物流企业下一轮竞争的制胜点。
(文/麦子)
e-Mail:lab@enet16.com
TEL:010-652838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