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编剧冒“死”写给制片公司的一封信(下)

 精彩人世 2022-07-07 发布于上海


下集正文:

如果说把开发剧本比喻成请一个歌手来唱歌。前面那还是说,麦克风别有问题,场地别有问题,别让歌手生病。

烂编剧这个直接等于,请一个五音不全的人来唱歌。


灾难吗,灾难。


大家都避开了吗,很多人没避开。

我是责编,编剧,导演,制片人都做过的人,所以肯定不会只站在编剧的角度说话的。这篇文章宗旨是希望能够全方位的帮助到影视圈的“剧本开发”这个环节,所以只要对剧本开发有益的,我都要说。


从来没有人把五音不全的人请来唱歌,那是因为五音不全很好分辨,张嘴唱几句就行了。


但是编剧这边……
如果一个人,站在你面前,说,我是专业的编剧。


你怎么衡量他是否有资格说这句话?


有没有播出的署名作品?是不是科班毕业?


仔细想想,是不是没法衡量。


说“我是个编剧”的门槛太低了,所以,行业里烂编剧也很多。


分辨一个编剧是不是合格的、称职的编剧,比分辨剧本对接人还要难。不过其实只要自己很懂剧本,一下就能分辨出对面那个人懂不懂剧本。
自己不懂剧本,就找个懂剧本的人来替自己,这也是很多公司雇剧本对接人的原因。


但是问题就是,不是所有制片人都自己很懂剧本,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能雇到称职的剧本对接人。


我这里尽量提一点,不需要很懂剧本,也大致能分辨编剧的方法吧。特别基础的我就不说了,比方说写的东西阅读都有障碍这种(别不信,我16年做剧本对接人,21年做老板的时候都遇到过不少这样的)。

首先,大纲阶段,我没法提供任何办法分辨编剧是否称职。因为大纲这个鸟东西本身就是一个扭曲的行业产生的扭曲玩意。早年行业是基本上没有大纲这个东西的,只有个一两千字的提纲。万字大纲,甚至十几万字大纲,都是最近这7-8年被扭曲立场逼出来的。因此我也极其不建议公司用试写大纲的方式来测试编剧,啥也试不出来,大纲写成花,剧本也可以炸裂。大纲你觉得平平无奇,人家可能能写出一个跌宕起伏的剧本。大纲为什么会这样,以后我会单独说,先略过。

剧本阶段,其实已经很好分辨了,如果你自己真的是个制片人,到了剧本这步,还是看不出剧本好坏,是否符合项目定位,得考虑是不是先把自己开了。而且,到了剧本阶段,编剧费都给出去不少了,项目也推进很久了,这时候才发现编剧不行,有点晚。

所以我还是尽可能的说点能更早看出编剧能力的方法吧,不能叫方法,叫角度吧。

1,称职的编剧,脑子会走的比稿子快一点。因为上面是说过的,这个世界上写故事本来是不需要每写一点就停下来给人检查的。现在业内的检查制度,是甲方为了规避风险,违背创作习惯制造出来的规则。所以其实一个真正会写故事的人,脑子里构思的节奏和他停下来上交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一般都会快一点。所以你和编剧开会的时候感受一下,他是不是其实已经想好了不少后面的东西。

2,还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写故事本来是不需要每写一点就停下来给人检查的”,所以合格的编剧其实是可以做到,没有人提意见也能自己完成整个创作的。你们可以试试某一稿不给意见,让编剧自我修正。如果他表示自己没法修正,要么没走心,要么就是遇到木偶型编剧了。

说到这不得不说一下木偶型编剧。这个也是扭曲行业的扭曲产物了。本来编剧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可以完全独立的完成故事创作,中间加进来的那些审核过程是甲方为了规避风险自己添的,对编剧创作来说有点“开车遇见减速带”的感觉。
结果因为现在的太多甲方都太喜欢“管理”编剧了,愣是把编剧创作的过程打成几十个段落,每一段都来管一管,管得还事无巨细。使得一些本来不能独立创作的编剧(在以前这不能叫编剧),现在也可以当编剧了。反正只要写出第一个段落,后面听意见就行了,意见就是拐棍,就是辅助轮,没意见不会写剧本。
我没少遇到这种编剧,他们每一稿剧本就是为了等意见的,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完成甲方意见”而不是“创作故事”本身上了。一旦你不给意见,他马上就不会写,离谱儿。我已经分不清这种编剧,到底是行业畸形现状的受害者还是获益者了。

其实有很多剧本对接人也很委屈的,碰到这种编剧,自己输出了绝大多数的有效剧情,最后署名、剧本费却分不到一点点。这种情况也不少见,我也是真的替这种剧本对接人鸣不平,上面我建议老板、制片人多去一线看看,如果看到这种情况,把名和利,多少给这位剧本对接人分一点吧。世界上有多少坏人坏事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好人好事得不到奖励,坏人坏事得不到惩罚。

3,双盲测试。



剧本对接人都能双盲,编剧也能双盲。编剧的双盲就是比稿咯。

这个我是不建议的,不过架不住很多公司都在用。



我叮嘱一句,非要比稿的话,一定比付费的稿。


剧本对接人可以双盲,因为剧本对接人领着工资呢,拿着工资给剧本提意见是他的本职工作,你测的是他的本职工作。

但是编剧的本职工作,不是写剧本,是拿钱写剧本。


编剧你一分钱不给,指望能测出他的真实水平?一个在北京的比较活跃的编剧,每个月接到十个让他免费试稿的“邀请”都不算多,你猜那些编剧有多少心思面对这事。不写吧,没活儿。写吧,又觉得没给钱万一写了没成岂不是很亏。


所以最后,大多数白嫖比稿的公司,拿到的就是编剧又不想写又不得不写,捏着鼻子逼自己写出来的玩意,能反应出编剧真实水平就怪了。
这时候,你哪怕给一点钱,你的需求会在其他白嫖需求里脱颖而出,得到认真试写稿的概率大大增加。



如果非要开头省这一点试写费用,那就做好准备承担这样做带来的各种后果,最后剧本崩了那天,别怪编剧怪自己,因为编剧是你自己挑的。

4,编剧能力不足还有一个很直观的体现,就是怎么改也不行。


很多公司觉得,剧本开发难,正常,你看看我朋友公司也是一个阶段卡了半年巴拉巴拉……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朋友公司剧本开发也有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公司的选择是,反复陪着编剧改,磨。


我的建议是,换。(同时复盘一下,当时怎么把这编剧选进来的,该改进改进,该追责追责。)


编剧能力短时间内不可能提升的,换比磨结果要好。


当然,有的编剧也不是能力不行,可能就是个人擅长风格跟这个故事不搭,那也一样,换。我以前当编剧的时候,一个阶段卡三稿,我自己就会认真考虑要不要放弃这个项目了,不管我的问题还是谁的问题,反正这个项目有问题,“考虑这个项目要不要放弃”这件事应该被思考一下了。
总之(非高艺术追求的商业剧本),同一个阶段,改了三稿还没过就应该高度关注了,五稿还不过的话,公司和编剧肯定有一边有大问题,赶紧自己查吧。

编剧的事儿就说到这。

写到这我发现我的分类已经进行不下去了。写之前确实想写一篇分类清晰的文章,把目前业内剧本开发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条理清晰的说出来。
但是写到这我发现,我是想分类,但是问题出现的时候,它可没给自己分类呀。所以后面的我就不分类了,就起名叫【观念问题类】吧,但是里面可能会混入别的类别问题。

第一部分 4小节 观念问题

1,电视剧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商业行为,这个商品的的受众是人。


所以,我们得想好目标受众。我不是说用大数据那一套机械化的硬套,但是这个剧打算给什么人看的,大致心里有个数。有了这个定位之后,好坏才有标准。
对错,好坏,是相对于这个剧的定位来说的。偶像剧就是可以恋爱大过天,权谋剧为爱降智就不行。我发现挺多人喜欢在剧本开发中夹带私货,用个人喜好做绝对衡量标准的,我很不赞同。剧本会上,80%吵架时间都用来争辩一个情节的“好”跟“坏”了,然后双方都很崩溃,为什么明明我觉得很好,对方却说不好。


有没有可能,你们俩“好”的标准都不是一个呢。


这一点,编剧自己,制片人,导演,剧本对接人,策划,很多人都在犯。我只能说,多注意吧。


没定标准,莫谈好坏。


另外,提前防杠,【心里带着受众去创作】和【一味地无脑迎合市场】这两事不一样。

2,编剧的工作是创作,心态需要被保护。


我发现很多制片方挺可爱的,他们好像觉得剧本创作这事跟捏橡皮泥一样,想要什么就能出什么。他们不是请编剧来创作的,而是希望编剧变成他们肚子里的蛔虫,把他们脑子里那个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模糊想法写成精彩绝伦的故事。而且吧,这个本来模糊想法还经常变来变去的。这么搞几回,你看编剧什么态度面对剧本?


我不管你的职位叫什么,制片人、出品人、责编、策划,你必须清晰的意识到,在剧本开发这个阶段(提前防杠,我说的是这个阶段),编剧就是核心,是舞台中间的舞者,所有聚光灯都打在他身上,你们都是陪跑的,是给他助力,成就他的。任何想把这个舞台抢到自己手里的行为,都会毁了这场演出。


没事多去听听成功制片人的访谈,你看看,他们是不是一直在强调和我一样的观点。


我没有刻意在抬高编剧的地位,剧本创作阶段编剧不是核心谁是?



这就跟现场导演是核心一样。不过,调光的时候灯光就是核心,这时候谁敢去扯一块柔光布试试?调机位的时候,摄影就是核心,全场都得给他让路,他调对焦的时候你站在他和演员之间挡一下你看看你会不会挨骂?

但是,开拍的那一声板一响,这一条没喊卡之前,演员又成了绝对核心。


整个影视剧,不就是在这种,根据时间段不同,不断的切换核心,大家互相配合的情况下完成的吗。


怎么到了剧本这里,编剧就不但没人给让路,还多了那么多减速带呢。


别做巨婴,你什么职位就做什么事,有属于你的职位发光的时候,不喜欢这个职位的待遇就换个工作,别抢人家的舞台。要抢的话,承担后果,接受后果。

3,剧本,亮点比缺点重要。


我们是要开发出一个对于目标受众好看的剧本,而不是一个杠精挑不出毛病的剧本。


放大优点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为了优点更强,必不可免的会产生一些小bug,这bug只要不太大,都不重要。而且,能不能分清【什么是真bug,什么是为了增强效果必不可免的bug】本身就是衡量一个剧本工作人员是否专业的标准之一。


真的专业,会非常清楚和自信的判断,什么bug需要改,什么bug改了就影响效果,不需要改。


但是这种真的专业太少了,大多数人看到一个剧本,反应是懵懵哒,但是又不得不说点什么。然后就开始找问题。大家花了好多精力在【修改没必要的问题】上,最后确实收获了一个,没有问题的剧本,但是,也不好看。


大家都知道好莱坞那边流行一句话故事。放到电视剧领域,我觉得一句话过分了。五分钟吧,五分钟内专说亮点,要是说不出足够吸引人的亮点,这故事可以不做了。


bug是改一改,总能改掉的。但是亮点是,一开始没有,后面是不会改着改着就冒出来的。


提前防杠:我不是说所有bug就都不改了,我在说主次、优先级的问题。


你能拿出一个优点足够强,且天衣无缝完美无缺的剧本固然最好。
如果做不到,强化优点,而不是拿着一个没有亮点的故事,补那些没有用的瑕疵。

4,你社会,就别指望编剧纯粹。

开诚布公,真诚沟通的搞创作还是阳奉阴违,勾心斗角的搞办公室政治,不同选择收获也不一样。
办公室政治可太复杂了,这里我就说个最普遍,甚至大家犯起来都没什么负罪感,但是实际效果又最恶心人的一种吧。


那就是——和稀泥。


剧本上如果出现几个大佬意见不统一,然后大家和稀泥就这么过去了,把烂摊子留给编剧。


你看编剧给不给你摆烂。


剧本创作,很累的,很费心的,编剧自己面对创作问题已经很痛苦了,好的制片公司,应该想办法保护、调动、激励编剧的创作热情。

你这边要是来个和稀泥,就是往蜡烛上浇黄河,编剧面对几个互相矛盾的意见,你猜他怎么办呢?


你如果把创作当办公室政治玩,那就做好准备收获一个办公室政治产出的剧本。


下面再喷几个和稀泥常见话术。


“XX虽然说的不对,但是初衷也是为了项目好……”——成年人了,这是工作,管你什么初衷,结果不好就是错的。


“XX其实人也挺好的,这次主要是……”——在工作里,仅仅夸人好,在我看来跟骂人一样。得是能力全方位找不到一点亮点了,才只能去夸人好了是吧。工作里,不缺好人,缺专业的人。好人一点都不值钱,何况还未必真的好。


“A总和B总说的虽然有点矛盾,但是都是对的,也都是从不同角度出发为了故事服务,这个相信编剧有他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满足……”——这种话编剧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摆烂吧,我们也不想好了。







说到这呢,站在编剧的视角我就想说这些了。其实还有很多,但是已经近9000字了。写这篇文章肯定是为了让更多人看见,太长了不利于传播。如果有人看,以后再更不迟。


接下来,我切换到责编和公司的视角。

用我做责编和影视公司老板的经历换个角度看这事。

其实我也很理解一部分责编和公司,他们也很无奈。


下面上一张我和一个责编朋友的聊天记录截图。



好家伙,我本来就问问他,结果他基本上把我要说的已经说完了,我不用打字了。


我做责编和老板的时候,找编剧遇见的也是这些情况,最离谱的一回是我提前给一个编剧打了订金,让他试写一稿大纲,然后那边拖稿拖了四五回,每次往后推十天左右,拖了大概两个月最后人失联了。


虽然我前面吐槽,靠谱的责编和公司没几个。


但是,在公司这边看来,靠谱的编剧也没几个。


公司要是10次提前给钱,8次都能收获好剧本,公司也愿意先给。

但是事实就是,成功率十分之一都不到。这里面固然有我上面说的,公司工作方式的问题。但是编剧本身不行,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那么,大家抢答一下,公司和编剧,到底谁错了。


谁?

谁?谁?
谁?谁?谁?
谁?谁?谁?谁?


谁都没错,错的不可能是一个职位,一个工种。

错的是,不称职的人。不称职的编剧跟不称职的责编不称职的制片人……都一样可怕。

行业缺少一个可以把蛀虫曝光的渠道。

我曾经设想过,如果说,有一个网站,经过甲乙双方同意,可以付费把所有合作的阶段性成果都在上面报备,但是项目推进顺利的情况下不会公开。


A公司找了B编剧,给了足够的订金,但是编剧交了一个稀烂的剧本。合作失败后A公司可以选择把合作内容公开。


下次C公司再想找B编剧的时候,去这个网站搜一下,看到B之前交给A公司的烂剧本,不就知道这个编剧烂了吗。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真的是公司瞎指挥,坑编剧,不付款,编剧也能公开合作内容。


不止编剧和公司,其他公众也可以借助这种平台实现彼此约束的作用。


国外的工会一部分功能就是这个。我真的很希望有这么一个网站,但是我也知道,这种级别的东西,不是我这种小虾米能建起来的,只能等了。国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足够话语权的人,建立起这样的平台。


最后一部分,

最后说一个,我觉得真实可用的,可以真切解决当下编剧和公司最大痛点的一个方案。


其实这种方案我有很多,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先写一个试试水哈。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小编剧身上。


那就是,项目推进慢,中间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卡主,卡主的时间编剧没有钱拿。等着吧,没钱花,经济压力扛不住,后面也未必能成。完全放弃吧,舍不得。最后只能骑驴找马,一边跟公司说在等着。另一边偷偷干点别的项目试试。


或者有的编剧真就走了去干别的了,公司这边等了五个月终于拿到投资了,转眼一看,编剧已经进别的项目了。


公司运作项目确实是很多不可控因素,有的公司真的很拼命在推进,但是奈何卡住了三五个月,这个时间足够编剧失望离开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公司,因为编剧是按进度拿钱,进度不推进不需要付出成本,所以就肆无忌惮的滥用这个权力。


同一个阶段,让你改三个不同的方向试试,反正挨个看看,又不要钱。

本来努努力就可以这个整理好资料月上会,但是突然又有别的事,想到让编剧多等一个月也不花钱,于是就把这事放下,去忙别的了。编剧那边编个理由让他等着。


编剧这边呢,因为收入不稳定,同时接好多项目的情况也是很常见,明明三天能改好的大纲,非要跟公司说一周。留下四天干啥,写另一个项目啊。

公司这边不知道,只会感觉到,项目慢,且质量差。公司想监控编剧每天的行为吧,编剧又不同意。你只是买了剧本进度,为什么限制我人身自由?


这里我推荐一个办法,如果公司真的想认真开发剧本,提高剧本质量,也希望保持住编剧的创作专注度,那就给编剧发“月薪”。


举个例子,比方说项目总剧本费是100万,我们取个折中的时间,剧本工作预计12个月。

那么可以这样签合同,总剧本费签88万,然后每个月额外给编剧1万。


如果项目恰巧顺利进展神速,5个月写完剧本开机了,公司这边就少付7万。相信我,相对于项目的顺利,没有编剧会心疼总收益少了7万。

如果项目不顺,16个月完成,公司就多花了4万。


如果项目夭折,公司确实会比传统签约的方式多付出几万块钱。


不过,这几万块钱,换来的是看不见的好处:编剧更稳定的心态,更高的效率。


这种情况公司还是担心编剧接好几个项目怎么办。


如果真的给到足够的“月薪”,就可以跟编剧谈“坐班”了。既然有一部分钱是按时间给的,那就是买了你的时间。可以要求编剧每周至少X天,每天来公司呆X小时。哪怕没事干,也要来。公司多跟编剧相处,熟悉,也更利于之后配合。


编剧也别叫苦,别又要稳定收入,又要绝对自由。


这还能让公司更快的筛选编剧——如果都给到这条件了,完全可以确定编剧是全身心的投入这个项目,还写不好,还有什么好说的,换人就完了。


我之前开影视公司是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在单个夭折的项目上看,确实是赔钱了。但是长远来看,花这点钱,稳住人心,间接大大提升剧本质量,提高项目成功率,很赚。



最后,声明一下。不管是上一篇还是这一篇,我写这些字的目的,不是要搞死谁,也不是代表某个群体干翻另一个群体。
这种战斗的“胜利”没有意义。这个行业里的各个工种设计出来的初衷都是为了好好合作的,没有哪两个工种天生就是为了对战而生。但是现在很多工种之间颇有对战的意味,这是病态,得治。


我写文的目的,一直都是,呼吁大家高效、理性、科学工作,一旦我们高效、理性、科学的工作起来,就好像把一团布摊平,一些隐藏在褶皱里的蛀虫就藏不住了,我们就可以把蛀虫清理掉。



职位和职位间不是敌人,蛀虫才是我们的公敌。

当然,如果有人恰好就是那个蛀虫,不管你是哪个工种,那不好意思,我还真就做梦都希望你失业。圈子很小,打听打听就知道我是谁了,欢迎你记住我,以后不遗余力的给我使绊子~


这篇文章,一家之言,可能有说得不合理的地方,欢迎指正,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出更合理的观点。如果我发现错误,会马上认错并公开修正。


如果谁还有想对这个行业广而告之的话,但是又不方便自己说的,也欢迎私信联系我,我可以帮忙。

这个网站也是个自由发言的并且支持匿名发帖的论坛,也欢迎大家来说出自己的观点。


下期有几个想写的选题,不知道大家想先看哪个,来个投票吧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