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永新:支部引领 打造乡村振兴“青年铁军”

 井冈雄鹰 2022-07-10 发布于江西

90后青年党员文亮来返乡创业干起了种植井冈蜜柚的“农活”,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蜜柚王”。他创建成立的庆盛农业蜜柚专业合作社,目前种植蜜柚8000余亩,在农户们认真栽种、精细管护下,蜜柚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近年来,永新县充分挖掘用活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通过采取“党支部+青年人才+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破解青年党员发展难、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难、青年党员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为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了一支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头的“青年铁军”。

“强磁场”释放“吸引力”

“5月18日,我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了。”返乡创业青年人才文昌武高兴地说。这是高市乡青年人才党支部发挥作用,培养发展青年党员的一个缩影。

2021年8月,高市乡依托滨江火龙果种植基地建立青年人才创业党支部,由乡镇党委委员、组织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乡团委书记、致富带头人担任支部委员,确保青年人才党支部工作有人抓,人才培养有人管,人才使用有舞台。重点把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锐意创新的优秀青年吸收到支部来教育培养。平时一贯表现好、群众基础好、工作实绩好的文昌武就是其中一员。

在基地内,高标准建造了300平方米的青年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完善提升了人才交流区、党员活动区、员工休闲区、产品展示区等阵地功能。规范化建立了青年人才信息库,将40岁以下的返乡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田教授”“土专家”等人员纳入到库中,实现青年人才党支部、活动中心和信息库同步运行、动态管理。目前,“一支部一中心一信息库”凸显出“磁吸效应”,2021年以来,累计180余名青年人才返乡支持家乡建设。

“蓄水池”激活“源动力”

“成为预备党员了,我的干劲更足了,为村民服务的念头也更强烈了。”通过青年人才党支部培养入党的新型职业农民贺志强激动地说。

“乡里许多优秀青年在创新创业、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生力军的作用,我们通过将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将优秀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将优秀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模式,加大在青年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永新县高市乡党委书记王金星说。

该县针对农村引才育才留才难的问题,创新采取“个人申请、村组推荐、组织考察、党委审核、动态管理”的方式,每年择优吸收优秀青年入党。同时乡镇党委对其中政治素质过硬、工作实绩突出和群众口碑较好的青年,有序引导到村“两委”岗位上锻炼,筑深扩容村级干部的“蓄水池”。目前,全县登记入库的青年人才480人,其中入党发展对象126人,通过“三培”计划培养党员81名,进入村“两委”班子或为后备村干部的有53人。

“传帮带”增强“内动力”

“党支部非常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每个月安排青年讲学和实践活动,每个季度还有青年座谈、技能培训,年底要向党组织汇报我们的工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滨江村书记助理王小兰自豪地说。

“过去人才很难留住,现在我们建立导师帮带制度,采取乡镇党委班子、青年人才党支部委员与青年人才结对跟踪培养的办法,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顾虑、生活上的困难,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安心、舒心、爽心。”永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游文亮如是说。

该县依托“一支部一中心一信息库”,大力实施“三个抓”计划,为农村青年人才强质赋能。每月抓“青年讲学+社会实践”,采取设岗定责亮身份、承诺践诺评效果等方式,引导青年人才上台讲、示范做,吃透乡村振兴政策法规等知识,积极参与农村“七改三网”、产业规划、村庄建设等活动。每季度抓“青年座谈+技能培训”,邀请农技专家、科技特派员,为农村青年人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到科技园、合作社、产业基地等进行实战锻炼,提升实操能力。每年抓“思想汇报+民主推荐”,每年底结合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对综合表现优秀的及时推荐培养,对存在明显不足的,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养,保证青年人才队伍质量,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开展青年讲学、考察培训等活动270余场次,培育技术骨干210余名,带动固定、季节性群众就业务工17000多人,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中共永新县委组织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