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 | 担起责任 携手前行

 道德经学用 2022-07-09 发布于北京

6月2日,儿子进入初中以来学校召开第一次家长会,会后一位家长找到我,问我是否是XX同学的爸爸。得到确认后,她向我控告儿子经常用脏话骂她家孩子,请我教育一下儿子。我连忙向她道歉,并答应回家一定了解情况,教育孩子。

晚上接到儿子后,还没等我开口,儿子就开始和我抱怨今天的足球比赛中裁判如何的不公平。我知道比赛一定是输了,对于热爱足球,又渴望赢得比赛的儿子来说,下午连续输了两场确实是件扫兴的事。可面对他一路的抱怨,我还是忍不住地提醒他要关注自身,而不是抱怨外在。显然,我这样的说教并没有效果。

回到家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学习了那么多年各种平台的家庭教育课程,也读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可面对儿子的抱怨,面对有家长向我反映儿子对同学的出言不逊,怎么就束手无策呢?我究竟应该怎么做?

晚上洗漱后,准备休息前,我脑子里一边苦苦地思索着如何引导孩子,一边开始听共修群里老师的分享。这一天,我们共修的是《道德经问道心得》第二十四章,我听到分享老师读到问道心得第六条:如果我们每天能用语言编程对自己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就会发现,自己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吧。分享老师说:这真是一个好方法,太妙了。随即他连续读了“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好多遍,他笑了。我在心里也默读了这句话好几遍,果然心里一下轻松了,也有了力量!

接着,老师又分享到第八条:“心存怨念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那么受污染的永远是自己。”我的心感觉一下被击中了!是啊,怎么一遇到问题,我看到的都是儿子的不足与缺点呢?这么看问题,我不就是在污染自己的心灵吗?哪里还会有方法和智慧去引导孩子呢?

当老师分享到第十条:“我们一旦决心走上内观自己、完善自己的求道之路,上天必定帮我们!那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存在偶然,都是必定要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身上的”这句话时,我的心一下亮了起来!我开始内观自己,通过反思,突然意识到:原来我和爱人平时在家里谈起工作上的事时,也会经常不经意间地去抱怨外在环境,也会去抱怨其他人啊。原来如此!原来儿子的抱怨来自于我和爱人这里啊。包括儿子对于同学的出言不逊,也有我的不良身教啊!当我意识到这些时,真的感到无比惭愧!

特别感恩一起共修的老师们,通过每天研讨学习一章《问道心得》,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我更感恩经典,因为经典的点亮,让我学会了内观自己,通过身边的镜子照见自我,并指引我走上不断完善自我的光明大道。正如问道心得所说:“老认为别人不好,会让心灯昏暗;发生问题勇于担责,才会让自己发光。有问题才有机会,所有的问题都是成长的契机。修炼的真谛是:别人提供问题,我们解决问题。”

第二天,我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在家庭会议中,我首先向爱人和儿子传达了老师提出的学习上需要注意的方面,接着我为家庭成员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成为责任者,而不是抱怨者;二是早睡早起;三是养成整洁的习惯。

特别就成为责任者,我郑重地向儿子表达了感谢。谢谢儿子这面镜子,让我照见自己,让我看到自身需要完善的地方。同时我提出建议,我们家里的三个人都要学习成为责任者,而不是抱怨者。正如老师在连接月回信中所示:“停止抱怨是修行的开始,懂得反省是修行的根本,学会转念是修行的诀窍。不要看别人的错,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因果。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很多困局将自动解锁。”我清晰地明白,唯有父母做出改变,家庭环境做出改变,让孩子看到父母的不言之教,他才能学会以积极阳光的正面态度对待人事物。

在六月无为月的每月一信回信中说道:“没有人能活成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我们都像一块泥土,只有相互连接,才能形成大陆”。

《道德经问道心得》第二十四章问道心得第十条说:“我们一旦决心走上内观自己、完善自己的求道之路,上天必定帮我们!”

很巧的是,我在6月1日报名了一个正念社团学习群,可以帮助我每天进行正念觉知练习。幸运的是,我还参加了学校的一个父母双亲陪伴成长小组,从6月5日开始每天通过微信群打卡,记录与爱人和孩子的互动情况,并觉知自己和孩子的情绪。相信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我不断保持觉知,成为责任者,用积极正向的态度来看待生活,而不是去指责与抱怨外在的环境。

感恩《问道心得》共修群里的七位老师们,大家可以相互滋养,每天分享心得,携手同行!感恩孩子这面镜子,让我照见自己,明晰方向,可以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很庆幸,遇到经典,通过经典可以找准方向。而一旦方向对了,只要脚踏实地向前走,就会离幸福越来越近。

特别说明:

上述文字、图片、内容中如涉及或有可能涉及他人权益保护的,请马上联系我们,我们将会立即审核,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予以纠正。

道德经学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