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沧米,号雁荡人,浙江乐清人。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留校任教。擅长人物画和山水画,是浙派人物画的代表画家之一。
周沧米先生年轻时深得黄宾虹、潘天寿等老一辈画家教诲,传统功底深厚,造型写生能力扎实,并深谙中国传统画理画论。早年从事人物画创作,在同辈青年画家中崭露头角,是浙派人物画代表画家之一。
早期周沧米的人物画风格无论是从构图上还是取材上都明显体现出新浙派人物画的共同特征,尤其接近周昌谷的画风。作为周昌谷堂弟的周沧米,幼年起就经常与其并肩学习,相互切磋,他们都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认为浙派人物画要走意象和表现的道路,才符合中国绘画艺术的实质与民族特性。早期他们都苦练造型基础,培养提高模特速写与写生能力,同时也注重对古代人物画的临摹。
周沧米于1958创作完成了《我们书记的试验田》、《出窑》、《春耕时节》等一批深入社会生活、表现时代气息的作品。作品《嘱别》(1961年)是周沧米这一时期主题性绘画中富有时代感与情节性的重要作品,这幅创作体现了周沧米对细节把控的精谨细致,营造画面情绪与渲染氛围的能力。
巜出窑 》 78 cm×111 cm 1958年
《嘱别》 149cm×96cm 1961年
《中流砥柱》 182cm×300cm 1972年
六十年代初,《在阳光下》等作品参加全国美展,《送儿当红军》《春山引渠》《迎亲》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的人物画内容多以人民大众形象和革命历史题材为多,在创作中乐于表现劳动人民形象,提倡面向生活,充满了生趣美感和朴实情感,在当代画坛具有广泛的影响。
《阳光下 》144 cm×81 cm 1964年 浙江美术馆藏
《送儿当红军 》89x105cm 195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干部与老农 》 138x80cm 1963年
《多乖 》 65cmX 40cm 1963
如果说周沧米70年代的人物画仍处于“中国式”水墨人物的探索阶段,那么80年代中期及之后的人物画创作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超越新浙派写实、回归写意的境界,1983年创作的生活化作品《天山鹰》和1985年创作的《蒲松龄》,都是其晚期人物画创作的代表。
《雏鹰》138cm×69cm 1980年
《天山鹰》
《蒲松龄》
《兴国歌手》 160x89cm 1978 浙江美术馆藏
周沧米的艺术创作表现题材极为丰富,是新浙派画家中绘画门类涉及最为广泛的代表。其次,周沧米一生不断追求笔墨的变化,其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笔墨韵味和写意精神的深刻理解,亦是新浙派绘画探索中的典范。
周沧米一生画了大量的速写,无论人物、山水、动物,都充满了作画时的激情和浓厚的生活气息。1963年,他入川写生,在峨眉山龙池地区升入生活一个多月,用粗碳笔试作大幅面的人物速写,十分精彩。1979年,他入疆写生,除了用碳笔,还用毛笔水墨色彩以速写的方式记录生活。他的速写画册《沧米写生》《浙江美术馆藏周沧米速写集》等,都是学子们速写的优秀范本。
《隆隆春水润新苗》 124×71cm 1964 浙江美术馆藏
《东风一曲 》 64cm×105cm 1962年
《夺得红旗破浪归》67x134cm,中国画,1959
《附中女学生》 70 cm×45 cm 1960年
《向日葵》 中国画 70 cmX 46.5cm 1979
《篱边凝望 》 97cmX 60cm 1980
《桃子与李子” 69cmX 43cm 1978
巜卡西牧场女孩 》46cmX34.5cm 1979
《山花 》 70 cmX 46.5cm 1978
《玉米收时 》 69 cmX 46cm 1979
《跃跃欲试》 68cmX 46cm 1979
《父女俩》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