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读《鲁迅全集》之十一

 无奈斋主 2022-07-08 发布于江苏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伟大无需评说,老人家的“百代都行秦政法”应该是对秦始皇功绩评价的最终稿。

但是他修墓筑城之事,自古以来颇有争论。史记记载:秦始皇修建陵墓耗时近39年,征调了至少70万民夫,说他劳民伤财,祸国殃民实不为过。

但同样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筑的万里长城(根据史料显示,秦始皇修筑长城动用了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却为后来的中原王朝防御北方的匈奴和其它草原民族的骚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万里长城最终也融入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血脉,衍生成面对外族入侵,永不屈服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正如国歌所唱的那样:把我们的血肉筑城我们新的长城。

不过,鲁迅先生换了个角度对这项伟大的工程作出新的思考。

其一,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抵御外族的入侵从来靠的不是一堵墙,而是血肉筑城的精神,是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的“前进,前进,前进,进”。

其二,长城是防御型工事,以守为主,筑城圈地的思维方式最终会演变成一种故步自封,作茧自缚的保守型思维定势,他会让人失去开疆拓土,刀刃向外的进取精神。尤其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变成了保守派的精神图腾,同样祸国殃民。用先生的话说“旧时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了城壁,将人们包围着”。

我们需要的是那种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但是我们必须破除面对困难内心不时涌现的那道古老的“城墙”,并且不再为它补添新砖。

《华盖集 长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