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挑战达尔文”“国家地理动物百科”论述文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2-07-09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物种只是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变种,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其杂交的后代,在某些性质和程度上,如在连续杂交之后,彼此可以融合等方面,酷似其父母,并且都如公认的变种的杂交后代样,遵循着同样复杂的法则。如果物种是独立创造的,而变种是由次级法则所产生的,上述相似性就变得颇为离奇了。

如果我们承认地质记录的极端不完备性,那么地质记录所提供的事实就强有力地支持了遗传变异理论。新的物种缓慢地出现在连续的时间间隔内,而在相同的时段内不同类群的变化量是很不相同的。物种和整个类群的绝灭,在生物演化史上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是遵循自然选择原理的必然结果,因为旧的生物类型要为新的改良类型所取代。世代链条一旦中断,单个的物种也好,成群的物种也罢,将不再重现。优势类型的逐渐散布,伴随着其后代的缓慢变异,从而使得经过段较长的时间间隔后,生物类型好像很突然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发生了变化。各地质层中的化石,其性状在某种程度上,介于其上下地层的化石之间,这一事实可以简单地以它们处于世系链的中间来解释。一切绝灭了的生物可以与所有现生生物一样进行分类。这一重大事实是现生生物与绝灭生物来源于同一共同祖先的必然结果。由于生物在漫长的演化和变异历程中,通常其性状都随之发生了分异,所以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那些比较古老的类型或每一生物群的早期祖先类型,在分类谱系上常或多或少地处于各现生类群之间的位置。总的来说,现生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因为在生存竞争中,新的改良类型征服了较老的、较少改良的类型,它们的器官也更为特化以适应不同的功能。这一事实与大量生物由于生活条件简单,因而仍保留着简单且改造少的构造相吻合。同样的,某些类型在生物演化的各个阶段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而在体制上发生了退化。最后,同一大陆上的近缘类型,如大洋洲的有袋类①、美洲的贫齿类②等诸如此类的例子,为何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在同一地区,现存的和绝灭的类型通过世系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节选自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

注释:①有袋类:又称有袋目,哺乳动物较为原始的一支,有育儿袋而无胎盘,主要分布于大洋洲。典型物种有袋鼠、负鼠等。②贫齿类:又称异关节目,属于有胎盘哺乳动物中较原始的一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典型物种有树懒、犰狳等。

材料二:

英国伦敦大学的起源学教授史蒂夫·琼斯日前雄心勃勃地向物种起源学的开山鼻祖达尔文发起了挑战,并且发誓要写出一部比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更完美的学术著作来。

按琼斯教授的说法,达尔文最大的不足便是没有解释人类的起源这一最为人们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有关人类起源的话只有一句:人类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的学说在其广义理论上也有许多缺陷。针对达尔文进化论和《物种起源》一书的不足,琼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观点,并且准备写一本巨著。琼斯在他的著作中第一个要阐明的重要观点就是人类的起源。他认为,人类这一当今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也许已经步出了进化历程,也就是说从生理上不再进化了,只是人类的思想和创造出的机器仍在进化中。他还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大象产生的性激素与飞蛾产生的性激素化学成分完全相同,这当然容易造成大象的误会。琼斯说:这对于飞蛾来说是危险的,然而这是进化中的一个失误,而绝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此外,琼斯教授认为,达尔文在提出进化理论时回避了机会在物种起源与生命演变中的重大作用。琼斯主张,进化不只是像达尔文所说的那样仅仅只有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机会在进化中也起了相当的作用。他指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有些物种的灭绝和进化是由于陨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比如恐龙。

(摘编自《挑战达尔文》)

材料三:

有袋目动物群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动物,尽管解剖学特征不同,但它们都没有胎盘。大部分有袋类动物有一个袋,这个袋被称为育儿袋,用来携带刚出生的幼兽直到它们发育成熟。

尽管在其他大陆也发现了有袋目动物的化石,但其在冈瓦纳大陆取得了独特的发展。后来由于大陆分离,南美洲在近6000万年间,和其他地区保持隔绝状态。大约300万年前,中美洲大陆桥形成有胎盘类物种进入南美洲,造成了南美洲很多有袋目和这一地区特有的其他目哺乳动物的消失。而大洋洲的隔绝状态保持到了今天,因此。这一大陆的有袋目动物占据着其他地区有胎盘类动物所占据的地位。

(摘编自《国家地理动物百科》)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物种的出现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相同时段中不同类群的变化量也是很不相同的。

B .假如世代链条中断,无论是单个的物种还是成群的物种,都将被新的改良类型取代。

C .一旦优势类型得到散布,伴随着其后代的变异,很快就会看到这一生物类型的变化。

D .英国的琼斯教授认为,把物种的进化归结为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是片面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物种是独立创造的,即使是连续杂交后,本质还是与最早的一代一致。

B .变种是由次级法则所产生的,所以前后代之间都遵循完全相同的法则。

C .所有灭绝了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分类,因为他们与现生生物有共同祖先。

D .各个物种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生存竞争,简单的器官不可能被保留。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最能支持琼斯教授“机会在进化中也起了相当的作用”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达尔文没有解释人类如何起源这个最重要的问题。

B .人是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在生理上不再进化了。

C .飞蛾选择了与大象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的性激素。

D .陨星撞击地球这一事件导致了地球上恐龙的灭绝。

4 .分别简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袋鼠作为较为原始的哺乳动物,为何能在大洋洲长期存在?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 .C

2 .C

3 .D

4 .(1)材料一:先反面论证,通过归谬法论证“物种是独立创造的”的观点,再正面论证,提出“遗传变异理论”的观点并分层论证。(2)材料二先直接指出对方不足,再根据不足提出“机会”在生命演变中有重大作用的观点,最后进行举例论证。

5 .①由于生活条件简单,因而袋鼠仍能保留着简单且改造少的构造。②袋鼠体制上的退化更好地适应了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不同类型通过世系关系联系在一起。③大洋洲一直和其他地区保持隔绝状态,阻止了有胎盘类物种进入。

【解析】

1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 很快”错。从材料一中“优势类型的逐渐散布,伴随着其后代的缓慢变异,从而使得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后,生物类型好像很突然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发生了变化”,可见不会很快看到这一生物类型的变化。

故选C 。

2 .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 物种是独立创造的”错,材料一第1段中“如果物种是独立创造的……上述相似性就变得颇为离奇了”,可知“独立创造”的观点是作者不认同的;而且“本质还是与最早的一代一致”表述也与材料一第1段“酷似其父母”不一致。

B.“ 都遵循完全相同的法则”曲解文意,原文是“遵循着同样复杂的法则”。

D.“ 简单的器官不可能被保留”错,原文是“大量生物由于生活条件简单,因而保留着简单且改造少的构建”。

故选C 。

3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从材料二“有些物种的灭绝和进化是由于陨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比如恐龙”可知 A、 B两项内容是琼斯教授有关“人类起源”的看法。C项不是“飞蛾选择了”,这是进化中的一个失误。

故选D 。

4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先假设“如果物种只是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变种”,然后推出“其杂交的后代……并且都如公认的变种的杂交后代样,遵循着同样复杂的法则”的结果;接着提出另一种假设,“如果物种是独立创造的,而变种是由次级法则所产生的,上述相似性就变得颇为离奇了”,可见这是先反面论证,通过归谬法论证“物种是独立创造的”的观点;

然后再正面论证,提出“遗传变异理论”的观点,“如果我们承认地质记录的极端不完备性,那么地质记录所提供的事实就强有力地支持了遗传变异理论”,并分层论证。先说明“新的物种缓慢地出现在连续的时间间隔内”“旧的生物类型要为新的改良类型所取代”,再说明“优势类型的逐渐散布,伴随着其后代的缓慢变异”“现生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因为在生存竞争中,新的改良类型征服了较老的、较少改良的类型,它们的器官也更为特化以适应不同的功能”,最后说明“在同一地区,现存的和绝灭的类型通过世系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论证了“遗传变异理论”。

材料二:先直接指出对方不足,“按琼斯教授的说法,达尔文最大的不足便是没有解释人类的起源这一最为人们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的学说在其广义理论上也有许多缺陷”;再根据不足提出“机会”在生命演变中有重大作用的观点,“斯教授认为,达尔文在提出进化理论时回避了机会在物种起源与生命演变中的重大作用”,最后进行举例论证,“有些物种的灭绝和进化是由于陨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比如恐龙”。

5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大量生物由于生活条件简单,因而仍保留着简单且改造少的构造”可知,由于生活条件简单,因而袋鼠仍能保留着简单且改造少的构造。

结合材料一“某些类型在生物演化的各个阶段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而在体制上发生了退化”“同一大陆上的近缘类型,如大洋洲的有袋类、美洲的贫齿类等诸如此类的例子,为何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在同一地区,现存的和绝灭的类型通过世系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知,袋鼠体制上的退化更好地适应了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不同类型通过世系关系联系在一起。

结合材料三“后来由于大陆分离,南美洲在近6000万年间,和其他地区保持隔绝状态……而大洋洲的隔绝状态保持到了今天,因此。这一大陆的有袋目动物占据着其他地区有胎盘类动物所占据的地位”可知,大洋洲一直和其他地区保持隔绝状态,阻止了有胎盘类物种进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