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什么?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在哪里? 所谓文化指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学校文化的内涵之一,即学校建校以来,取得的教育教学成就,再具体一些就是产生了多少有用的人才。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人才并不以官阶作其衡量的尺度,而是考量他们产生多大社会影响及起到多强的历史推动作用。 这里探讨的其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但其果实的大小,并不取决于最后的评判,而在于鲁迅先生所说的“天才产生之前”的“土壤”以及农人的劳作。学校拥有一片什么样的土壤呢?这里拥有怎样一群农人呢? 校园、校舍是皮毛,装修、装饰仅是皮毛之皮毛——外在的服饰而已。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修房造屋,也绝不是这里树个橱窗,那里立个门楼或修筑一面文化墙那么简单。况且,即便是这种外在的美容也需是内行才行,否则美容不成,成毁容了,还会伤筋动骨甚至大损元气。记得季羡林老先生就曾因北大燕园的一株藤萝被毁而痛心疾首,我也有类似之伤悲:食堂门口的堡坎,青石垒就,凹凸有致,青苔遍布,石缝间还有根根草径,朵朵野花,令人欣喜,让人艳羡。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堡坎之上的黄桷树,其粗干盘虬卧龙一般与清风白云游戏,其枝叶浓荫如盖为人遮风挡雨,其根径深扎于厚土,有个别不循规蹈矩者甚至跑出堡坎,飘在空中,用手一捋,如老生胸前的长髯,看似干枯,实则鲜活,能自从空气中汲取水分及营养,这怎不叫人咂咂称奇?这不是文化又是什么?这样的文化是从骨子里渗出来,岂不强过那大理石磁砖铺成的伪文化?但那些鲜活的根须被无情的刀剑斩断了,青石也被关禁闭了。没了空气,根须还会长吗?没了阳光,青苔还绿吗?思之,怎不痛哉?岂不哀哉? 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在审美设计上绝不能追求整齐划一,以致戕害了个性;绝不能随波逐流,以致附庸风雅流于平俗。校园与军营有相同之处——规范,但校园绝不同于监狱——要有充盈的活力,要自己鲜明的个性。 说到校园建设特色,重庆范围内我最欣赏四川美术学院的风格。校舍自然、简洁、质朴,因而随和、厚重、有味。它因地制宜保留田园、就地取材运用农具、家具来建构,甚至还保留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春有油菜花飘香,夏有绿荷盈田,秋有红薯块块,冬有麦苗青青,山上牛羊群群,田上鹅鸭队队,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蔡元培说:“大学之大,不在大楼,在大师。”此语说明了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教师才是校园文化的骨架,一个人没有骨头是立不起来的,只能瘫软在地,一个人没有骨头,也不可能产生新鲜的血液,只会营养缺失。 学校不仅应有校训、教风、学风、发展战略、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方式、育人目标这等软肉身,更要有一批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的教师这样的硬脊梁,这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教师才是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的实践者,有了优秀的教师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形成良好的教风、学习,才能构建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创立行之有效的育人模式,办学特色才能形成。校园文化才真正落地生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如何保留或培养教师的独立人格与独立思想呢?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易经》 教师是一个高危行业,其高危的内涵之一则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不时进行更新换代,切不可停止不前、固步自封,否则就会成“澳特曼”。刘半农称“人过四十不死就应该枪毙”,我想此语是缘自落伍于时代的深沉悲伤。所以说,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爱读书之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其次,教师必须勤于钻研、乐于探讨,做一个思考型的教师。 另一方面是学校环境自由、民主。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 第一,尊重科学真理。 万事万物皆有规律,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循序渐进,遵章守法,是教育成果的保障。但教育教学实践中,往往为了追求短期效应,违背规律,无视规则。比如:为了分数大搞题海战术,为了心理安慰大搞疲劳战术,为了忽悠家长大搞“假大空”,为了迎接检查大搞“面子工程”等等。说谎不是从作文开始的,是从迎检开始的。平时言之凿凿的师长,却成了谎言的编导者、传播者,如何教育得出诚实、守信的学生来?亚里斯多德说“吾爱吾师,吾爱真理”,陈云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些先贤圣哲的话不应只贴于墙,更应镌刻于心,最后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办学特色、育人方针提得很好,如何物化为成果呢?有待思考,有待落实,有待加强。 第二,尊重教师人格。 校园即家园,校园之内,无论长幼、尊卑都是家庭中的一份子。人与人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应当互相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协同,积极配合。领导不能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装腔作势,教师也不能卑躬屈膝、阳奉阴违、装模作样,人与人之间更不能虚与委蛇、口蜜腹剑、装神弄鬼。非如此,本应是特立独行、遵章守纪的教师,则可能变成阿谀奉承的小人、刁钻古怪之恶人。猜忌之心顿起,领导开始相信“人之初,性本恶”,祭起规章制度这把飞刀,表格量化、指标考核,教师被人为地分成了三六九等,对教师业绩轻则排名排序,以启其羞辱之心,重则张榜公布,以彰其渎职之咎。对学生尚不能,焉能如此待其师长?且这等手段有何实效?无非豢养一群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急功近利的玩世不恭之徒而已,于学校长远的发展并无星点益处。这正是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本本主义、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 我以为:在管理上应更人性化、更亲民,不能因少数的人懈怠,而以冷冰冰、硬梆梆的制度来伤害大多数人的自尊;在校规校纪上应更灵活、更扎底,不能凌空高蹈,而应脚踏实地、扎根基层。领导能多表扬,少批评,多赏识,少骂街;教师亦能多用功,少偷懒,多钻研,少骂娘。 第三,尊重教学风格。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限于人格尊重,更应体现在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包容与认同上。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大精神同样适用于中小学教育。 首先,而今应试之风正炽,学校往往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干着应试教育的勾当,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学校文化要有特色,须得挣脱应试之枷锁,方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中西兼容 彰显个性”。 其次,每位教师在知识贮备、专业擅长、语言风格上,术业有专攻,各有所精。教师在课堂、科研、班级管理、教学业绩上定是各有千秋,各有优长。这要求在教学管理上要区别对待、分层管理、分类评价。教师有的擅长于书本学习,有的专擅现场模仿,有的专精素质培养,有的专攻试题研究,作为管理者要用其长,避其短。规范管理最大的弊端——不灵活。如一学期听了三节课,认真反思、仔细揣摩,终有所获;一学期抄了四十节教案,简单塞责,马虎应对,终无所获,这能通过表格来体现吗?再如重基础、强素养,十年方成,重分数、强实效,孰优孰劣能辨识得清吗?评价是应更多用心、用情、用思,方能不埋没人才,表彰先进。 办法很简单,深入基层,与教师做朋友,深入课堂,感受教师的魅力。 如果教师皆是不思上进之人,如果教师都是滥竽充数之辈,如果教师全为得过且过之侪;如果教师皆为攀龙附凤之人,如果教师都是胆小如鼠之辈,如果教师全为见风使舵之侪,岂能奢望校园能有开明、科学之风? 唯自勉,方自奋,唯自强,方自立,唯自尊,方自威;唯有礼贤下士,方能天下归心,唯有兼容并包,方能自由驰骋,唯有奖掖先进,自由、民主之风方兴,广大师生方能最大限度地自我实现! 文化唯有自骨子里渗出,方能日久弥香,方能蔚然成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