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杆上鱼时为何一补窝就停口?两个细节没做好,会引起鱼的警惕性

 这个野钓还挺6 2022-07-09 发布于北京

野钓碰到连杆的行情很难得,沉浸在上鱼的快感中很容易让人忘乎所以,脑子里全被“上鱼”这两个字所占据,抬竿挥舞好不潇洒得劲,压根就没有想过要适量补窝留鱼。随着时间的推移,鱼情变差鱼口变少,是窝子里的鱼越钓越少。没有持续性的诱鱼,窝子里的鱼迟早被钓光跑散。

钓得正嗨的时候,往往想不起来去补窝留鱼,等想起来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激情消退后的鱼情变差,鱼口变稀不好的时候了。鱼群聚得快,散得也快。这种后知后觉,亡羊补牢般的操作,想要把鱼重新引诱回来,又要等上很长时间,也可能等半天未必会等来效果。

经历过几次这样的情况后,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很多钓友知道了补窝留鱼的重要性,也逐渐重视起了这个问题。补窝心中记,得意不忘行。作钓中确实有了补窝的意识和操作,但却有出现了新的状况:补窝后停口。

明明钓得还可以,就因为补窝反而导致一下子没口了。窝子里的鱼钓完了;时间上的可观因素;突然的天气变化等,这些问题又都不存在,前后也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连杆时到底该不该补窝,怎样补窝才更为适宜不会导致停口呢?

补窝后停口的问题,其实跟味型和补窝的方式有很大关系,细节没做好会引起鱼的警惕性,补窝要自然。

味型

我们前提打下去的窝料,在等鱼进窝的过程中,它的味型已经在水下挥散得很淡了。进窝的鱼对我们的窝料和不断抛投钓饵的味型比较熟悉了,既然能连杆,就是证明鱼感觉很安全,吃得很舒服,适口。

如果这时候补一罐酒米下去,虽然做到了精准补窝,但突然一大片的酒米散落在窝点里,味型是比较浓郁的,很容易引起鱼儿的警惕性,把鱼吓跑。只有等到窝料的味型淡的差不多的时候,鱼才有可能再次进窝,来吃我们后续的窝料。所以说补窝打的量大,整体上的味型就浓,也未必是件好事,很可能会导致鱼停口。

有钓友一定会想,补窝停口,会不会是鱼正在吃我们刚打下的窝料,因而对钩饵失去兴趣,一时也顾不上去吃了呢。我们都听过蹭窝蹭停口的现象,正在连杆的钓点,遇到有人过来蹭窝,很可能就会导致停口。尤其是钓鲫鱼,操作手法上的差异和突然味型上的差异,都会让鱼产生警惕性,直接就给整没口了也跟正常。鲫鱼聚得快,散得也快。

正确的做法是,当我们钓得正酣的时候,只需注意时不时地搓几团大饵或者将饵料包裹在铅皮上带到窝点,控制好节奏和频率就好了。如果习惯了用酒米补窝,就把酒米掺杂在饵料中,与上诉做法相同,或是少量多次的补下去。少量多次的补窝在味型上就不会显得太过突兀,也不会让鱼产生警惕性而导致停口散去。

只要有补窝留鱼的意识,那么这项工作完全就是顺手而为的常规操作,进行得很自然,而不是刻意为之的略显生硬。

方式

说起打窝补窝的方式,前期打窝诱鱼,扔一团或几团饵下去的方式,扔就扔了,但在补窝的时候是不可取的,就好比我们用餐时突然有人掀桌子,摔盘子是很影响就餐心情的,不欢而散很正常。一团饵料砸下去,很可能会把鱼惊跑,或是直接把鱼打到别人的窝里去。

我刚开始钓鱼的阶段,就有过这么一次深刻的经历教训。哪天下着蒙蒙细雨,早上5点河边就我一个人在那钓鱼,不过鱼情还算不错,上了几位鲫鱼和两三条小拐子,老天还是眷顾窝点额,抬竿感觉手一沉,中了一尾大鲤鱼。在我遛鱼的时候,一个老者在我旁边支上了竿,没直接开钓而是好心过来帮我抄鱼。当我把鱼入护,亢奋的心情还没有平复下来,认为这次用的饵料不错,下意识的就把两个大饵团抛进了钓点,想要让鱼吃好再多钓几条鱼。我的这种行为,让旁边老者若有似无的一乐。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他没打窝,也就抛了两三竿,就在我两个大饵团DuangDuang的砸下去没两分钟,他就来了个大弯弓,上的一尾鲤鱼我的那条个体差不多,上鱼速度不可谓不快。大家都知道鲤鱼以来就是一对,当我冷静下来一想,那条鱼很可能之前在我的窝子里,却被我给打跑了。老者上完鱼,直接就收竿回家了,当时看得我是一脸蒙圈。我又冒雨钓了会儿,一直没口,才带着遗憾和悔恨回了家。这典型的得意忘形真是好好的给我上了一课。

我们在钓鱼的时候,鱼情越好窝料消耗得就越快,一定要主要好补窝的及时性,并不是补窝就会导致停口,而是要主要好方式方法,要有意识地很自然的去补窝,并不要刻意为之,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