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至美 大朴不雕

 名人百科网 2022-07-08 发布于北京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周金甫

文/渡城

在几位好友的引荐下,一段时间里,我有几次都想登门拜访一下周金甫大师。为对其玉石雕刻艺术作品造诣的“眼见为实”,我乘高铁八百余公里专程到其青田的玉石雕刻艺术馆,鉴赏到周金甫及相关多位大师的雕刻作品的神采,一并欣赏到周金甫大师收藏的一百多位不同工艺大师的艺术佳作,让人大开眼界。

心手相合 精益求精

周金甫1959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瓯海区,1974年随父迁居青田石雕的发祥地山口,学习石雕创作,师从名师林苏照大师。三年学徒,能掌握雕刻的基本技艺,以后就只能靠自己的勤奋与悟性了。出了师门之后,他并没有潜心于专门从事雕刻,而是在温州与山口之间来回转。“我19岁时就当了村里的生产队长。”周金甫常这样介绍个人的一些经历。在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生产还是人们主要的劳动和工作方式,他也是从粮食、谋生的角度来定位自己,雕刻只是业余兴趣爱好,赚一点填补家用,只不过手艺精湛一些就好卖一点。因为这个,周金甫的技艺在不断贴补家用中磨练提升。在跟随师傅学艺的过程中,从花卉到花篮,各种植物都经过缜密的练习,致使对花卉植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

几年的生产队长,整个田野的风情全都铭刻在周金甫的心口,高粱、玉米、水稻等五谷杂粮成为他雕刻创作的主要客体,手中的刻刀与心里的刻刀无形地吻合在一起。由于他勤奋好学和对青田石雕事业的痴迷,如今已成为青田石雕的中坚力量,并受到邓白等著名美术教育家的好评:“艺术在生活中,生活在艺术中”。但艺术创作是寂寞的,“板凳要坐十年冷”,周金甫把几十年生活中的磨练和感受全部都倾注在石头上,使一块块石头有了自己的生命。如早些年创作的《高梁》、《东园秀色》、《稻花香》、《独占金秋》等等,都体现了他对传统花鸟题材的把握和高超的技艺。既表现了青田石雕因色取俏“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的镂雕技艺特色,又突出了丰收的主题,成为“群众喜欢、专家点头”的作品。从十几岁开始,到年过花甲,周金甫从来没有停止过田园耕种,他对子女、徒弟也是如此要求和教导。在他看来,在石头上绣花需要灵巧的手艺,更需要内心的“谱”,心里没有谱,即使绣出来也是缺乏神韵的。现在在自己的艺术馆四周遍种各种农作物与花卉蔬果。“只有全面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关注外部形象的每一个细节,才能让手中的刻刀得心应手。”周金甫经常带着徒弟边观察边教导。

周金甫1988年创办石馨苑石雕工作室;1989年开始收徒授艺;2004年创办青田石馨苑石雕厂;2012年建成周金甫石雕艺术馆,集青田石雕创作、展示、收藏于一体,并珍藏有诸多门类的工艺美术珍品。近年来,周金甫提出“天下石,青田雕”的创作理念,身体力行,以青田石雕的精湛工艺在世界各地的玉石上“绣花”,创造“硬质玉材多形式多层次深层镂雕”工艺,首开“昌江玉雕”先河,使昌江玉走进国家级殿堂。周金甫的作品《独占金秋》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收藏;数十件石雕作品被新加坡工业管理大学李嘉诚图书馆收藏。周金甫现居青田从事青田石雕,享受国务院津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等;是第七届青田县政协委员,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常委,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大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政协文史馆工艺美术研究院副院长;个人荣获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特殊贡献奖”等。除了将色彩斑斓的青田石雕作品继续创新外,周金甫还创作出恬淡内敛的蓝田玉雕作品、热烈活泼的昌江玉雕作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石尽其用、巧色得当、栩栩如生。这些都是周金甫及其团队2016年以来的创作实践,他们依托青田石雕的特殊工艺技法实现从软石到硬玉的突破,以及在硬质玉材上的“多层次镂雕”,较好地把青田石雕“因材施艺、因色取巧”的创作理论得以应用,同时也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精雕细琢 至美无声

艺术贵在创新,它的生命力在于独创。近几年来,周金甫不仅着迷于对石雕作品的精雕细琢,而更多地投入到如何提高作品的意趣、品位上,因而他的作品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气息,深受业内许多专家、藏家的一致好评。周金甫的创新之路,在于察人所未察,做人所未做。作为减法艺术,加之石料昂贵,青田石雕对材料的合理运用弥足珍贵,因材施艺、俏色雕刻、精工细刻也成为这个门类的技艺根本。春夏秋冬四季景色都需要表现得形象逼真,尤其是花卉领域的雕刻创作,必须具备扎实的写实功底,手上功夫过硬,牡丹、菊花、荷花、梅花才能栩栩如生。周金甫的花卉,写实之至、逼真之至、细腻之至。但写实是否就停留在照片式的求实吗?周金甫说并非如此。求实只是体现刀功的前奏,关键是把石语与花语吻合起来,用表面的精湛展现内在的思想和情感,这才是创新。牡丹既为传统创作客体,也是周金甫的代表性花卉雕刻之一。牡丹,在周金甫的手中散发出不一样的气息。“我经常去洛阳,别人漂亮的牡丹花,我却关注并不耀眼的花朵。”周金甫说,“牡丹花的艳丽谁都知晓,但是牡丹花的生长习性,花朵、枝叶等每个细节就很少有人关注。”他雕牡丹从花蕊、花瓣、叶子等细节入手,不同朝向的花朵与叶子之间都有不同的表现,但是每个花朵、每片叶子都有一种内在的表现力充斥着画面意境。他从传统的花开富贵主题入手,经过主题的升华演变,把社会的繁华与生命旋律的昂扬组合在一起,把一个盛世繁华的世界进行重彩浓墨地展示。“雕刻并非是盲目地画葫芦,注重刀法细腻,做好逼真的同时,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到细节中去。”周金甫说,“写实是青田石雕技艺过人的特点,否则郭沫若也不会用“鬼斧神工”来夸奖青田石雕,我们不能局限在写实,而是通过植物等载体的特点来展示我们心中虚构的意象,这样作品才有内在的美。”周金甫追求的绝不是“花非花,雾非雾”的朦胧,他的“花”便是“花”,“叶”便是“叶”,在花中寄予他对生活、对社会的观察和体悟,在艺术真实中凸显虚构的意象,以花枝卷叶来阐述自己心中建构的那一片艺术空间的美好。周金甫2000年创作的《老来俏》,利用石头鲜明的色彩变化,师法造化,以简练的线条和刀法,突出表现了枯木逢春的主题,这一作品获得了2000年西湖博览会银奖。创作的《知秋》选用名贵封门青为原料,将晶莹透明的青白色处理成令人喜爱的苦瓜,黑色部分巧妙地雕成各种正在欢唱的昆虫,而简洁不事雕饰的底座,一改繁琐的作法与主体繁简得当,达到和谐、统一、愉悦的艺术效果。不但充分显示了青田石雕“俏色妙用、镂雕精致”的技艺特色,还显示了创作者的创新追求。这件作品使他获得浙江省工艺美术界的最高奖--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奖。他的多件作品还屡屡获得大奖,如作品《心系千家》、《仙山金丹》分别荣获第二届、第四届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作品《知秋》、《再生缘》分别荣获首届、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评比精品奖;作品《高粱》、《独占金秋》荣获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品展评会金奖;作品《高风亮节》荣获中国首届国际民间艺术品博览会金奖;作品《老来俏》荣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作品《生命之源》、《重聚风采》、《独树一帜》分别荣获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金奖;作品《相依为荣》、《北国之春》、《赤山红松》分别荣获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国际民间手工艺金奖;作品《生命之源》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塈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二十多个重要奖项。他频频获得大奖,缘于他的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创新。近来,他又在努力学习绘画、雕塑的表现手法,把作品更多的空间留给艺术观赏者,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其作品既具青田石雕传统技法,又结合写意,达到了“不了之了”的艺术效果,拓展了青田石雕的创作思路。

与人为善 大朴不雕

周金甫是一位大朴不雕的人,他为人朴实、质朴,干脆简洁不做任何雕饰。李白有赞颂莲花的诗句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强调的是莲花的自然美,天然高雅。周金甫不靠华丽的衣着、打扮、化妆来张扬自身外在的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表现自身朴实无华的气质。他更主要是表现在其学识和修养方面,凭的是内在的心灵的美,这就讲究朴素真淳、自然而然地流露,有知识、有教养、懂礼仪、落落大方,是撼人心魄的精神气场。周金甫大师的为人常为朋友所道称,与同行之间也非常团结友好,彼此尊重,他认为做个好的艺人应该“德艺双馨”,所以他把自己的创作室取作“石馨苑”来鞭策自己。

“我是个爱热闹的人,我自己雕刻也希望雕刻的人越来越多,学技术的人越多,雕得越好,大家挣钱就容易。”这是周金甫朴素的“共赢”观。1988年,周金甫从温州来到山口,创办了石馨苑石雕工作室,扔下了种地等其他的谋生活,一门心思从事雕刻。不单单是自己潜心雕刻创作,而且广开山门收徒授艺。他喜欢给徒弟取个雅号,最多时门下徒弟二十多个。他不喜欢沉闷的工作场面,喜欢有说有笑的氛围,但是有几条红线徒弟们不能破。“赌博不许,道德是第一。”这是徒弟入门首教的话。徒弟出师后,他会给徒弟两个选择,继续跟在他门下雕刻创作的,他付工资,自立门户的他送一套雕刻的工具,并帮助落实雕刻的场所。大部分徒弟喜欢继续留在师傅身边,因此周金甫大师的工作室人员最多的时候达到几十人。一方面给徒弟传授技艺,一方面还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徒弟评职称,组织徒弟的作品参加各种展评,有十几位徒弟已经获得了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同时还带着徒弟带着作品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举办作品展示会。如今他麾下的徒弟已过百人,一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大师,并且自己带徒授艺。他就像一个火炬手,高举青田石雕的火炬,带领一群人在传播着青田石雕艺术,把雕刻的福音传播开去。周金甫是青田石雕农作物花卉领域雕刻创作的领头人,创造了以形抓神的真实与虚构组合的“牡丹”模式。身为全国政协文史委工艺美术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石雕专业委员会主任,创作之余,他还致力于青田石雕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他用乐哈哈的笑声讲述青田石雕的故事,不说泰斗,但是一代宗师恰如其分。从事青田石雕近五十年来,周金甫培养了一支庞大的石雕技艺传承队伍,其中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十余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三十余名,中高师以上职称百余名。近年开展校企合作,以海南昌江周金甫大师玉雕工作室、陕西蓝田玉雕研究院为载体培养了数百名年轻玉石雕刻工作者,为中国玉石雕刻行业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作品欣赏:

尾声

在一次讲座中,周金甫以“以玉为缘,雕刻人生”为题,讲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田石雕”1000多年的历史。作为浙江西南地区——青田县土生土长的民间手工艺,青田石雕“多层次镂雕”的雕刻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独树一帜。当前,优秀手工艺如何传承、发展,怎样在新一代人手中发扬光大?周金甫大师也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国石雕、玉雕必将在周金甫这样一批大师的手中发扬光大,并伴随着民族“文化自信”和伟大复兴而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渡城,本名陈大明,笔名渡城、苍芒,诗人、作家、艺术评论家、书画收藏家、荆山玉运营推广人、《和氏璧》期刊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