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郢都故事|神秘的楚国丝绸 25】惊叹世间绝艳物 银汉仙女还能织?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说:荆州博物馆因拥有古老的丝绸而骄傲!

 郢都故事 2022-07-08 发布于湖北

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

马丁博士说:

你们荆州博物馆,

应当为拥有

这些2400多年

前的古老丝绸

而骄傲!

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外国游客和专家不远万里,慕名来到荆州,为的就是一睹荆州马山战国丝绸的芳容。

2012年9月26日,我陪同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汉斯·马丁·辛兹博士到荆州博物馆去参观楚汉丝绸。那傍晚,秋日的余辉穿透斑驳的古城西门,毛毛细雨般地洒向国家一级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我陪同着刚刚从武汉专程赶来的汉斯·马丁·辛兹博士,交谈着走向文物陈列大楼。

随同汉斯先生前来参观荆州博物馆的,是到武汉参加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2012年大会的24个国家和地区130名代表。

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汉斯·马丁·辛茨博士参观荆州博物馆楚汉织绣品展

为了接待汉斯先生,我事先在网上查了一下,国际博物馆协会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是世界上唯一代表博物馆和博物馆专业人员的非政府性国际组织,也是国际博物馆界最大和最有影响的组织,拥有来自世界137个国家的28000多名会员,在中国等1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委员会。

步入荆州博物馆展览大厅,汉斯先生首先被那幅巨大的漆磨画给吸引住了,对楚人的图腾凤凰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随后的参观中,他对楚汉漆木器特别是各式各样的镇墓兽看得十分仔细。当他听我说,前面就是丝织品陈列展览时,非常高兴又充满期待地问道:“就是展出那些古老的、2000多年前出土的中国古丝绸吗?”

“当然!”我不无骄傲的对他说,“要说荆州博物馆的文物,与您昨天看过的湖北省博物馆有什么不同,那就在于荆州有一大批非常珍贵的丝织品文物。这些绣工精美,色泽艳丽,保存完好,包揽了先秦时期中国全部服饰类别的丝织品,既是中国的国宝,也是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听我这么一说,汉斯先生更是充满了期待,立即加快了步伐,居然抢到了我的前面,一步两三级台阶地跨了上去。

汉斯先生快步走到楚汉织绣品展厅的门口,却停下了脚步,出神地盯着门厅两侧那些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丝绸时的图片,我忙上前一步,指点着那个用九条锦带捆扎的特大衣衾包裹,介绍道:“这个展厅展览的那些24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丝绸,就是从这个被九条锦带捆扎的裹尸包裹里取出来的。”

听着我的讲解,看着那些考古现场的图片,汉斯先生不由得连连发出轻轻地惊叹声。

步入展览大厅,我指着第一个展柜里展出的那件已被抚平的半根锦带,对汉斯先生介绍道:“这件文物,就是捆扎那个衣衾包裹的锦带。”

汉斯先生一听,惊叹地“呀”了一声,俯身仔细地观察着。少许,他将手中的相机对准陈列柜中的锦带,“啪啪啪”不停地拍摄着。

拍完照,汉斯先生环顾了一下四周,突然问我道:“这里的照明灯光,有的是直射在展示的古代丝绸上的,会不会对丝绸文物有损害呢?”当他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特别是听我说荆州拥有世界上一流的丝织品文物保护专家时,开心地笑了,又对我说,“这些珍贵的丝织品,是我们人类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明,一定要保护好!”

当汉斯先生看到那床绚丽的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时,不禁显露出非常惊讶的眼神。我告诉他,这件古老的绣花被特别在上方设计有一个凹口,凹口容颈,两侧裹肩,睡觉时肩膀就不会外露,不易受凉时,竟然像孩子似的有些夸张地叫了起来,两只手还在自己的两个肩膀上轻轻地拍了拍。

看到那个褐色的锦缘绢帽时,汉斯十分好奇地端详着这帽子的形状,于是,我让英语讲解员向他作了详细的介绍,告诉他,这件出自马山一号楚墓的绢帽,形状呈“凸”字形,前窄后宽。高19厘米,前宽25厘米,后宽40厘米,质地为赭色绢帛,以绛色几何纹镶边。帽顶凸起部分开有一口,是为从上面露出头髻。帽子的后部接近中部的地方,横向开了一个长方形的小口,中间又用一小块朱色绢将此一分为二,为的是能够插簪。

这样一讲,就把老外给说糊涂了。于是,我就向汉斯介绍了楚国在战国时期流行男人戴高冠,妇女戴发罩的习俗。我告诉他说:“楚国的妇女爱戴一种帽子——发罩,发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整个头部用布包裹住,一种则是用一块裁制成圆形或方形的布片扣在头顶。”我还指着那件锦绢帽,比划着说怎样往头上戴。

绢帽 战国 

18.5厘米

荆州马山一号楚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展开后呈不规则圆台形,折叠时呈前高后低,顶部外凸,上有圆孔。帽后正中留有一条缝,中间缝一小块红棕色绢,把缝分成两个小空。帽后里侧装有二束组带,应是帽系。帽面用红棕色绢,里用深黄色绢。缘用大菱形纹锦。

汉斯终于听懂了,就哈哈笑着在自己的头上比划起来。

一转身,汉斯看到了那条“天下第一裤”,可能是听讲解员说是天下第一吧,他看地特别过细,指着那条短裤的开裆处,孩子般地笑了,边笑边说:“开裆裤我们那里也有,不过,那都是婴儿穿的。”

可以说,荆州博物馆里的每一件丝织品,都十分强烈地吸引着汉斯先生。他总是反复地端详,详细地询问,多角度地拍照,久久不愿离去。此时,“大部队”早已走远,整个织绣品展览大厅里,只剩下汉斯、翻译和我。许久许久,汉斯先生才把目光从那些古丝绸上移开,有些遗憾地向外走去。

“每一家博物馆,都应当有着自己的特色,我看,古丝绸就是荆州博物馆最鲜明的特色。”的确,正如汉斯先生所说,这些出自荆州马山一号楚墓的丝织品,这些被誉为“战国丝绸宝库”的稀世珍宝,正是荆州博物馆的最大的特色。接着,汉斯先生又比划着对我说:“你们荆州博物馆,应当为拥有这些2400多年前的古老丝绸而骄傲!

“是啊,这一直是我们最最引以为骄傲的事。”我接过话头,又问道:“汉斯先生,你作为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主席,一定到过世界各地很多国家的博物馆,你在其他国家见到过历史这样久远的丝织品吗?”

“我的祖国——德国的历史比较短,还不到2000年,所以,不可能有这样古老的丝绸,更没有历史这样久远的珍贵文物,不过……”汉斯先生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我在埃及见到过这样古老的丝织品。”

哦,埃及!我记得,以前曾在一份资料中看到过这样的信息,说是奥地利考古学家1993年在一具年代相当于中国商周时期的古埃及女性木乃伊的头发之中,发现了一小块丝绸。我想,埃及有那么古老的金字塔,那里有零星的古丝绸出土并不奇怪,便进一步问道:“那么,埃及出土的古丝绸,有我们荆州楚墓中出土的丝织品精美和保存完好吗?”

汉斯先生听了,又比划着说:“埃及有古老的金字塔,那里藏有精美的古代丝绸。只不过,中国与埃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两者之间不那么好比较。

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汉斯先生没弄清我的提问,却把我的提问直接跳跃到了丝绸文化上,而忽略了我提问中的“精美”与“保存完好”。

不过,据我后来查找资料的情况来看,埃及出土的古丝绸,既没有荆州的品种多,更没有荆州出土的丝织品精美和保存完好。荆州马山一号楚墓考古发掘的“战国丝绸宝库”,无疑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可比拟的。

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当我陪同汉斯先生走出文物陈列大厅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回头看去,荆州博物馆珍宝馆、开元观与毗邻的古城墙,在夜幕中显得是那样的神秘莫测。

正如汉斯先生所说,我们荆州为拥有这些2400多年前的古老丝绸而骄傲!

出土于荆州马山一号楚墓的“战国丝绸宝库”,不仅仅是荆州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

那天傍晚,当我陪同汉斯先生走出荆州博物馆楚汉织绣品展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长江大学荆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修祥教授的那首《咏楚地出土丝织刺绣精品》:

荆楚由来是宝地,

绝伦绮縠称神奇。

织编刺绣千般艺,

锦绨绫罗万缕丝。

深黑浅黄纷浪漫,

飞凤蟠龙费巧思。

惊叹世间绝艳物,

银汉仙女还能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