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手写我心】钓泥鳅

 施训洋 2022-07-08 发布于安徽

 

 

钓泥鳅

文:施训洋

  周六的上午,老家亲戚送来一些活蹦乱跳的泥鳅,说是吃个新鲜。确实,野生的泥鳅已不多见。母亲将它们养在塑料盆里,儿子看见了,开心的不得了。拿出家里的玩具鱼竿,吵嚷着要钓,这一下子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儿时,每到阳春三月,新翻的农田灌上了水,水田里总有许多泥鳅。母亲最会“扒泥鳅”,常在田头的水沟里扒泥鳅,总能扒到许多又大又肥的泥鳅,通常一条田沟扒到头能扒到半鱼篓。我常跟在母亲的身后看,便知道吐泡泡的小孔洞里必是有泥鳅。渐渐地也学会了扒泥鳅这招,而且能根据冒出的泡泡来准确判断出泥鳅的多少和大小。

蟹子洞、蛇洞、黄鳝洞,渐渐也能分清,但还是不敢像母亲那般下水扒泥鳅,生怕扒出一条蛇来。

父亲会编织鱼篓,还会编织一种专门用来放在田缺下面装鱼的张笼。有水流的地方就有鱼,我时常提着父亲编织的被称为“张笼”的捕鱼工具放在一些田缺下面,每每收获颇丰。印象中,家里的鱼、泥鳅之类都是用大木盆来装。

那时,泥鳅可以说随处可见,随手捞一把田里的泥就有一条泥鳅在手心。父亲用牛翻旱田的时候,我通常会提着一个鱼篓跟在后面捡拾泥鳅、黄鳝,但这样耽误农时,大多时都是边放水边翻田,这就要考验技术了“眼尖、手快”。

雨后放晴,花花的太阳照着,泥鳅最喜欢在此时逆流而上。塘埂上、草滩上,一条条泥鳅在戏水。于是,总能看见上田埂看水的大人手中多了一根长长的柳树枝,挂满了胖乎乎的泥鳅,竟分不清哪是树叶、哪是泥鳅。我也常在这个时候出去“堵戏水”,也必是能堵到许多的泥鳅。

我最喜欢还是钓泥鳅了。钓泥鳅是我空闲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庄前屋后的水田、水垇,只要是有泥鳅的地方便有我的影子。

钓泥鳅,先要制作泥鳅钓。钓竿可以是将竹子破成几片,也可以用结实的粗树枝,钓钩通常都是竹篾签。钓竿上拴上细线,再在细线上系一个小篾签,篾签穿上蚯蚓,这就是“钓泥鳅”的神器。父亲见我如此喜欢,也不反对,还帮我挖蚯蚓。

每到放学,亦或是周末,我便带着这些神器去往有泥鳅的田边或沟塘。瘦小的泥鳅我是看不上眼的,通常上签后都被扔得老远,金黄的肥大的泥鳅才让我开心。

也许是泥鳅太多的缘故,时常将泥鳅拿来喂鸭子。饭桌上,更是有与泥鳅有关的一道菜:咸泥鳅、米粉糊泥鳅、红烧泥鳅。

而今,早没了泥鳅戏水的景象,更不见了满田沟的泥鳅吐泡泡。野生的泥鳅早成了“稀罕”之物,更是酒店的一道高档菜品。

相信,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不久的将来,泥鳅戏水的景象一定会重现。到时,一定会带着我儿子去重温钓泥鳅的快乐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