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一个山村里,遇到一个养猴子的老道士,他和我讲西游记菩提祖师为何要赶走孙悟空,说的玄妙至极,分享出来。![]() 我遇见那个养猴子的老道士,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山中的小泥瓦房子里,自己养了两只猴子,给他做杂活,那两只猴子会砍柴端水,摘果子洗衣,老道士叫唤他们为:清风、明月。 甚是有趣,我见那清风明月极通人性,不觉问道:这两个童子,要是犯了错误,你是不是也要赶他下山,就像菩提老祖赶走孙悟空一样。 他说:我没有他那么厉害? ![]() 菩提祖师是世间最厉害的教育家和老师。我说:你这个说法倒是奇特,你说说,为何他赶走孙悟空,就是好老师。 他说:孙悟空变松树在师兄弟前面卖弄,被菩提老祖知道了,他也不骂不打,只是要悟空回去。 原文说: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哪里去?”祖师道:“你从哪里来,便从哪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 你看看,这还不是厉害老师吗? 我说:没看出来哪里厉害,是不是孙悟空长期不交学费。 他笑着说:孙悟空的学费比谁的都要交的好交的多。 一个老师一辈子遇不到好学生,就是悲哀,一辈子的所学所悟,没人接衣钵,这个老师会很遗憾。所以老师年纪大了,看到外面有好的苗子,他会自己去找他。不然错过了难得再来一个。 菩提祖师一门徒弟,都不是上根器的人,唯独这孙悟空,悟性非常高。这样的学生来了,已经是赚到了,还要他交学费。 他来了就是最好的学费。 你看菩提祖师在他头上敲三下,把中门关闭,其他徒弟都以为是师父生气了,只有孙悟空凛然一觉,知道是师父要他三更从后门去找他。 ![]() 这样的悟性,可不是一般的人。 所以菩提祖师教给孙悟空的是真本事,是显密圆通真妙诀,七十二般变化,让孙悟空练到远离三灾之害了。换句话说,就是差不多要开悟了。神通具足了。 这个时候,孙悟空恰好在师兄弟面前卖弄本事。 菩提祖师借这个机会,赶他下山了。为何? 原因有几个, 第一,修道者的禁忌,随意施展神通。菩提祖师说:我传你道术,是让你在人前卖弄的吗? 传授他道术,绝对不是让他在人前卖弄的,道术自有用处,或者根本无用,但如果不是善用,拿来显摆炫耀,这就是歪门邪道。 自古以来,有道之人都不会轻易露出这样的本事,除非度人有特殊需求。 为什么这么严格呢?因为你一旦动了这个心思,就是背道而驰了。有的人为了这个来求道,更加是错上加错。 所以神通之事,不可外露,也不可追求,西游记是小说,但实际上极少有或者根本没有正统的传道者,是以传授变化之术的。 菩提祖师也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传给你,你拿去做善事可以,但是为非作歹、人前卖弄,那就万万不可。 ![]() 所以菩提祖师下决心要赶走悟空,是有原则的,古往今来,不管佛家道家,弟子有点成就,就随便显露神通,一定是要被赶出师门的。否则,就一定是旁门左道。 第二、修道重在行道,师父慈悲,给他行道的机会。学生呆在山里久了,即使有所悟,也当不得用,还是要下山去,在红尘俗世里历练,方才能够真正悟道。 菩提祖师是好老师,知道这山里,是不能长久留住这猴子的,他那猴子可不是我这两只泼猴。留在那里,极有祸患,为啥,师父知道,悟空这顽劣叛逆之性尚未除尽,必须去事上磨才行。 找个借口赶下山去,也好让他去历练一番,才有真正成正果的可能。 师父知道他下山必然要闯祸,先交代好,不要提我是你的师父,要是透露了半个字,要扒皮抽筋,打入幽冥。孙悟空吓得半死,当然牢记,一路上也没有告诉谁自己的师父是谁! 这个不是菩提祖师要自保,看起来是推卸责任自保。实际上他是不给孙悟空留后路,你要是老把师父放在嘴边,有啥事就想着找师父,自己还能悟个什么?遇到事自己要想办法去解决,悟,是靠什么,靠自己去悟。 天下高明的师父,都是带进门,点拨好了,就让你走,走的越远越好,也不再说什么了。好像六祖,接了衣钵赶紧走,一辈子再不相见。 ![]() 道家佛家,都是一样。我自己的师父也是这样,把最好的最高的道理告诉我之后,就不和我说什么了,要我自己下山去历练。 其实是要我去经历当中悟,悟什么呢?悟人,悟事,悟变,悟这些里面的清静。 孙悟空一进去,老师已经把最高法给他传了,给他取名叫悟空。这就是最高法。 赶下山去,就是要你去五行山的苦难里,去八十一难里面,悟这个空。 这个空,在山上变松树,是变不出来的。非要在红尘磨难里,在违缘里,在通天的魔障里,才能有机会悟到。 我们道家的弟子,也是一样,最好不要一辈子都在山上,要下去,在红尘里历练历练,看看这颗心,在万物俗世洪流里,还能不能清静,还有没有办法飘逸脱尘。 最后,你要和光同尘,才有资格说,修到了清静无量的德性。 我问:那什么是和光同尘呢? 他说:和其光,同其尘,是说啊,契合世界万物的本质。庄子说齐物,祖师爷说真常应物,就是这个意思。真也天真,常也,万物显现为常,万事流变为常,佛家叫无常,道家叫常,真常,也就是佛家的真空妙有之意。 所以和光同尘,就是契合真常,契合无常,契合这个空和有,有的空空的有。这对依然还在迷恋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依然还有距离,所以菩提祖师要悟空下山,不去大闹天宫,不去压在五行山下,不去一路取经降妖除魔,断然没有办法契入这个真常之空。 刚才我和你说,菩提祖师要他回去,其实就是传授他悟空的真正门路。他问到底要去哪里?祖师道:“你从哪里来,便从哪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 你看,师傅说了,回家去。回哪个家,这就要你自己悟了。当时悟空并没悟到祖师的真意。以为祖师要他回自己的花果山的家,于是当面错过大机,回去瞎搞去了。若是上上根,一句领会,搞不好就真回去了。 ![]() 回到哪里去,回到自性根本之处去啊。咱们道家宋朝的紫阳真人有句诗,“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原是药王”。这就是我们道家说的返璞归真,归真,就是终极去处,归了真,才知无真可归啊。这才是医生死的大药啊。 所以,孙悟空一心要菩提祖师传授长生之术,长生没有什么术,长生之术终究落空,只有长生之道,就是那不生不灭的来处。 第三、菩提祖师就是如来FO祖。这个原因,是FO道本为一体的缘故,菩提本就是FO 家之物,却在西游记里以道家祖师形象出现,这是说FO道本一体。菩提祖师就是如来FO祖, 所以悟空变了个树,这是露出真谛,菩提树下,FO祖成正果,这些巧合,也可说有趣。但菩提祖师确实是表示,FO道本无二致,故孙猴子进去拜师,师父先取名悟空,也是FO缘,也知道他以后是个FO门弟子,所以先做伏笔。 天下圣贤,无非都是以无为法而有所不同,其实在本质上,如来和菩提祖师,就是同一个,没有什么不一样,只不过他二人显现的门路有点区别。世俗之眼看去,以为不同, 仔细想想,原来殊途同归。 说到此处,那两只清风明月猴子喜不自胜,抓耳挠腮,老道长呵斥道:你两个顽猴,还不去摘果子,今晚没饭吃了。 ![]() 清风明月听了吩咐,便一溜烟跑去山中去了。 我说:今日听闻道长所言,大开眼界。感谢感谢。 便告辞下山,买了本《西游记》重新再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