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乞巧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是七夕节的重要活动,这里代指七夕。传说在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牛郎和织女要在鹊桥上约会。而这天晚上,少女们都要穿着新衣,在庭院摆上瓜果,对月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称为“乞巧”。除了“乞巧”,还有“斗巧”,姑娘们还要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 这首诗通过对乞巧场景细致的描写,体现了一种柔美、宏大的精神境界,表现了当时的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朴素真挚的情感。 首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点题,说明乞巧的时间与事件。诗人在当晚,也就是七夕的晚上,抬头看向蓝色的天空。“碧霄” 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在道教中代表“九天之一”,在《封神演义》中也出现过“碧霄”仙子。所以,这就有了更深远的眺望,更丰富的想象,更复杂的情愫。 次句“牵牛织女渡河桥”,糅合现实与神话。牵牛和织女,代表着农耕文化的生活模式,代表着打破世俗的爱情,代表着平等的呼声。大家望着青天,希望能够看到牛郎和织女相会的场景。即使看不到,也在想象的空间把画面补足。这反映着老百姓内心的朴素的情感,普通家庭的善良美好的愿望。 三四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写乞巧的场景。大家对月穿针,希望能够成功穿过,这就是“得巧”,心愿得成,代表着日后的家庭美满,生活无忧。诗人的眼光从个体看到整体,从微观看到了宏观。他看到一个家庭穿针的细小场景,同时投射到整个民族,诗人看到了整个世界成千上万条红线。他将原先零散的微观的场景,串联成一片盛大宏观的图画。这激情澎湃的景象让我们看到了勤劳、朴素的民族形象,看到健康、奋进的精神图腾。 整首诗的角度不断变换,从地上到天上,从微观到宏观,不变的是诗人体现出来的情感,多少条红丝,就有多少个愿望,就有多少份真心与感动。这是诗人最美好的愿景,也是民族的善良与真诚。 诗人也许只是描绘他看到的景象,但诗词自有他的基因,自有他的密码。我一直认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在近代落后了,有一段屈辱的历史,但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地追赶,我们又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在逆境中再度崛起有很多原因,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骨子里的精神。我们勤劳、忍耐、追求幸福、追求卓越,我们是有信仰,有共同愿景的民族。 小贴士: 林杰是少年天才,自幼聪慧过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可惜天不假年,死时年仅十六岁。很难想象《乞巧》是少年作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除了《乞巧》外,还有一首《王仙坛》: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七夕乞巧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古代文献中查到的记载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对七夕也有记载:“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唐诗宋词中不时有乞巧风俗被提及,比如唐代和凝《宫词》百首中的第55首:“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总上穿针楼上去,竞看银汉洒琼浆。”描绘的是唐太宗与妃子们夜宴,而七夕节宫女们各自乞巧。到了宋元时期,七夕乞巧变得更加隆重。京城中甚至设置了专门售卖乞巧物品的市场,成为乞巧市。宋代《醉翁谈录》对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做了记录:“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车马难行,水泄不通,充分说明了乞巧节的受欢迎程度。参加乞巧活动的也不乏男性,尤其是男孩,例如,宋元期间有“乞聪明”的习俗,《岁时杂记》的记载:“七夕,京师诸小儿各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清代末期,七夕节逐渐衰落,许多习俗消失殆尽,民国时期只有少数地区尚保存乞巧节传统。 |
|
来自: 昵称4X6owk9e > 《待分类》