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掐头去尾别废话——图书的内容形式需简化

 路边小石杜辉 2022-07-10 发布于北京

                       文/杜辉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大部分人处于每日被各种信息狂轰滥炸的状态中。这些信息既有工作、生活中必须接收的信息,也有兴趣、爱好、娱乐所接触的信息。有主动搜索的信息,有被动接收的信息。总之,我们是处于一种信息爆炸的生活状态中。
以我自己为例,日均接收的各种信息不下5000条(就是会仔细看和浏览的,其他粗看忽略的信息更多)。这里边既有工作所需的,也有学习、生活所需的,还有交际、娱乐所需的。这还是属于信息含金量较高的信息,许多价值较低的信息,已经直接屏蔽或者忽略掉。
在信息过载的大环境下,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各种事物所填充得满满的。纸书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其信息传递效率较低的劣势就愈发明显。本来在网络及各种媒体平台的冲击下,纸书已经从许多人的生活中渐渐退出。其一成不变甚至是由简入繁的内容形式,更加速了这种较为低效的信息传递方式走向衰落。
不知道大家会怎样阅读一本书,反正我现在看书会有意识的忽略许多低含金量的内容。首先就是封面文案,绝大部分忽略。然后文前、文末的前言、推荐、后记、参考文献等一堆与核心内容无关的篇章内容基本是翻看而过,甚至是不看直接翻过。再后前面几章的什么总述、概论,如果含金量不大,切入主题慢也会粗看而过。结尾几章,如果内容水分大,也是粗看而过。一本书掐头去尾,只会去看中间信息含金量较高的篇章。
作者写书、出版机构出书,许多喜欢弄虚头巴脑的事物。虽然看似让一个事物具备了完整性,或者是让作者满足了虚荣心,但实际也降低了内容的使用效率,并且增加了许多不能产生效益的无效成本投入。就上段所说的那些内容,我相信如我一般看书的人大有人在。人生很短,生活很忙,真没时间看那些废话。
比如封面文案,你写的密密麻麻的干嘛?我是看书中对我有用、我关心的内容,你封面写得再好,能把这些信息说清楚了?如果是希望读者因为看那些文案而买书,就更不要想了。废话太多读者连看都不会看,他怎么会被废话吸引而购买?
再如文前、文末,很多人喜欢找各种不相关的人写序、推荐,这些人我认识都不认识,我会关心他们的推荐嘛?再说书都买了,他推荐不推荐,有什么意义?有些作者会有找所谓的名人写序给自己站台的心理,但现在名人不值钱了。绝大部分那些写序、写推荐的人,读者都没听说过,他怎么会关心这些人的文字?读者买一本书不是看作者以及作者朋友的吹捧,而是要看真金白银的内容,虚的现在真不值钱,大家都很务实。
还如正文部分的开始、结尾章节,以及每章每节的开头,真不用说那么多废话,直接切入整体即可。如果废话多了,文字节奏慢,反而会让读者难以进入主题,甚至是忽略掉后面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可以想想日常接到推销电话时的状态。绝大部分推销者开始先确认你的身份,然后说自己是哪个公司的谁谁,要干嘛。磨磨唧唧的一堆废话,十秒、二十秒都说不完,绝大部分的电话你说到五秒、十秒还没有切入正题,还没有能让对方感兴趣的信息,那大部分人会选择挂掉电话。就算客气一点也是告诉你正在忙然后挂掉。但如果你在五秒内就可以直奔主题,说明来意,对方就会判断接不接你这个电话。那推销方的工作效率会大为提高,因为能聊下去的都是有意向的客户。而作为接电话一方,也会根据有效信息判断是否继续沟通。如果你前面各种废话十秒、二十秒,谁有耐心听?大家闲的不用做事嘛?
各种短信、邮件推销也是,头两行文字如果不能引起对方兴趣,不能表达来意,那极大概率是被作为垃圾信息直接删掉。只有你用最短的语言、最短的篇幅说明主题,对方才会判断是否看下去。
图书同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内容以及形式都应该由繁入简。大家真没空也没心情看作者自嗨,看作者废话,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越少越好。正文内容快速切入正题,不需要做气氛。
由繁入简,能不写的就不写,能少说的就少说,能用200字说的话题不要用500字。一方面提高了阅读效率,让图书产品的使用价值提升。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出版机构的成本投入。废话部分的文字编校不是钱?编校的人力不让用付薪水?写废话的篇章不需要印制成本?减少无效成本投入,提高产品使用价值,对出版机构对消费者都会起到积极作用,这是双赢的事情。
记住,不管你是什么载体,你是什么书,你要做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消费者使用更为便利,而不是反过来,让消费者满足你的虚荣心,满足你的仪式感。如果一味自嗨,那最后只会成为自娱自乐的废纸一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